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春夏季節來說,一盤涼拌黑木耳是人們的最愛。
但是,大家一定想不到,一盤看似再正常不過的黑木耳竟也可以成為奪命殺手。
7歲小朋友吃黑木耳,生命垂危
7歲的雯雯與媽媽、弟弟住在一起,前不久,媽媽做了一道她非常喜歡的涼拌木耳。
但在第二天,雯雯、媽媽、弟弟3人同時都出現了肚子疼、嘔吐的症狀,其中,雯雯的情況最為嚴重,不得不送入醫院。
但在送入當地醫院治療之後不久,雯雯的情況卻急轉直下,開始出現昏迷,肝功能衰竭症狀,最後隻能轉入綜合ICU搶救。
搶救了一個多星期,雯雯全身血液置換了4次,依然沒能醒過來。
圖片來源:新浪新聞
為什麼木耳會變成“殺手”?
接診的醫生與雯雯家屬一聊才知道,雯雯媽媽把黑木耳在室外泡發了兩天兩夜後才食用。
醫生初步判斷,“是隔夜黑木耳造成的食物中毒。”
據醫生介紹,在臨床,像隔夜黑木耳、變質的玉米面中,有種“椰毒假單胞菌”,這種細菌會産生緻命毒素“米酵菌酸”,它的中毒潛伏期多數為半天至一天,最長3天。
患者初期僅有惡心、嘔吐、腹瀉、頭暈、全身無力等輕度症狀,随後可出現黃疸、肝腫大、皮下出血、嘔血、意識不清,甚至死亡等症狀。
黑木耳中毒無特效藥
毒素緻死率超過50%
經過浙江省疾控中心檢測,導緻雯雯中毒的正是黑木耳上滋生的“椰毒假單胞菌”,它可産生緻命毒素“米酵菌酸”。
這種毒素的死亡率高達50%,而且這種毒素耐熱,清洗,焯水均無法去除。
就算是高溫情況下,細菌沒了,但細菌的産物——毒素還在。
黑木耳中毒的慘痛教訓不少
這個錯誤千萬别犯
事實上,這些年,黑木耳中毒的病例屢見報端。
而這些黑木耳中毒病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黑木耳一般都泡發了2天以上,容易引起腐敗變質。
春夏季尤其要注意食品衛生
木耳随發随吃
那應該如何安全健康吃黑木耳呢?浙江省疾控中心的建議來了:
1 建議每次隻短時間浸泡當餐食用量的木耳,不食用浸泡過夜的黑木耳。
2 黑木耳浸泡後如發現有異味或手摸感覺有粘液産生,請立即丢棄不可食用。
3 保持良好的廚房衛生環境,不留剩飯剩菜,及時洗淨餐具,不留食物殘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