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王陽明傳習錄102節講解

王陽明傳習錄102節講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4 18:42:49

活到30才徹底讀懂王陽明傳習錄【9】

我們看物是死的,王陽明看物是活的

原文


愛曰:“昨聞先生之教,亦影影見得功夫須是如此、今聞此說,益無可疑。愛昨曉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從心上說。”


先生曰:“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愛物,即仁民愛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視聽言動,即視聽言動便是一物。所以某說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中庸》言‘不誠無物’,《大學》‘明明德’之功,隻是個‘誠意’。‘誠意’之功,隻是個‘格物’。”


仁也詳解


“不誠無物”是《中庸》中重要的觀點:“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天下的萬事萬物都有個始終,而誠,就是萬事萬物的起點和終點,不誠就不會存在由誠而來的萬事萬物。所以,君子以誠修身、以誠為貴。那什麼是“誠”?“誠”就是《大學》中說的“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


儒家的“誠”從來都不是什麼虛無缥缈的概念,“誠”就是不要欺騙自己,明代内閣首輔張居正評論說:“人若不誠,則雖有所作為,到底隻是虛文,恰似不曾幹那一件事的一般,如不誠心以為孝,則非孝,不誠心以為忠,則非忠。所以君子必以誠之為貴,而擇善固執以求到那真實之地也。”心不誠實、自知欺人去做一件事,那這件事就是虛的,不誠地去孝敬父母,不是真的孝,不誠地去忠于上忠于國,不是真的忠。


徐愛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也理解到了這層意思,所以他跟王陽明說:“昨天聽先生的教誨,隐隐約約體會到怎樣用功學習了。今日聽到先生這番教導,我完全理解、确信無疑了。我昨天早上想,‘格物’的‘物’字,就是‘事’字,都是從人的心上說的。”


王陽明回答說:“是的。身體的主宰就是心,由心發出來就是意,意的本體就是知,意所指的對象便是物。如果真心實意去侍奉父母,那麼侍奉父母就是一件事物,反之亦然,如果虛情假意去侍奉父母,那麼就不存在侍奉父母這件事,因為從知到行都是假的;如果真心實意去輔佐君主,那麼輔佐君主就是一件事物,反之亦然,如果虛情假意去輔佐君主,那麼就不存在輔佐君主這件事,因為從知到行也都是假的;真心實意去仁愛百姓和敬愛萬物,那麼仁愛百姓和敬愛萬物就是一件事物,反之亦然;真心實意去視、聽、言、動,那麼視、聽、言、動就是一件事物,反之亦然。所以我才說‘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中庸》裡說‘不誠無物’,《大學》裡說‘明明德’的功夫,都隻是要教人誠心‘誠意’,而‘誠意’的功夫就是‘格物’。”

反之亦然,如果虛情假意去侍奉父母,那麼就不存在侍奉父母這件事,假模假樣


王陽明同鄉、明代抗倭忠臣施邦曜一針見血地說,人看物是死的,王陽明看物是活的。如果我們覺得“不誠無物”、“心外無物”說的就是唯心主義,那是因為我們把“物”理解窄了,也把“物”給看死了。“不誠無物”、“心外無物”說的“物”,更多指的是“事”,心有不誠,做的那件事當然是虛的不存在的,所以“不誠無物”、“心外無物”不能從主客觀的哲學角度來理解,而要從先後觀來看,先有一個真誠的心,才會有因這顆真誠之心而生發出來的萬事萬物,朱熹說的“誠以心言,本也;道以理言,用也”就是這個意思,誠為本,事為用,誠作根,事作葉,誠是源,事是流。不誠的事,就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當然就“無物”了。

作者:仁也

廣州仁也營銷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


王陽明傳習錄102節講解(活到30才徹底讀懂王陽明傳習錄)1


我的《傳習錄》學習參考書目:

1. 《傳習錄 明隆慶六年初刻版》,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 《傳習錄注疏》,鄧艾民 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 《王陽明傳習錄詳注集評》,陳榮捷 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4. 《四書章句集注》 ,朱熹 撰,中華書局

5. 《張居正直解論語∙大學∙中庸》,張居正 著,中國言實出版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