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永勝
如果把一個詞比作一隻捕捉到的獸,那麼“任性”這個詞,不管是從聽覺還是從視覺去推敲,都是一個野獸鼻息很重、不友善的詞。更要命的是,布羅茨基還在“任性”這個詞之前加了“不”,這種否定的否定,無疑是會讓愉快讀到此處的讀者感到突兀,眼前突然一陣暈眩,一下子轉不過彎來。
《不任性的靈魂》 張新穎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我相信這是布羅茨基故意為之,目的是為了叙述中的變奏,而叙述的變奏是為了某種真理的強調。布羅茨基所說的“不任性的靈魂”,是對奧登寫詩的謙遜、語言姿态的贊美。不論是對觀念的、語言的、還是情感的,“任性”都會導緻一種自我的膨脹與過度,而非克制。而克制,正是奧登的偉大之處。觀念的自我膨脹,會導緻人的傲慢,表現在行文上就是一種自我神化,喜歡充當人類先知的傲慢。這也是奧登最警醒的部分,也是比艾略特“更謙遜”“更不任性”的地方,比如,奧登是不會寫出“四月是最殘忍的一個月”這樣的句子的。
張新穎的《不任性的靈魂》正是從布羅茨基眼中的奧登、奧登眼中的歌德談起,牽引出但丁、艾略特、帕斯捷爾納克、卡佛、博爾赫斯、E.B.懷特等世界文學史上的響亮人物。這一群“不任性的靈魂”,克制、謙遜、中性、平靜(後兩種特質是以“不任性”為坐标,繼續往前推衍得出的),他們把自己美好的才賦用于現實的細事。如歌德,生活上足夠富裕,卻選擇去魏瑪宮廷做公務員;如懷特,為《紐約客》專欄寫作56年;又如貝理夫婦,尊重婚姻裡彼此的“孤獨”。孤獨,其實正是閱讀和寫作最好的狀态,也是生活的真谛所在。
當作者把寫布羅茨基眼中的奧登、奧登眼中的歌德這篇文章的題目“不任性的靈魂”,切出來當新書的題目時,這六個字本身所含的“否定的否定”的意味就更濃了,眩暈感也更強烈了:它給讀者帶來一種“任性”就是“不任性”,“不任性”就是“任性”的類似詭辯論的暗示。這就好比,一個突然到訪的客人,一本正經地說,“我不是一個詩人”或者“我不是一個殺手”,話語剛一出口,就馬上具備了“詩人”或“殺手”的氣質,而且越看越像——這就是語言的吊詭。
細究起來,“不任性”這個集合之中,是包含了“堅持某種任性”的味道。這也是該書小引中寫到的:“不任性的靈魂,同時也是任性的靈魂;沒有任性,起不來,更無從再往上不任性(這一短句,也故意使用了變奏);沒有不任性,任性多半是要踏空。”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T.S.艾略特與幾代中國人》這篇文章。張新穎在文中梳理了艾略特在中國的接受史,其“接龍”的人物順序依次是徐志摩——卞之琳——吳宓——孫大雨——趙蘿蕤——陳夢家——穆旦——夏濟安。當然,這不是一條很嚴謹的上下相扣的人物鍊條,其中存在重疊的年代時間。不過,這條閃光的人物鍊條及其典故,已經讓我驚訝不已了。我個人認為,在中國新詩研究領域,這是一篇很有趣的文章。
衆所周知,1945年11月,以賽亞·伯林和安娜·阿赫瑪托娃有一次曆史性的會面。雖然安娜·阿赫瑪托娃早年風華絕代,他待在房間的一邊,而她在另一邊,兩人在昏暗的房間裡分享了唯一可吃的東西——一盤煮熟的馬鈴薯,伯林忍住了,不上廁所(怕打擾暢談的興緻和節奏),暢談了一通宵。這次會面對伯林産生深遠的影響,并永遠地改變了他的世界觀。讓後來的我們感到遺憾的是,之後的幾次見面,阿赫瑪托娃突然對伯林變得冷淡。同樣的,我轉頭一想,這其實也不用太遺憾,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活在自己的現實與想象之中,合适的時機可能隻出現一次,這如禅宗機鋒,神仙降臨,也如戀愛中的男女突然不再相愛。我們要的任務恰恰好達成,成熟的蘋果自然落地。
讀張新穎的《不任性的靈魂》,我能分明感受到其語言的克制、冷峻與謙遜。文中有大量的引用,評論隻占了很小的部分,但是大凡有評論處,都是精當的,這種類似“注經”式的寫作,也是一種克制。正如布羅茨基所說,“批評家,尤其是傳記作者,在論述具有獨特風格的作家時,不管多麼無意識地,都會采用他們的批評對象或傳主的表達方式。簡單地說,你會被你所愛的東西改變。”
當然,在克制文字的背後,是一顆滾燙的心。這很好理解,每一位作家書寫與自己的閱讀體驗有關的、世界文學史上的響亮人物,其實都是在為心中的諸神修譜(有意思的是,諸神之間還存在隐秘的連接線索),并嘗試取悅他們。這哪有不激動的道理?
《不任性的靈魂》這篇文章的題記部分,引用了布羅茨基寫奧登一文中的句子:“我們大家内心都坐着那個長着紅粉刺的青年,渴望興奮得語無倫次。”這裡,“内心坐着長着紅粉刺的青年”的我們,顯然是指閱讀着的普通人類,當然,其中也包含了你我在内的每一個個體。(王永勝)
來源: 文彙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