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呼和浩特9月11日電 題:露營風潮“夠野”:找到對自然的回歸感
作者 張玮 奧藍
星空為頂,綠草為地。巴特爾将洋蔥切塊,鋪到奶桶底部,再将燒紅的石頭與羊肉一層層相間放入奶桶,最後将大塊胡蘿蔔和土豆放進去,佐以鹽、香菜和啤酒,封口并小火烤制一個半小時。
這是客人預定的蒙古族傳統美食—奶桶烤肉。
“有人想喝好喝而好客的湯嗎?”開桶後,巴特爾将肉和菜擺好盤,奶桶裡迸發出的香味兒吸引着客人們排隊讨湯喝。
“請大家握石頭吧,每人一枚。”開吃前,大家手握石頭予以感謝大自然的饋贈。
圖為内蒙古大興安嶺深處的房車露營康養基地。 内蒙古森工集團供圖
天幕、帳篷,與草原上星星點點的蒙古包在藍天白雲下交相輝映,三五好友坐在一起,聊着天,喝着酒,吃着肉,一整天的慢生活就這樣開始……
如今,内蒙古草原上的遊牧人家已經不僅僅為遊客提供蒙古包民宿這麼簡單,而是與潮流接軌,用巴特爾的話來說,“露營 草原”,輕奢款探秘自然。
從秋冬到春夏,内蒙古大興安嶺仿佛四季都有魔法,沒有童心的“麻瓜”很難發現它的存在。
圖為巴特爾設計的“露營 草原”,輕奢款探秘自然。 巴特爾供圖
叢林深處,人們開着房車、支起帳篷,數百人從現實生活走進這般真實存在的幻夢中。
“當中秋圓月懸挂于深邃的深林夜空,自然萬象皆于此,這便是最特别的賞月方式。”北京遊客師歌意猶未盡。
2015年内蒙古大興安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這裡便成為中外遊客不斷追尋的“綠野奇迹”。
圖為内蒙古自治區第32屆旅遊那達慕期間的帳篷節營地。 奧藍 攝
内蒙古大興安嶺露營基地内獨具森系風格,歐美高檔進口拖挂式房車區、木屋别墅區、高檔野外帳篷露營區、自駕車露營區應有盡有,遊客們分散在森林裡的各個角落,或垂釣、或漂流、或與可愛的小動物偶遇……
距離營地2公裡的517小工隊生活體驗區裡,幾位旅遊者圍着一個小燒烤攤點單,烏力庫瑪林場主任董永勝忙得滿頭大汗,他說,9月15日開始,林區就進入秋季防火期,在那之前還能為遊客們提供撸串服務。
從浙江自駕來的辛楠楠還沒适應森林秋季的清涼,卻一心想與“原始人”來一場驚喜邂逅,“迷宮般的森林盡頭藏着一間小木屋,屋裡有暖黃的燈光,屋外有螢火蟲飛舞,童話裡的森林大概就長這樣吧。”
在多數參與者看來,中國的這一輪露營風潮,隻是他們想找尋的對自然的回歸。
圖為呼和浩特城郊露營公園中的開放式酒吧。 張玮 攝
當夜幕降臨,燃起火堆,山野上空繁星滿天,呼吸着和城市不同味道的空氣,聽着窸窸窣窣的樹葉被風吹動的聲音,然後安靜地入睡……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況下,以“家門口的旅行”、親近自然野趣為特點,彙集生态觀光、家庭聚會、休閑運動等多種特性的城市周邊露營成為一種全新的旅遊生活體驗形式。
根據天眼查顯示,中國現有4.7萬家露營相關企業,其中近一半在1年之内成立。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城郊,一夜間興起無數城市露營公園,收費以餐位計數,涵蓋食材酒類套餐、露營設備、燒烤工具等。
當地一家露營旅遊服務公司的客服小雅告訴記者,針對年輕人喜愛的生活方式,公司專門設計打造消費新場景,幫助城裡人“逃離”喧嚣封閉的城市。
“給生活加點‘料’。”年輕人渴望色彩、渴望生機、渴望歡聲笑語、渴望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互動與聚會,“90後”楊靜認為這是這個假期最輕松的狀态。
“藍天白雲,綠草悠悠,孩子泡在小河裡不上來,我跟好朋友吹着小風,聊天、撸串、煮茶……看了一圈,還是我們内蒙古最帶勁。”全國都在露營,“80後”蘇德的朋友圈每到節假日就會被刷屏。她坦言,相較于外地好友朋友圈的“精緻露營”,她還是更愛内蒙古的這股“自然味兒”。
2022年以來,中國文化和旅遊界積極探索用新産品、新玩法、新理念展示露營新業态。據《2022年中國露營市場專題洞察》預測,2022年露營市場規模将達到528億元,2030年将會有2.1億人參與到泛露營活動中。(完)
本文來自【中國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