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鄉願的文章

關于鄉願的文章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16:06:56

在世俗眼中的“好人”往往是那些沒有原則底線的“老好人”。這種人被儒家叫做“鄉願”,就是表面看上去忠厚老實,處處能讨好别人,原則性卻很差地“老好人”。

關于鄉願的文章(深度解讀什麼是)1

沒有原則性和是非觀念的“老好人”

儒家對“鄉願”的态度是恨之入骨。孔子在《論語·陽貨篇》裡明确地說過:“鄉願,德之賊也。”而孟子也非常明确地說,這種人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雖然,在表面上這種“鄉願”是誰也不得罪的“好好先生”,其實,這種人也抹煞了是非,混淆了善惡,沒有原則性,不會主持正義,不抵制壞人做壞事,最後成為危害社會道德的人。

曆史上的“鄉願”很多。例如西漢的一個布衣丞相公孫弘,漢武帝時他擔任丞相,按照史書上記載,公孫弘任丞相基本上沒有什麼建樹,他對朝廷最大的貢獻就是唯唯諾諾,逢迎皇帝。公孫弘的許多主張基本上都是漢武帝的喜好,他能提出一些好的建議,也是揣摩上意的結果,他的宗旨就是隻要是皇帝不喜歡的,打死也不幹。

除此以外,唐代的著名“鄉願”代表是李林甫,他表面看起來溫和可親,實際上卻是心狠手辣,《資治通鑒》說他是“口蜜腹劍”,從此,李大人造出一個成語。宋代的秦桧也被看作是“鄉願”的代表人物,幾乎沒幹什麼好事,卻把持朝政多年,最大的“代表作”是害死了民族英雄嶽飛,從此也落了個遺臭萬年。清朝的著名“鄉願”當屬在朝54年,有22年擔任宰相的曹振镛,為官期間,他極少犯錯,也從來沒有被皇帝貶斥過,他的為官信條就是“多磕頭,少說話”, 當然,也沒有什麼政績,因為他啥也不會幹,啥也不想幹。

關于鄉願的文章(深度解讀什麼是)2

口蜜腹劍

曆史上的“鄉願”基本上是朝代後期特别多。由于朝廷後期政治黑暗,皇帝也非常重用那些隻會阿谀奉承,揣摩聖意的“鄉願”,這些“鄉願”在客觀上也加速了這些朝代的腐朽、沒落,直至滅亡。

這些表面上和和氣氣的“鄉願”們實際上是助纣為虐,從這個意義來看,他們實屬罪大惡極之人。

曆史上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好人辦壞事”。

例如曆史上大名鼎鼎的王安石變法,就是好心辦了一場壞事,最後寒了老百姓的心。

這事還得從頭說起。公元1067年,年輕的宋神宗即位。此時,大宋王朝已經建立100多年了,各種社會矛盾正在不斷加劇。為了消除内憂外患,重振大宋國威,宋神宗起用學界泰鬥王安石進行變法改革。早在宋仁宗任宰相的王安石早就躍躍欲試,新皇帝上任不久,他就大刀闊斧地推行了一系統改革措施。什麼募役法、青苗法、保甲法、保馬法等等,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

關于鄉願的文章(深度解讀什麼是)3

王安石

這些新法的推行,都是從善良的一廂情願出發的。王安石想通過變法,打擊剝削階級對農民的盤剝和壓迫,在不增加農民負擔的前提下,實現國富民強,兵強馬壯。

然而,在新法的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改革的結果也差強人意。

例如募役法的初衷是把原來的輪流服差役改為交錢代替,避免因服役耽誤農活。

這項改革措施主要是針對農村中的富裕戶的。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有的下等戶也要交錢,有的交了錢,還得服役。結果使得人民怨聲載道,新法也事與願違。

其他新法也是如些。青苗法在執行過程中也走了樣,更加重了農民的負擔,也使民怨沸騰,各種質疑聲不斷。

再加上王安石一意孤行,偏聽偏信,全然不顧民心民意和改革執行過程出現偏差,終于導緻變法失敗,最後王安石本人也抑郁而死,死後名聲也不算太好。

雖然結果上差不多,可是“好人也沒有做成好事”的王安石和曆史有名的“鄉願”還是有本質不同的,他們之間本質的區别是出發點不同。

誰優誰劣?曆史自有公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