相傳,古時候嵩山有個老先生,身邊教了很多學生。一天課餘時間,學生們拿出新鮮的梨子和大棗吃了起來。這時,先生家裡來了一位客人。這位客人是個醫生。他看到學生們都在不停地吃着梨子和大棗,就勸他們說:“吃一點梨,對人的牙齒有好處,但是吃多了,會傷脾的;棗呢,正好與之相反,雖然可以健脾,但吃多了會對牙齒有害。”聽了這位客人的話,一個愚蠢的學生想了很久才說:“那我吃梨的時候光嚼不咽下去,這樣就不能傷我的脾了;吃棗時,我不嚼,一口吞下去,這不就可以保護牙齒了嗎?”客人說:“唉,真沒辦法,你這不是囫囵吞下棗嗎?”周圍在場的人都笑了。
程頤三傳弟子朱熹在講學時,聽到這個故事,便寫進《答許順之書》中,流傳至今。
囫囵吞棗的故事告訴我們學習知識時不能囫囵吞棗,首先要把學的知識理解清楚,然後再認真去掌握它。如果學知識隻是籠統地學,就不會學到真正的知識。
成語“囫囵吞棗”:出自宋代的朱熹《答許順之書》:“今動不動便先說個本末精初無二緻,正是鹘侖(囫囵)吞棗。”意思是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籠統地接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