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言文語法知識講解

文言文語法知識講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7 18:11:45

文言文語法知識講解?閱讀古文時很容易發現,古文中一個字往往就是一個詞,應該單獨作為一個意義單位來理解這是因為古代漢語是以單音詞為主的所謂單音詞,就是一個詞隻有一個音節,用文字紀錄下來就是一個字,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文言文語法知識講解?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文言文語法知識講解(文言文基礎知識學習筆記)1

文言文語法知識講解

閱讀古文時很容易發現,古文中一個字往往就是一個詞,應該單獨作為一個意義單位來理解。這是因為古代漢語是以單音詞為主的。所謂單音詞,就是一個詞隻有一個音節,用文字紀錄下來就是一個字。

現代漢語的雙音詞,大多以古漢語單音詞為詞素構成。但在閱讀時必須注意,不要把古文中的單音詞和現代漢語雙音詞的對應關系簡單化了。因為由于古今詞義的變化,古文中的單音詞并不一定跟現代漢語中以它為詞素的雙音詞相對應。如“鄒忌諷齊王納谏”的“諷”,是用微詞婉言對人進行勸告,與現代“諷刺”一詞的意思迥異。《漢書·馮奉世傳》:“京兆尹王章譏鳳颛權不可任用。”“譏鳳颛權”就是批評、指責王鳳專權。“譏”與現代“譏笑”、“譏諷”的意思也有明顯不同。又如《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故李牧乃得盡其智能,……西抑強秦,南支韓、魏。”這裡的“支”,有人注為“支援”。說李牧支援韓、魏,是與史實不符的。韓、魏屈服于秦,多次攻趙,趙将李牧怎麼會支援它們呢?這也是把古今對應關系簡單化而造成的誤解。古文中的“支”,不跟現代“支援”相對應。在這裡是抗拒、抵擋的意思。《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李牧擊破秦軍,南距韓、魏”可以為證。

由于古文是以單音詞為主,我們在閱讀時還必須注意,不要把古文中兩個相鄰的單音詞,當作現代漢語一個雙音詞理解。我們對現代漢語雙音詞多的特點非常習慣,一接觸到單音詞為主的古文,常常會按既成的習慣去讀。特别是當古文中相鄰的兩個單音詞,恰好是現代漢語一個雙音詞的時候,更容易發生誤解。例如:

武子疾:命顆曰:“必嫁是。”疾病則曰:“必以為殉。”

——《左傳·宣公十五年》

這裡的“疾病”不是現代一個雙音詞,應分開作兩個詞理解。“疾”是現代“疾病”的意思,“病”則是指病情的嚴重。

案事發奸,窮竟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歸。

——《漢書·尹翁歸傳》

“事情”在這裡也是由兩個詞組成,應分開理解。“事”指案件,“情”指真實情況。

當時為是,何古之法乎!

——《漢書·杜周傳》

這裡的“當時”也是兩個詞,“當”,讀去聲,是适應、适合的意思。“時”指時勢。

進攻劍閣,不克,引退。蜀軍保險拒守。

——《三國志·锺會傳》

“保險”在這裡是倚恃險要之地的意思。也應分開理解。

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師表》

這裡的“卑鄙”絕不能理解為現代一個雙音詞。“卑”是指出身低下,“鄙”指見識淺陋,是兩個單音詞。

虛詞也有類似的情況,如: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桃花源記》

“無論”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雙音連詞,意思與“不管”相近。這裡卻應看作兩個詞,“無”是“不用”的意思,“論”當“說”解。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

——《戰國策·魏策》

古文中的“雖然”,都是由兩個詞組成,“雖”與現代“雖然”或“即使”相當,“然”是“如此”、“這樣”的意思。

掌握古代漢語以單音詞為主的特點,對于确切理解古文詞義,是必要的。但是,并不是說古文中的詞都是單音節的。《荀子·正名》說:“單足以喻則單,單不足以喻則兼。”漢語中的雙音詞出現也比較早。如果我們對古文中某些雙音詞缺乏足夠的認識,又會誤入另一歧途。如:

所擊殺者無慮百十人。

——《馮婉貞》

前幾年有的省編教材把“無慮”解為“不用考慮就知道”。有的則注為“無須計慮”。将“無”和“慮”分開解釋,看來是字字落實,其實是誤解。“無慮”在古代是疊韻字,是一個雙音聯綿詞。在古文中表“大約”的意思。并不是“無”和“慮”的結合體。古書上還有亡慮、勿慮、摹略、莫絡、孟浪等寫法。

聯綿詞,前人稱之為“連語”或“聯綿字”,是一種雙音單純詞,絕大多數由兩個有雙聲疊韻關系的字組成。如:參差(雙聲),窈窕(疊韻),缱绻(既雙聲又疊韻)。也有不屬于雙聲疊韻的,如“滂沱”,但較少見。它們都已突破表意文字的藩籬,成為标音的符号。因而不能拆開來理解。否則,硬要從字面上做文章,隻能是“求之愈深,失之愈遠”。

如“猶豫”一詞,長期以來,說法很多。北齊顔之推說:“隴西謂犬子為猶。吾以為人将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來迎候,如此往還,至于終日,斯乃豫之所以為未定也。”唐初孔穎達說“猶,玃屬。豫,象屬。此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豫”。顔師古又說“猶,獸名,善登木。此獸性多疑,常居山中,忽聞有聲,即恐有人且來害之,每豫上樹,久之無人,然後敢下,須臾又上,如此非一,故不決者稱猶豫焉”。各馳遐想,愈說愈奇。均不過是郢書燕說,毫無根據。“猶豫”是一個聯綿詞,不能拆開理解。古書上又寫作猶預、由豫、由與、猶予、冘豫、優與、猶與、容與、遊移、夷猶等。李白《長幹行》:“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這裡“滟滪堆”就是“猶豫堆”,以水流湍急,形勢險惡,使人猶豫得名。

《莊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這是成語“望洋興歎”的出處。這個成語有時被人理解為“望着海洋發出歎息”。其實這裡的“望洋”,就是《晏子春秋》“杜扃望羊待于朝”的“望羊”,也就是《論衡·骨相》“文王四乳,武王望陽”的“望陽”。它們都不過是一個雙音聯綿詞的不同寫法。古文中用來形容擡頭仰視的樣子。“洋”在上古沒有海洋義。作為比海大的水域講,那是宋代航海事業發達以後才出現的。

又如“不借”這個詞,漢代已出現。南宋陸遊也有“穿林雙不借,取水一軍持”的詩句。它是一種鞋名。東漢劉熙《釋名》解釋說:“言賤易有,宜各自蓄之,不假借于人也。”明胡應麟也說:“言價錢賤不須借也。”明末清初的黃生見《齊民要術》中寫作“不惜”,于是認為是“謂此物極賤,雖履泥濕,棄之亦不愛惜也”。其實都是望文生訓,強作解人。“不借”和“不惜”是一個聯綿詞的不同寫法。古書上有時還寫作把鲊、搏臘、薄臘等。本義是粗糙的樣子。因此,古人用來作一種粗麻鞋的名稱。《辭源》釋為“以賤而易敝,不借之于人”,也是沿用舊說而造成的誤解。

由于曆來習慣以字為單位來研究書面語言。因而,割裂聯綿詞的現象,在舊注家筆下是比較常見的。有時甚至以訛傳訛,習非成是。如“狼狽”本也是一個聯綿詞,在古文中又寫作剌癶、狼䟺、顂䟺等。但“由于字面是兩個獸,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十六附會着說‘或言狼狽是兩物,狽前足絕短,每行常駕兩狼,失狼則不能動,故世言事乖者稱狼狽’。後來就更說到‘狼狽為奸’了”。

由此可見,古文中的聯綿詞是因聲以寄義,“求諸其聲則得,求諸其字則惑”。由于聯綿詞中的字,隻不過是記錄語音的符号,而語音又存在時代和地域的差别,所以同一聯綿詞常有多種書寫形式。有人作過統計:“委蛇八十三形,音同而義相迩;崔嵬十有五體,音近而義無珠。”聯綿詞形體的多樣性,勢必給确切理解古文增加困難。閱讀時,必須引起重視。近人朱起鳳就曾深有感觸地談到,他早年講學時,由于不知道“首施兩端”就是“首鼠兩端”,而受到“合院大嘩,贻書嫚罵”的侮辱。此後,就發奮自勵,花了三十多年時間,編了一部專收古代聯綿詞各種不同形體的辭典——《辭通》。遺憾的是他終究沒有弄清“首鼠”、“首施”實際上就是“躊躇”一詞的音轉。清代訓诂大家王念孫說:“首施猶首尾也,首尾兩端即今人所謂進退無據也”。也恰好犯了他自己所指斥的“不求諸聲而求諸字”的毛病。

值得注意的是,古文中的聯綿詞不僅各個音節可以用不同的字來記錄,有時還可以單用一字。如“單言之曰猶,曰豫;合言之則曰猶豫”。

壹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楚辭·九章·惜誦》

這裡的“豫”就是“猶豫”。

慮亡不帝制而天子自為者。

——《漢書·賈誼傳》

這裡的“慮”就是“無慮”。故顔師古注:“慮,大凡也。言諸侯皆欲同帝制而為天子之事。”

古文中的聯綿詞為什麼會出現單用一字的現象呢?這是由于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情況下說話的聲氣往往不同,有急有緩,有長有短。如“急言之則曰頭,徐言之則曰髑髅”,“長言之曰母猴,短言之則曰猴”。聯綿詞本因聲以寄義,不拘于形體,緩言之為兩音,急言之則為一字。古文中這類現象并不罕見。如:

誨之以忠,聳之以行。

——《左傳·昭公六年》

急言之為“聳”,緩言之則為“慫恿”。

抟扶搖而上者九萬裡。

——《莊子·逍遙遊》

緩言之為“扶搖”,急言之則為“飚”。

認識古文中這一語言現象,對于我們正确理解古文,也是有幫助的。如: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

——《史記·屈原列傳》

自唐司馬貞《史記索隐》解“溫蠖”為“惛愦”以來,人多沿用其說。其實,緩言之為“溫蠖”,急言之就是“污”。《楚辭·漁父》寫作“而蒙世俗之塵埃乎?”塵埃即污穢,與溫蠖義正同。

《左傳》中有寺人披,又有寺人勃提;有公子鉏,又有公子且于。其實是一人,急言之為“披”,為“鉏”,緩言之則為“勃提”,為“且于”。這種現象也說明,雙音單純詞和單音詞有時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