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葉紹翁其人,是通過小學課本上的詩詞——《遊園不值》。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詩為千古絕唱,名句獨領風騷。這首詩可謂婦孺皆知,寫出了遊園的心情。
縱使柴扉緊掩,依然擋不住蔥茏的春色,從牆頭屋角橫逸出來,花香早已飄蕩遠方……
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無數人渴望建功立業,名标淩煙閣,可是随着煙雲散盡,都了然無蹤,一點痕迹都沒有。
而無意于功名,逍遙于山水的葉紹翁,卻将自己的名字永遠留在史冊中。
僅僅做過幾年小官,也有史料認為其未曾做官,一直閑雲野鶴。官位不高肯定是共識,這也是他為何有那麼多的時間酬唱應答流連山水的原因。
其實,這樣的歲月,才是最為美好的日子。在真正熱愛生活的人看來,時光就是用來這樣“虛度”的。
他寫的這首《夜書所見》,寫得細膩入微,讓人情不自禁地流連沉醉其中。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梧桐落葉蕭蕭,送來了秋天的寒意。江上風起,讓客遊他鄉之人起了鄉思。
夜色深沉,遠遠看到籬笆下有燈光閃爍,那是兒童在草叢中捉蛐蛐……
童心童趣,躍然紙上。
他也寫田園風情,是真正的農家況味。比如這首《田家三詠》之一。
“抱兒更送田頭飯,畫鬓濃調竈額煙。
争信春風紅袖女,綠楊庭院正秋千。”
抱兒送飯,臉上畫滿竈灰,這鄉土情景,讓人莞爾。下聯對比的是春風紅袖女,庭院蕩秋千,引發無窮遐思。
古往今來,無數文人把自己一生的夢,留在了煙火深處,留在了故裡桑梓,那份青春年少時的美好情懷,一直萦繞心中,再也不曾消退……
葉紹翁孤高出塵,也訪隐者。
“不作王門夢,來敲隐者關。
童先孤鶴化,雲伴一身閑。
礙筍新移路,低牆為看山。
幾回松下去,鋤得茯苓還。”
功名富貴非所願,王家之夢也懶得做,就去深山中,尋雲霞深處的隐士。他們如鶴一樣潇灑不羁,如雲一樣恬然悠閑。
一切都是随心所願,适志足矣。
當然,他晚居錢塘,西湖的秋色也被他寫在詩中。這首《西湖秋晚》,就是他心境的真實寫照。
“愛山不買城中地,畏客長撐屋後船。
荷葉無多秋事晚,又同鷗鹭過殘年。”
不買地,長撐船,就這樣流連山光水色,如同忘機的鷗鹭,不慕人家繁華,隻愛這荷葉秋霜。
這才是葉紹翁一生的向往,不為塵染,不改初衷,淡泊恬然,悠然行走在煙雲深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