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書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的合稱。南宋朱熹取《禮記》中的《中庸》、《大學》兩篇文章單獨成書,與記錄孔子言行的《論語》、記錄孟子言行的《孟子》合為“四書”。 四書增删注釋包括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孟子、程子、朱熹等,其編撰時間間隔達一千八百年。
四書
1.《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春秋戰國時期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讨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
2.《中庸》是中國古代論述人生修養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專著,是儒家經典之一,原屬《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戰國時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标準,認為“至誠”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
3.《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論語》成書于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
4.《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到南宋孝宗時,朱熹編《四書》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二.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或《周易》《春秋》,簡稱《詩》《書》《禮》《易》《春秋》
四書五經
1.《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錄周代詩歌305篇。原稱“詩”或“詩三百”,漢代儒生始稱《詩經》。《詩經》是中國韻文的源頭,是中國詩史的光輝起點。内容分為:“風”、“雅”、“頌”。
2.《尚書》意為“上古之書”,是中國上古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彙編。記載上起傳說中的堯舜時代,下至東周(春秋中期),約1500多年,《尚書》包括虞、夏、商、周書。
3.《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成書于漢代,為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書中内容主要寫先秦的禮制,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
4.《易經》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著作中,被譽為諸經之首,三玄之一。原本《易經》包含《連山經》《歸藏經》《周易》,後因前兩部失傳,所以《易經》也稱作是《周易》,被譽為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5.《春秋》是魯國的史書,記載了從魯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曆史。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