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手工
抄了一次,大約計算一下,其全文大概三千二百三十字左右。這絕對是長篇了。洛神賦也就一千字左右,往上浮倆百字差不多了。書譜的字是真的多,這裡是沒标點,沒多餘話的。隻算原文字。
這是最後一次,對比楷,草體都寫一次結果。對比草體又把幾字改了下,和書上有的楷體不一樣了。這是根據原書草體書寫對比出來,确定的幾字。
字還是那個字,就是寫法不一樣。有的可能是簡體字,有的可能是異體字。隻能抄寫對比去确定是那個字。等于一個字的多種寫法吧。
找出來是因為這樣看結體更清晰。知道這字為什麼這樣寫。
當一個作品達到三,五百字時,無法保證字全對。趙構草體洛神賦我學過,裡面有錯字,孫過庭書譜也有。寫錯原因不刨除,也有文字更改簡化原因的,說這個隻希望寫時能找到對的字去寫。
這樣的錯誤可以忽略不計的,何況多達三千多字的書帖。要是隻有幾十,百八十字提提還行。
導,䆃,導,都一個讀音。而草體内有個寫法底下是木字的,這個楷體裡能看到,字典裡都沒查到。䆃,這個字和音樂有關,不适合用這裡,所以沒改,還是用的《導》字。但有這寫法,知道就好。
在書上很多地方出現翻譯楷體(窺)字,看草體寫法有的是(窮)字,這字可查一下字典,如果有懷疑的再後面括弧內加了原書的字。
這些是個人給的建議。但我認為一字對錯,不可隻看一人之字,将錯就錯,有對的幹嘛不改過來那?
我喜歡學古人大家的字,但不等于我不敢說他那字今天看着不對。
孫過庭在我評價内,是次于王羲之這樣宗師的,這是曆史上文字貢獻成就,在書寫上對他評價我給的非常高了。
今天這樣說,隻是一個觀點,古人錯了,不等于你也可以寫錯。
隻有追求更好,而沒有最好。我也想看到有人寫出真正的經典書法的
出版社不一樣,價格不一樣,可能譯文也會不一樣的。
這是最後次發這了,幾乎不會更改了,也對前面給支持的朋友說聲,前面報歉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