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鯉古鎮規劃效果?來源:《中國園林》1987年第1期一、隆中諸葛亮故居曆史及現狀,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七鯉古鎮規劃效果?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中國園林》1987年第1期
一、隆中諸葛亮故居曆史及現狀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我國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生于公元181年,卒于234年。據《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所述,諸葛亮出身名門世族之後,受過良好教育,自幼胸懷大志,後因喪父,于東漢獻帝興平元年(194年),十三歲時,即随同叔父玄由山東原籍前來投奔荊州牧劉表,寄居襄陽。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病逝,諸葛亮不願寄人籬下,遂遷居隆中,躬耕隴畝。但胸懷大志,好為梁父吟,以審時度勢,擇明主而事也。十年後(二十七歲),因感激劉備三顧草廬的知遇之恩,接受了邀請,從此離開隆中,輔佐劉備,開始了角逐天下的政治生涯。
諸葛亮逝世至今,已有1750餘年,關于他生平的可靠史料,隻有《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和他本人的《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但關于他在隆中躬耕隴畝的十年隐居生活,都語焉不詳,頗難深究。
據《前出師表》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苛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谘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僅此寥寥數語。至于《三國志·諸葛亮傳》所載:“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及“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卧龍也。将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緻也,将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則更為簡略。由此來看,關于隆中諸葛亮故居,如果要修複或重建,其可靠文獻的記載和描述是不夠詳實的,依據是不足的。
至于隆中的諸葛亮故居遺物和遺址,則早已蕩然無存了。而且至今也沒有任何考古發掘的發現。何況這種普通地面上的民居房屋,在1700餘年以後,期待新的考古發掘的證據,似乎也是渺茫的。
至于現有隆中(湖北省襄樊市)看到的古迹和遺物,那是後世帝王和文人墨客為紀念諸葛亮而建的一些曆史文物。例如現存的“三顧堂”是清康熙年間修建的紀念祠廟;武侯祠是清乾隆年間修的;“卧龍深處”是清雍正年間修的。即使是那口六角井,也是清代修建的。至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襄簡王朱見淑奪草廬為自己建墓,也隻是傳說。一切諸葛故居的傳說,至今提不出任何考古學證據。因此根據這些紀念性的文物古迹,要想重建或修複諸葛草廬,也是不足為憑的。當然這些紀念他的建築物,本身也成了一種曆史文物,可作為研究當年諸葛故居是否确在今襄樊市隆中這一帶丘陵山區之中的間接依據。
二、隆中風景名勝區資源分析及規劃構想
根據國際上對“自然風景區”和“曆史古迹保護區”的天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保護觀點和規劃原則來看,隆中風景區的自然資源,如原始植被,生物群落,自然生态,均已破壞無遺,已經沒有資源價值;當然更談不到按照自然景觀、生态原貌保護的原則了,甚至恢複原始景觀也是不可能的。
其次是曆史人文資源。如隆中在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社會生産方式,農村經濟形态和當時的風俗民情,生活起居習慣,建築構築物等等,也都已沒有任何形迹或遺物可尋。所以曆史人文資源,也是沒有價值的,當然也談不到按照曆史原貌保護或按原貌恢複或重建了。
至于諸葛亮故居的确切地點、建築布局、房舍外形、内部陳設,以及諸葛亮當年在此躬耕苦學、廣交士林、寄傲琴書、審時度勢、擇主而從和劉備三顧茅廬等活動,在正史上也都是語焉不詳,科學依據不足。因此按照自然風景區或曆史古迹保護區的原則來規劃隆中風景名勝區,既不妥當,又不科學。
那末,有人便會提出疑問,隆中既無自然資源,又無曆史古迹,為什麼至今還有這麼多中外遊人,前來參觀遊覽呢?因為隆中還有一種另外的資源,這種特有的資源至今還沒有廣泛為大家所認識,本文将對這種新的資源,作一深入分析和評價,并對這種第三類資源,提出一種新的規劃方案。
三、古隆中自然村及諸葛亮草廬模拟區規劃方案的依據
由于現代生産力的高度發展,現代交通工具的發展,世界旅遊業的發展速度異常迅猛。為了适應新興的旅遊業,世界各國除了把自然保護區、天然風景區、曆史古迹區、曆史名城等等,在資源不受破壞的前提下,适度開放旅遊外。另外還用人工去模拟建設一些已經不再存在的古迹,例如日本的明治村和香港的宋城等等,其模拟手法并不采用寫實方法,主要是采用寫意手法。本文規劃的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古隆中自然村就是屬于這種構想。
另一種做法,是把文學作品中,如民間文學、民間故事、童話、神話、戲劇、小說和傳奇,原由藝術家塑造的,世界上不曾存在過的理想人物及其生活環境,也采用寫意手法,加以人工模拟再現;或者曆史上确有其人其地,但後來又經藝術家加工塑造,使其更理想化、典型化和神化的人物及其生活環境和活動天地,經人工寫意模拟,使其藝術再現,便成為一種富于新的生命力的旅遊資源。本文設計的古隆中諸葛亮草廬故居模拟區的構思,就是屬于這一種類型。古隆中自然村和諸葛草廬模拟區,采用這種手法規劃,就可避免無休止的、無結果的考古學争論。
過去封建時代帝王或士大夫為諸葛亮修祠、建亭、樹碑,名為紀念諸葛亮,而實際是為帝王或士大夫自己沽名釣譽,留名樹碑的。現在遺留下來的紀念諸葛亮的建築物或碑亭,多半屬于這種性質。至于在解放後,二十世紀的今天,再化大量人民的錢财,去修建這種舊式的紀念祠廟或碑亭。第一,要想回避上述嫌疑,也頗費口舌;第二,即使自己申辯是為了号召今人向前人學習,也得承認是好心辦了錯事。因為這種紀念物,既無藝術感染力,又無旅遊資源價值和曆史文物價值,而且人民對諸葛亮的崇敬,也決不是從這些祠廟和碑亭中可以得到的,哪裡還有什麼教育意義可談呢?
還有一種舊的規劃方法,就是認定諸葛亮的故居地點就是明朝襄簡王朱見淑的墓地,那口井的位置雖然是清朝重修的,不過位置是确在此處。于是主張把襄簡王的墓挖掉,重建諸葛亮的故居。同時又認為諸葛亮并非貧苦農民,不可能住在草廬之中,出師表中自稱草廬是謙詞,猶如自稱寒舍的道理是一樣的。于是又主張故居一定是瓦房,又必須按有門第的,中軸對稱布局的東漢士大夫的邸宅或地主莊院的形式修建,才算符合曆史原貌。如果按《前出師表》中所說的草廬,可能是瓦房,也是言之成理的。如果真的按這種觀點,重建諸葛故居,依然是沒有曆史文物價值和旅遊資源價值的。這與活在廣大人民心目中的諸葛亮的人物性格和其故居的形象也完全不符,将使慕名而來的廣大遊人,大失所望。
因為,活在廣大人民心目中諸葛亮的人物性格及其卧龍崗草廬形象,才是今天較有價值的旅遊資源。那麼,這種人民心目中的諸葛亮和南陽草廬的形象又是怎麼形成的呢?它并不是從正史中得來的,它是從《三國演義》這部傳奇小說,和許多戲劇、戲曲中得來的。《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約1330~1400年),出生要比諸葛亮晚1440餘年,完全靠他本人是不可能寫出《三國演義》來的。羅貫中也是在豐富的民間文學基礎上,又參照史傳,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藝術加工而寫成《三國志通俗演義》。
所以,活在當今廣大人民心目中的諸葛亮這個傳奇式人物性格及其在卧龍崗的隐居草廬環境的形象,是經過曆代不知多少民間藝術和靈魂工程師逐步藝術加工而成的。使其比原來的曆史人物,更為理想化,以緻達到完美無缺的神化境地。這種傳奇式的神化形象,已經成為廣大人民心目中的精神财富。我們所要模拟再現的古隆中卧龍崗自然村和諸葛草廬山居環境的傳奇和神化形象,就是把活在人民心目中的這種精神财富,作為藝術原型。當廣大人民來到這個模拟區,發現這和活在他們心目中的關于諸葛亮卧龍崗草廬的原型完全吻合時,他們會感到滿意和得到極大的美的享受。這是一種現代的新的旅遊資源。
四、隆中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及自然村模拟規劃
風景區功能分區規劃
根據景區曆史特征、藝術命題、資源價值以及旅遊服務等功能需要,把整個風景區分為三個分區。
1.旅遊服務區。風景區“城市化”,這是我國當前“風景名勝區”規劃設計工作中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這是一種“景觀污染”和“破壞性建設”的普遍現象。
在現代許多工業化和科學技術先進國家,生活在大城市中的居民,正在追求一種淵源于古老中國的美學理想,即:“居城市而有山村之樂”的環境規劃美學理想。用現代語言來說,即:“城市必須充滿大自然的生趣”。
為了使我國當前風景規劃中存在的城市化的時弊不再發生,特把旅遊服務設施區,設在原“古隆中”石牌坊以外,現襄樊市師範專科學校所在的附近地區,諸凡旅社、餐館、飲食服務、管理機構、治安保衛、通訊、停車場、商業等相應設施,均布置在這一地區。該區的詳細規劃,請市建委專門設計。
2.諸葛亮紀念區。把“古隆中”石牌坊以内(包括三顧堂、武侯祠、卧龍深處等)紀念諸葛亮的清代建築,以及近年内新建的園林建築群在内,劃為“諸葛亮紀念區”。景區四周,用自然竹林綠帶與其他景區隔離。自成一個封閉空間。
在該景區内一切原有紀念諸葛亮的文物和其他曆史遺物均按原貌保護,不再進行改造。應盡量利用原有紀念性建築,如武侯祠、三顧堂、卧龍深處等,陳列有關諸葛亮史料、文獻和故事傳說。不必再花資金修建新的諸葛亮紀念館。不宜再添建新的其他任何碑刻、雕塑、亭、台等景物。紀念區内,所有樹木花草,須按地方原有植物區系内的種類和和自然生态栽植,諸凡從外地和外國引入栽培的樹木花卉,須逐年更替清除。大型交通車輛,均不得進入這一景區,區内不設停車場。除國際貴賓和有特殊需要外,一切小車也不得入内。停車場設在旅遊服務區。
3.古隆中(東漢末年)諸葛故居自然村模拟區。由于用地範圍内,原始植被均已破壞,但人工馬尾松林及松橡混交次生林已經郁閉,自然地貌并無很高的美學價值,天然水源已經涸竭,亦沒有農戶。所以區内沒有評價較高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但又具有模拟自然村的許多有利條件,如自成一幽隐丘陵溪谷環境,可以與外界隔開,形成一個世外桃源式的隐居環境。次生林茂密。可以人工引入水源。與外界交通又很方便。登高可以眺望,符合:“淡泊以明志,甯靜而緻遠”的山居環境條件。
根據以上自然條件,在此景區建立人工古隆中諸葛草廬自然村模拟區,不緻破壞原有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用地内沒有有價值的這兩類資源),同時又可以把原來曆代民間藝人創造的,活在人民心目中的諸葛亮傳奇人物及其山居草廬藝術形象的精神财富,轉化為一種可以利用的旅遊資源。當然這種資源的轉化,必須有現代美學的藝術構思,曆史知識、藝術工程技術和一定的投資,才能取得。
模拟采用的方法是藝術再現方法,寫意而非寫實方法但仍須符合曆史真實,而不是用曆史考證的複原方法。
模拟的藝術原型,是東漢末年(公元197~207年),諸葛亮在此隐居躬耕隴畝的一個自然村。要尊重當地的自然生态,如植被,水文,地貌等等。又要盡量模拟當時的農村經濟形态、社會生産方式、社會文化、風俗習慣、生活起居方式等。這個自然村要有曆史真實,但更重要的,要與經過民間藝人藝術加工過的《三國演義》中描寫的藝術原型相符合。
① 自然村中,在較幽深的溪谷深處,當地居民稱為“龍梢”的地點,布置諸葛亮草廬故居。在其北側附近,則布置諸葛亮所有的農莊莊院(如糧倉、水磨房、農具間、牛棚、驢棚、豬圈、雞舍、長工住房、曬谷場地、柴草堆場、長工傭人廚房食堂等)。院牆為石牆,房舍為簡易古樸瓦房。
② 在路口高地上設有一處“卧龍崗酒店”。即《三國演義》中劉關張飲酒處。三間瓦房,三間開敞草棚,依漢末席地而坐風俗,約可供20人(較多的不超過30人)飲酒。這種漢代古風酒店,可作為現代旅遊業經營中的高級酒肆處理。
③ 布置鐵匠鋪一座,木作坊一座。
鐵匠鋪及木作坊,以反映農村手工業經濟形态。但必須符合東漢末年冶鐵技術,鐵制工具農具水平。木作坊相同。另一方面,為諸葛亮以後在軍事上發明木牛流馬寫下伏筆。鐵、木作鋪中,應該陳列一些諸葛亮委托試驗制作的初級木牛流馬的樣品,導遊還可解說系卧龍先生委托試制。
④ 布置小地主農家一處,富裕農家一處,中等農家一處,這些農家,外貌為農村住家或莊院,為東漢時期農家瓦屋草房外貌,内部須有現代舒适的生活設施,如浴室、廁所要一級衛生标準,并有空調、電視的設備,作為現代旅遊業的高級旅店之用。
⑤ 諸葛亮觀星台一處。
諸葛亮自雲苟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但他又是一位胸懷大志,有濟世之才的軍事家,他的隐居,實際上是在等待時機,擇主而事。他本人治學是科學的、嚴謹的,但為了軍事上的目的,他必須利用神道設教和宗教神秘色彩,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具有特異功能和呼風喚雨神秘力量而又道貌岸然的人物。所以設計了一處立有七塊隕石,象征天上北鬥七星圖,和陰陽八卦石塊嵌鑲圖案一塊。為今後借東風寫下伏筆。
⑥ 琴台一處(置草廬後山山崗上)。
⑦ 自然村内有溪流一條,從諸葛草廬後方山溝中引入,從草堂屋下穿流而出,沿溪有魚塘、躬耕田,其他農田。水源須建一座深水井,用人工提升到草廬後山崗上,在土下埋一貯水庫往下放水,每分鐘能有一立方米的出水量。此供水系統關系到自然村景觀質量,須委托設計,專門投資。
⑧ 自然村道路系統。在自然村四周山崗上有自然步行道,連貫所有山頭,除個别地段做路基和鋪面外,在排水良好地段,隻去除灌木雜草,不必鋪路面。自然村内部,所有道路,采用自然式塊石路面。一切車輛,不得進入自然村,但必須考慮能騎馬騎驢和通過諸葛亮坐的木輪小車。
⑨ 自然村内能源主要為電能。并采用地下電纜。
⑩ 自然村内衛生設施及生活污水,要采用一級處理。
(11) 自然村内綠化,須逐年恢複地方原始植被類型,一切外地外國引入植物必須清除,樹木不按行道樹行列栽植,不整形作修剪,不得設綠籬花壇,一切種植,須富于山村野趣,不加人工雕琢。
(12) 為适應現代旅遊需要,四周山崗設有三處茅亭休息處,供避雨、飲料休息之用。
(13) 摸拟自然村内安排可供30人旅遊團的外賓住宿及供應漢宴的設施),但不破壞自然村落氣氛)
五、諸葛亮山居草廬故居布局及建築模拟設計
諸葛亮草廬故居是隆中風景區和模拟自然村中的主題與主景,是藝術造景中的靈魂。
設計好,施工好草廬,須從分析諸葛亮這個傳奇人物的性格人手。模拟主要從《三國演義》中描寫諸葛亮草廬的一首古詩和習鑿齒《諸葛武侯宅銘》作為藝術原型。
諸葛亮人物性格有消極的和積極的兩個方面。
1.消極方面
諸葛亮生于亂世,幼年喪父,為躲避戰亂,姊弟四人随叔父玄離開山東老家,轉輾半個中國到襄陽投奔劉表。當時唯有荊、襄比較富庶安定。但不久,建安二年(197年),戰火燒到荊州,荊州人心動蕩,而劉表又是一個“外寬内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的政治小人。所以諸葛亮無法容忍寄劉表籬下的生活。而毅然離開劉表,到隆中躬耕隐居,以遂其“苟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的初衷。他有鄙視和厭惡豪門貴族,邸宅威嚴的世家門第的性格;因而就産生了那種崇尚質撲天然,山林野趣,不同凡響的藝術情趣。這對諸葛故居選草廬而非瓦房,其布局不采用中軸對稱四合院的邸宅形式,而采用不對稱的依山跨水,嵌岩而築的山居形式的重要依據。
2.積極方面
諸葛亮是出身于名門望族,自幼受過良好教育,胸懷大志,具有濟世之才的有識之士。且常以管仲、樂毅自比。所以又有“淡泊以明志,甯靜而緻遠”的遠大抱負。一面躬耕隐居,一面苦學,廣交海内名士,審時度勢,等待時機,擇主而從。所以他又要利用一些神秘色彩,和與衆不同,在性格上于無意之中表現出一種不同凡響的風貌,好讓村中農民為他廣為傳播和四方宣揚。因而卧龍先生的聲名遠近婦孺皆知,這是他為了今後角逐天下的政治生涯和軍事生涯所作的安排。這又是模拟自然村設計草廬的又一個藝術構思的依據。
根據以上兩個性格的側面,對諸葛亮草廬設計,須有下列一些特點:
① 反對豪門邸宅對稱富麗的院落布局;
② 崇尚淡泊質樸,山水林泉的山居生活;
③ 草堂素屋、琴書雅韻,坐石臨流;
④ 觀星、舞劍,登高長嘯,胸懷大志,不同凡響;
⑤ 由于姐姐出嫁于名門望族,自身又出身于世家,其草廬的造價、材料與工藝水平,又必須遠遠超過終老于窮山荒林的寒貧農民或寒儒的茅屋。
關于草廬設計的原型。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有如下描寫:“……玄德謝之,策馬前行。不數裡,遙望卧龍崗,果然清景異常。後人有古風一篇,車道卧龍居處。詩曰:
“襄陽城西二十裡,一帶高崗枕流水;
高崗屈曲壓雲根,流水潺潺飛石髓;
勢若困龍石上蟠,形如單鳳松蔭裡。
柴門半掩閉茅廬,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時籬落野花馨。
床頭堆積皆黃卷,座上往來無白丁。
叩門蒼猿時獻果,守門老鶴夜聽經。
囊裡名琴藏古錦,壁間寶劍挂七星。
廬中先生獨幽雅,閑來親自勤耕稼:
專待春雷驚夢回,一聲長嘯安天下。
以上是我們設計諸葛草廬的主要原型,如果我們的設計不是這樣的茅廬,在群衆心目中是通不過的。所以我們設計的草堂是跨水嵌岩、坐石臨流的山居茅屋,并不是漢畫象中的瓦屋。全部山居故宅還參照了晉代習鑿齒《諸葛武侯宅銘》設計而成。
如果不按這種藝術原型設計草廬,群衆是不會得到美的享受的。這種中國自然質樸的詩情畫意的藝術傳統,這種美學思想,流波所及,已廣布于國際現代環境規劃和風景設計的新思潮之中,她是那樣的古老,但又是那樣的新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