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牛”專家,大愛有“疆” 3月1日淩晨4點,蘇大附一院普外科醫生周進風塵仆仆趕到伊甯,僅僅休息了幾個小時就開始學術講座、教學查房、連續實施了三台胃腸腫瘤腹腔鏡手術。3月2日一早便匆匆趕回蘇州。時隔兩個月,周進再次踏上工作一年的新疆,實現了他臨别時的承諾:作為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四師醫院的名譽院長,一定常常回來,定期來指導工作。“天下沒有遠方,來了就是故鄉”,用一顆醫者仁心,将對口援疆工作往深裡做、往實裡做、往心裡做!這就是中組部博士團成員、蘇大附一院普外科周進博士最真實的寫照。
2017年12月26日,中組部、共青團中央選派的第18批“博士服務團”成員、蘇大附一院普外科周進從家中啟程,前往新疆伊犁,挂職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四師醫院副院長,開啟他為期一年的援疆之路。接到任務之際,周進剛剛順利完成在貴州銅仁的支醫任務。
“牛”專家,多項技術填補空白
2018年1月2日晚,周進結束烏魯木齊的培訓剛剛抵達伊犁,得知病房裡有一位胃癌家屬一直在等他,當晚不顧旅途勞頓,馬上和病人及家屬進行了詳細坦誠的溝通。第二天,也就是周進博士援疆的第一個工作日,周進克服器械簡陋、沒有團隊配合的種種困難,經曆4個多小時完成了伊犁地區第一例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此時距離他放下行李還不到24小時。
術後病理證實,患者患的是淋巴結全陰性的高分化粘膜内癌。4公分輔助切口以及幾個穿刺孔的微小創傷,讓患者術後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動。經過一周的術後恢複患者如期出院。周進小試牛刀,一炮打響,四師醫院來了個“牛”專家的名聲就這樣傳開了。
作為中央推進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區域協調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博士服務團”成員都是從中央國家機關和東部省市選派的具有博士學位的優秀青年人才。1979年出生的周進,就是這樣一位優秀青年人才,是醫學博士、博士後、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政府公派留學歸國人員。
在四師醫院的醫護工作人員眼裡,周進就是個“牛人”、“超人”,渾身散發着正能量的磁場。周進謙虛平易近人,溫文爾雅,科室裡同事私底下都稱他為“大暖男”。談起他的聰慧手巧,不得不談到周進在貴州的故事:在石阡縣,疝氣治療還停留在開放手術時代,患者術後至少5-6天才能出院,創傷大,疼痛感明顯。周進想,要帶動當地普外科發展,不妨先從疝氣手術入手。由于當地耗材欠佳,為讓石阡縣患者不多花錢也能用上舒适服帖的補片,周進動了番腦筋,他把當地補片拿來,自己動手修剪成符合解剖結構的形狀,并帶領當地醫護人員,把當地疝氣手術升級到了“2.0版”,微創治愈了一名又一名患者。
周進挂職的四師醫院以前治療胃癌都是開腹“開大刀”,患者腹部都有長約15到20厘米的手術切口,創傷大,術後疼痛敏感,恢複時間長。周進來了以後,帶領團隊陸續開展了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結直腸癌根治,腹腔鏡下肝癌、膽囊癌、胰腺癌根治術,腹腔鏡下脾髒切除、後腹膜腫瘤切除術,腹腔鏡下切口疝、造口旁疝修補術等手術,腹腔鏡微創技術已經覆蓋了四師醫院普外科幾乎所有領域,一次又一次填補了學科空白,帶領學科走在了兵團乃至全疆的前列。
讓“蘇州經驗”,在邊疆生根開花。
周進沒有忘記援疆臨行前蘇州大學和蘇大附一院領導的叮囑,要努力搭建學校、醫院和伊犁合作的橋梁平台,努力成為兩地合作交流和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共同發展的使者,為當地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隊伍。醫療援建,職工百姓最擔心的是人走茶涼。周進深知,一定要留給當地醫院自己的人才隊伍。他除了自己上台實施手術,還經常在台上手把手教,能不做主刀就盡量做助手,能不做助手就盡量外場指導,耐心指導下級醫生,讓科室醫生盡可能縮短學習曲線,掌握先進技術。他堅持每周舉辦業務講座,将最新的理論、最新知識結合自己多年的國外學習經驗毫無保留,傾囊相授。
周進主動對接聯系疆内外各級醫院人才,盡心盡力幫扶四師醫院醫療水平提升。周進在疆的博士團友有烏魯木齊、石河子的消化專業專家,奎屯的肛腸專家、關節外科專家,塔城的介入專家和麻醉專家等。周進都先後邀請到四師醫院進行業務講座和定點幫扶,并組織援建博士團友異地交流,利用各自的臨床優勢支援四師醫院,一個點帶動一個面和多個學科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同時,周進争取到蘇大附一院這個強大的“娘家後援團”的大力支持。周進來四師醫院後,主動要求分管醫院消化内科,他發現消化内科内鏡治療微創技術基本處于空白,便向後方消化内鏡團隊求援。随後,蘇大附一院派出了史冬濤醫生赴伊犁指導,攜手主辦了兵團消化道早癌學習班,傳授早癌篩查、早癌預警以及内鏡治療技術,通過幫傳帶,逐步擴大這一學科在地區的影響力。
諸如此類,周進注重學科培養、專業細分,尤其注重人才培養與考核,盡力為當地醫院打造了一支可持續發展、高中低年資相結合、結構合理的帶不走隊伍。
做一顆擁抱民族朋友的石榴籽
周進的宿舍離開四師醫院普外科病區路程僅僅需要一分鐘。據介紹,周進的宿舍是醫院有三十多年曆史的集體宿舍,這是一間朝北、終年無日照,配套設施陳舊的一樓小套房,進門就是一間30多平方米的房間,擺上一床一桌後,就沒有多餘空間。書桌上堆着他自己調理腸胃的藥品和各種醫學書籍。醫院領導多次建議他搬到外面條件好一些的新建公寓。然而周進放棄了。
原來,考慮到普外科急診患者多需要及時處理,住在醫院能夠随叫随到,尤其對危重病人而言,時間就是生命!每天晚上不管多晚,隻要有病人需要他會診,都保證随叫随到。每天,甚至周六周日休息日,他都堅持到病房巡診,向值班醫生、病人了解情況。
正是由于周進這樣兢兢業業的努力,在新疆一年,他主刀四級重大手術200餘例,搶救疑難危重病人數十例,門急診及會診處理病人1000餘例,義診授課、業務學習、查房帶教超百次。“撇下後方領導,微創搶救維族脾髒破裂休克男童”和“頂住多方壓力,保守療法成功治愈花季少女罕見腹部疾病”的事迹在自治區、兵團内部多次報道。
平日裡,周進的生活嚴格自律。空餘時間,周進積極參與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經常與醫院民族同事交流溝通,探訪民族親戚,貼近群衆生活,拉進民族感情。他告訴記者,“一定牢記書記的殷殷囑托,和各民族朋友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周進除了積極參與醫療,送醫下鄉,通過坐診、會診、學術講座,為基層患者解決實際困難,足迹遍布伊犁地區八縣三市及各農牧團場。在疆期間他多次捐助四師貧困職工、困難同事,向貧困家庭學生捐贈衣物,學習用品。
滿懷家人的愛,重啟征程
2017年夏天,周進主動報名參加了蘇州對口支援貴州石阡三個月的短期支邊工作。出發去貴州前,周進的妻子沈笑春積勞成疾,患嚴重的肺炎住院1個多月,家裡正是需要人的時候。周進的妻子也是蘇大附一院的博士醫生,同在醫療一線,更懂得這份職業的神聖,懂得患者的需求,理解丈夫的心,支持他去貴州。
決定赴疆前,周進給妻子打了個電話,因妻子正在處理病人,他隻得三言兩語說明情況就挂了電話,過了會,妻子發來一條微信,僅三個字:你去吧”。離開蘇州的那天是個星期二,一早,周進送兒子上學,小學三年級的兒子不知道爸爸要遠行那麼久,還對着爸爸說“多帶點羊肉串回來”。在上幼兒園的女兒則一直在追問爸爸什麼時間回來?面對幼小的孩子,周進沒有辦法解釋太多,隻能說“星期六”。不想這不經意的一句話,惹下了“麻煩”。
來新疆後,周進每次和女兒視頻,她第一句話總是,“爸爸你不是說好星期六回來的嗎?怎麼還不回來?”每每此時,周進的眼睛都濕潤了......就這樣,告别年事已高的雙親,膝下還有上小學的兒子和年幼的女兒,周進顧不上牽挂小家,心中懷揣着援疆責任、組織信任和家人叮囑,義無反顧地踏上新疆土地,對于每一個援建醫務人員,小家永遠是遵從于大家,國家。
周進瘦高個,他告訴我們,每天的工作量都是滿負荷。在新疆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每天早晨8時30分起床,9時30分準時開始查房。周進的記憶特别好,能清楚地記住每一位患者的病情,他要求所有查房醫護人員不能帶病曆本,必須對患者的情況了如指掌。這樣的查房,每日兩次,從不落下。“每天我們都等着周醫生查房,就希望周醫生來看看自己”......患者期盼的目光,就是對周進最大的認可和信任。
查完房,上午11時,第一台手術開始,之後,第二,第三台......手術常常持續到下午5時。長時間的站立,周進經常會出現下肢腫脹的情況,所以他要穿着彈力襪堅持到手術結束。下午6時,周進組織科室醫護人員理論學習。晚上9時,周進才能回到宿舍,看看妻子發來孩子的照片或者和妻子孩子視頻是他一天中最惬意的時刻。淩晨2時,周進還在翻看業務資料,了解學習學科最新動态,這就是周進的一天!365天就這樣不知不覺過去了......
援疆意願,肇始于懸壺濟世的從醫初心,升華于家國情懷的使命擔當!作為一名黨齡二十年的老黨員,周進就是用自己的行動來諾行。一年期滿,周進踏上歸程,四師醫院的同事依依不舍。“援疆這一年,是我職業生涯裡最難忘的時光!”愛出者愛往,福往者福來,對于周進來說,援疆是一段經曆、一份擔當,更是一份榮耀、一份驕傲!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薛馬義 通訊員 範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