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男孩
踝關節疼痛
去看骨科門診
真是不查不知道
一查吓了一跳
結果竟查出了……
本期官微邀請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骨科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創傷骨科研究所所長
王宸教授
為大家講講
他接診的這個病人的故事
先讓我們情景重現一下吧
19歲男孩腳踝痛就醫
19歲的小陳(化姓)
是家人陪着來看醫生的
他皮膚白皙
胖胖的臉龐上架着一副眼鏡
他話也不多
和王宸主任醫師的對話
常常被家人切入
小陳媽媽
他踝關節痛了兩三年了,時輕時重,這一次突然痛,有個兩天了。
平時的生活習慣和運動情況如何?
王宸主任
小陳媽媽
他現在學習挺緊張的,身體又不是特别好。平時營養還是挺注意的,就是運動少。
最近沒有踝關節扭傷的情況?或者有沒有外傷史?
王宸主任
家人和醫生都急切地
等着小陳的回答
小陳
好像沒有。
王主任憑借40多年的從醫經驗,首先考慮的是外傷,因為年輕人腳踝痛大多是外傷引起,踝關節外傷後,韌帶會損傷,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或者很好的康複,會轉化成慢性損傷,稍微有點外力就容易舊傷複發,甚至再添新傷。
但是小陳沒有外傷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王主任思考着……
抽絲剝繭尋找病因
王宸主任醫師緊接着為小陳做檢查,檢查發現踝關節是腫脹呈彌漫性,摸起來皮溫好像有點高,但是沒有明顯的紅腫,踝關節活動是有疼痛,但不像外傷的那樣,在某個特殊位置疼痛特别嚴重。這時,王宸主任醫師心裡犯起了嘀咕:“這麼年輕!應該不是吧?”
此時
王主任基本排除了小陳外傷的可能
一個不是骨科疾病的名詞
悄悄出現在王主任心裡
但是沒有檢查
還不能明确診斷
于是……
為了排查以及明确診斷,王宸主任醫師按照思路給小夥子開單下醫囑:踝關節的X線片先照上,了解一下骨結構的問題;腎功能查上,看看尿酸水平;再查個核磁,看看關節内滑膜、軟骨和關節周圍附屬結構。
下午一上班
王宸主任在系統裡
看到了小夥子的X線片
果然排除了外傷
真相即将浮出水面……
元兇竟是它
那王宸主任估計的另一個問題可能性就大了,小夥子的尿酸指數是799,遠遠超過正常水平。不禁讓人倒吸一口涼氣,王宸主任醫師更急切地關注小夥子的腎功能,好在肌酐和尿素都是正常的。原來糾纏小陳踝關節疼痛的“罪魁禍首”是痛風。
為何隻有19歲就痛風了呢
且聽王宸主任講解
尿酸增高常常是由于代謝問題導緻的,但尿酸長期處于較高水平也會損傷腎功能;另一方面,小陳這麼年輕,就有痛風表現,也要警惕由于腎功能不好,尿酸排洩障礙導緻尿酸增高。雖然醫院的檢查有尿酸單項測定,但對于這樣的病人同時查一個腎功能更合理。
王宸主任還建議小陳
進行核磁共振檢查
觀察的重點是尿酸增高
對關節結構的影響
小陳這樣的情況該如何治療呢
聽聽王宸主任醫師的建議
治療意見
1 |
先控制痛風,在醫生的指導進行用藥,控制痛風發作,再降低尿酸水平。 |
2 |
改變生活方式,調整飲食習慣。 |
3 |
适當運動,多飲水。 |
4 |
定期來醫院複查,希望很快可以控制病情。 |
小
編
團
隊
策劃&審核 |程守勤
編排|劉敏
校對|王倩
中大醫院新媒體工作室出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