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七年級下冊語文賣油翁重點詞句

七年級下冊語文賣油翁重點詞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11:30:55

七年級下冊語文賣油翁重點詞句(文言文專欄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賣油翁中考考點彙編)1

無他, 但手熟爾

一、原文呈現

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 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 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二、文章翻譯

康肅公(陳堯咨)擅長射箭,當時沒有第二個,他憑借射箭的本領自誇。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園圃裡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擔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離開。老翁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隻是微微地點點頭。

陳堯咨問道:“你也懂得射箭嗎?難道我射箭的技藝不精湛嗎?”老翁說:“沒有什麼别的奧妙,隻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陳堯咨氣憤地說:“你怎麼能夠輕視我射箭(的本領)!”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用一枚銅錢蓋住葫蘆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過銅錢方孔)注到葫蘆裡,油從銅錢的孔中注進去,卻沒有沾濕銅錢。接着老翁說:“我也沒有什麼其它奧妙,隻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康肅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發走了

三、文學常識

《賣油翁》作者歐陽修,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朝代)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四、重點字詞及句子理解

(一)重點字詞

1. 陳康肅公射 善:善長

2. 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自誇

3. 嘗射于家圃 嘗:曾經

4. 有賣油翁擔而立 釋:放下

5. 睨之 睨:斜着眼睛看

6. 久而不 去:離開

7. 見其發十中八九 矢:箭

8. 但微之 颔:點頭

9. 但手熟爾 但:隻是

10. 康肅忿然曰 忿然:生氣的樣子

11. 爾吾射 安:怎麼 輕:輕視

12. 以我酌油知之 以:憑借

13. 以錢覆其口 以:用

14. 徐以杓酌油瀝之 徐:慢慢地

15. 因曰 因:于是

16. 康肅笑而之 遣:打發

(二)通假字

1. 徐以酌油瀝之

杓:通“勺”,勺子

2. 惟手熟

爾:通“耳”,罷了

(三)古今異義

1. 但

手熟爾

古義:隻是

今義:常用為轉折連詞

2.

敢輕吾射

古義:疑問代詞,怎麼。

今義:今常用于“安靜”“安全”講。

(四)一詞多義

①之

但微颔代詞,指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這一情況

以我酌油知代詞,指射箭也是憑手熟的道理

以杓酌油瀝代詞,指葫蘆

笑而遣代詞,代賣油翁,譯為“他”

②其

發矢十中八九 (代陳堯咨

以錢覆口 (代詞,代葫蘆,譯為“它的”

③以

我酌油知之 (以:介詞,憑。)

錢覆其口 (以:介詞,用。)

④射

于家圃 (射:動詞,射箭。)

爾安敢輕吾(射:名詞,射術。)

⑤而

釋擔立 (而:表承接的連詞。)

自錢孔入,錢不濕(而:轉折連詞。)

康肅笑遺之 (而:修飾連詞。)

(五)詞類活用

1.爾安敢吾射 輕:形容詞做動詞,看輕

2.康肅笑而之 遣:使動用法,“使……走”,打發

3.汝亦知乎 射:動詞做名詞,射術

(六)特殊句式

1.倒裝句

嘗射于家圃(倒裝句,“嘗于家圃射”。)

2.省略句

自錢孔入 (句首承前省略了主語“油”,譯時補出。)

五、内容理解

1. 賣油翁和陳堯咨的一番對話是怎樣引起的?

答案: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 賣油翁看陳堯咨射箭,“久而不去”是不是有意要教育陳堯咨克服驕傲自滿的心理?

答案:賣油翁看陳堯咨射箭,“久而不去”不是有意要教育陳堯咨克服驕傲自滿的心理。因為賣油翁久而不去是為了引起陳堯咨的注意,為下文賣油翁獻技作鋪墊。

3. 這個事中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答案:教會了我們做事要認認真真做,然後就能熟能生巧!

4.分析康肅公與賣油翁的形象。

答案:陳堯咨:善射,驕傲自滿;為人傲慢無禮。

賣油翁:雖技高一籌卻并不驕傲,表現出超然物外的智者态度。

5.說說陳堯咨對待賣油翁的态度前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原因是什麼?

答案:态度變化:反感→忿然(惱怒)→佩服認輸

變化原因:他看到了賣油翁酌油的技術很純熟,卻并不“以此自矜”

6.你認為一個人應該如何看待自己的長處?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長處?

答案:把自己的長處當作一種戰勝困難、張揚個性的資源優勢,而不是進行宣揚的資本;對别人的長處,應善于取長補短,學為己用,不可嫉妒诋毀。

7. 文章強調陳堯咨善射、當世無雙、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什麼?

答案:與賣油翁不以為然的态度形成對比,引出兩人對話。

8.課文中的兩個人物,哪一個是主要人物?為什麼?

答案:賣油翁。因為故事的目的是通過賣油翁對酌油的技巧的解釋來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

9.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換成“看”“望”“觀”等詞可以嗎?為什麼?

答案:不行。“睨”表示斜眼看,不以為然的意思,表現出賣油翁對陳堯咨的射藝并不在意。其它詞,表達不出這種含義。

10.賣油翁“取一葫蘆置于地……酌油瀝之”的目的是什麼?

答案:用自己的實力來說明問題。

11.賣油翁到底知道什麼道理?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答案:他知道“熟能生巧”的道理,啟示(略,可以從如何對待自己的長處方面來談。)

13.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要虛心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長處的道理,這讓你想起哪些相關的名言警句?

答案: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正視自己的長處,揚長避短

③正視自己的缺點,知錯能改

④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⑤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⑥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山還比一山高

⑦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⑧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六、中考研究

閱讀選文,完成9~12題。(共17分)

[甲]陳康肅公堯(yáo)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jīn)。嘗射于家圃(pǔ),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fèn)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吾亦無他,唯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沒人①,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夫沒者豈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學而務求其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

注釋:①沒人:能潛水的人。

9.解釋下面句中的加點詞。(4分)

⑴公亦以此自 矜:___________

⑵康肅笑而之 遣:___________

⑶夫沒者豈然哉 苟:___________

⑷見舟而之 畏:___________

10.翻譯下面句子。(4分)

⑴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文中體現陳堯咨傲慢的語句是________,表明賣油翁觀點的語句是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都用原文語句回答,6分)

12.甲乙兩文都告訴我們什麼道理?(3分)

答案:

【答案】

9.解釋下面句中的加點詞。(4分,每處一分)

(1)誇耀 (2)打發

(3)随便、随意 (4)畏懼、害怕

10.翻譯下面句子。(4分,每小題2分,譯出大意,語句通順即可)

(1)(賣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隻是微微點了點頭。

(2)(南方人)天天與水為伴,十五歲就學會了潛水的方法。

11.(6分,每空2分)

甲文: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爾安敢輕吾射?)

無他,但手熟爾。(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乙文:生不識水。(不學而務求其道)

13.(3分,表述完整、意對即可)要想學會一項技能,就得多操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