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四五歲的學前兒童來說,算術是比較複雜的,如果一開始就讓他們學習較難的算術,很難讓他們接受。要想提高幼兒數學加減法能力,一定要讓孩子對十以内的加減法熟練,最好要達到脫口而出的效果,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能心急,要告訴孩子加減法是一個互補的關系,這樣有助于孩子的理解。
幼兒學習加減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老師、家長不可以操之過急,慢慢從十以内的加法開始教起。今天啟延要為家長們介紹一下十以内加減法的學習,幫助寶寶們的學習方法和效率輕松的提高。
整數遞增的相加關系
整10相加或相減
如10加10、20加10、……90加10,凡是會逢10數數并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增或遞減10個的幼兒都能很容易地學會。
整5相加或相減
兩個相同數相加
包括1加1、2加2……9加9,對于會數雙數的幼兒,當發現兩個相同的數相加後的結果都是雙數時,便會很容易地學會運算這類題。教學實踐發現,幼兒普遍對兩個相同數相加的題有自發的關注與興趣,因而幼兒對這組題的掌握往往要先于10以内非N加1的題。
計算兩數之和等于10的題
包括1加9、2加8、3加7、4加6及5加5,這組題的熟練與否對于進行10以上的運算是至關重要的。
算式方法詳解
口算(20以内)
當幼兒已掌握了上述技能之後,就可以做20以内的口算題了。父母應注意提醒幼兒學會運用已掌握的計算技能來推算其它題,如由2加2等于4而推知2加3等于5,由3加7等于10而推知3加6等于9,9加9等于18而推知9加8等于17,等等。
豎式筆算(100以内)
口算100以内的數即使是對學齡兒童也是不容易的,可是列成豎式之後,凡具備上述技能的學齡前幼兒稍加指點即可完成運算,因為一道兩位數相加的題列成豎式後實際上就變成了兩道一位數相加的題。目前,5歲左右的幼兒都在幼兒園裡學會了書寫阿拉伯數字,因而這個年齡段的幼兒進行獨立的豎式運算是完全可能的。
教學原則須知
先易後難
先從十以内的加減法算起,可以與生活中可以用數量概念表達的物體結合。比如蘋果、桔子、荔枝、西紅柿、芒果等,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興趣,也可以讓他知道學習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鞏固成果
家長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給孩子出題目。隻要有個空閑就可以提問,語速要快,這樣給孩子一種緊迫感,可以鍛煉他快速思維提升效率的習慣。家長随口就可以說出3 2、5 4、9-3等等,隻要孩子答對了,就要表揚他,“真棒”“真厲害”“我的孩子真聰明”等。十以内的加減法要讓他特别的熟練後再進入二十以内的,同樣非常熟練後過渡到百以内。不要過快,循序漸進,效果最好。
輔導技巧
十以内的加減法,再重申一遍,一定要讓孩子極其熟練才行。要達到脫口而出的效果。萬莫着急。要告訴孩子加減法是一個互補的關系,特别是在十以内加減法時一定要講清楚,這樣有助于孩子的理解。
接下來之後二十以内的加減法,要建立在孩子熟練掌握十以内加減法之上才行。十以内的很熟練後,可以很快掌握二十以内的。這一階段的輔導要借助一些書面的運算,家長可以給孩子出題,方法是找一個有橫格的本子,在大約有十頁的紙上随機按1 1、1 2、1 3……1 20,2 1、2 2、2 3……2 20,3 1、3 2、3 3……3 20,一直出到19 1為止,這樣出題的好處是可以把20以内的數字的任一組合都給孩子顧及到了。減法也是如此,100以内的練習時也是這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