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蘇聯解體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蘇聯解體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7-09 20:12:24

他推動結束了美蘇冷戰,卻沒能阻止蘇聯解體。8月30日,被稱為是蘇聯終結者的戈爾巴喬夫去世了,但是圍繞着戈爾巴喬夫的話題卻是争議不斷。

這位蘇聯時期唯一的總捅,西方對他褒揚有加,視他為“英雄”,俄羅斯人卻對他恨之入骨。那麼他到底是銳意改革者還是蘇聯曆史的罪人呢?這要從蘇聯解體的根源說起。

蘇聯解體對我國經濟的影響(直接導緻前蘇聯解體的經濟改革)1

大家對蘇聯解體的原因比較一緻的看法就是兩大關鍵因素:第一就是正治震蕩,導緻内部權力分裂;其次就是經濟的一蹶不振,導緻了蘇聯的徹底衰落。而經濟一蹶不振最直接的原因,就老戈的經濟改革計劃的徹底失敗。

從1985年老戈正式上台開始,蘇聯的經濟就開始出現強弩之末的下滑征象。80年代末,蘇聯經濟就已出現了負增長,國家财政赤字、債務劇增。1990年财務赤字581億盧布,1991年猛升到3000億盧布。

由于發展重工業,輕視輕工業和農業,導緻蘇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而大量糧食進口使得蘇聯的外彙儲備直接清零,最後隻能向西方國家借債。1990年,蘇聯幾乎全部石油出口所賺的錢都拿去償還債務和利息了。

蘇聯解體對我國經濟的影響(直接導緻前蘇聯解體的經濟改革)2

客觀上講,如果僅是老戈上台幾年的經濟不振,以蘇聯之前殷實的家底其實是不足以導緻蘇聯垮台的,但它卻給反對派和分裂勢力找到了蘇聯解散的借口。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老戈在上台後,他在經濟改革上到底做錯了哪些事情呢?

首先從市場角度來說當時的蘇聯就存在了兩大痛點。先說企業層面,大部分企業虧本經營,因為蘇聯當時的國企央企比重太大了,比如在車裡雅賓斯克州,90%以上的工業企業都屬于央企;在伏爾加格勒州,中央直接管理的企業也占到了82%。而為了提振國民信心,進行所謂的救市,在中央的直接幹預下,許多東西都是低于成本價賣的。

比如1公斤牛肉成本是4.75盧布,但零售價才1.77盧布;1公斤豬肉,成本是3.25盧布,但零售才1.84盧布;奶油成本8.18盧布,零售價賣3.38盧布。而且蘇聯當時是計劃經濟,并沒有自由市場,大部分企業的産銷都依靠國家定點機構上門收發,這樣的企業能不虧本嗎?

蘇聯解體對我國經濟的影響(直接導緻前蘇聯解體的經濟改革)3

1991年7月,老戈主持召開的最後一次經濟形勢會議,時任蘇聯ZL帕夫洛夫在會上作了關于經濟形勢的報告。報告指出,全國五分之四的主要産品都出現了減産,某些産品的下降幅度達到了15%。

其次是日用消費品方面。由于蘇聯過分偏重于重工業的發展,大量的錢投入到軍工産業,導緻輕工業市場供需嚴重失衡,大部分地區的商品種類非常單一。日用品消費品非常匮乏,甚至誇張到連旅遊賓館的啤酒無法保證供應,商店裡連毛巾這樣的生活必需品都很難買得到了。可以想見,那時的蘇聯老百姓心情郁悶到了什麼程度。

蘇聯解體對我國經濟的影響(直接導緻前蘇聯解體的經濟改革)4

而上面的這些問題,其實在蘇聯幾十年前就已經慢慢形成了,而老戈上台後隻是加快了這些問題的惡化程度。所以現在看下來,老戈的所謂的經濟改革實際上什麼也沒做!他隻是在生産建設上強調了要“加快速度,完善制度”。那麼老戈的改革到底改到了哪裡了呢?原來是順序搞反了。俗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老戈本來應該先抓生産,提高國民經濟收入,然後循序漸進,以經濟促進國家穩定,然後在上升到正治上的改革,這樣一切就顯得十分平滑了。

但他卻急于求成,迫不及待地先對正治體制下了手,效仿西方搞起了總捅制。導入民主自由那一套,提倡不同觀點言論的話語權,玩起了多黨制和議會制,最後把蘇共的集權優勢給削弱了,于是内部很快就産生了分裂,加之經濟上的混亂以及蘇共各種醜聞事件如卡廷事件、切爾諾貝利核電洩露事故等被接二連三曝光,蘇共徹底失去了信任,所以解體也就順其自然地發生了。

蘇聯解體對我國經濟的影響(直接導緻前蘇聯解體的經濟改革)5

關于戈爾巴喬夫的改革争議,随着老戈的去世實際上也已經落幕了。但我覺得它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組織改革失敗案例。延伸到我們企業運營和創業上來講,就是一家企業的問題,核心可能是模式問題,但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是先從解決生存問題開始的,先活下來,然後活得更好,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模式的改革,才會赢得團隊的贊譽和支持,希望能和大家共勉。

關注戰略企劃槍手說市場,聽有見地的觀點,老鐵們,我們下期的主題再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