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上保險和線下保險有什麼區别?
不管是線上賣的保險,還是線下賣的保險,其實本質上都是保險,隻是銷售渠道不同,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别。
在網上銷售的保險,和線下保險一樣,都要在銀保監會備案,隻要登錄銀保監會官網,查一下就知道真僞。
現在,大多數保險條款上都會有個二維碼,掃描條款上的二維碼,就能看到備案信息。
所以,遇到欺詐鍊接,買了個假保險,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畢竟如果騙子要能開發這麼一套投保系統,為啥還要去當騙子呢?
另外,一般來說,保險産品會有兩個名字,一個是「正式名稱」,備案的時候會用;
但這個名字往往比較長,許多公司為了方便産品推廣,還會給保險起個更容易記住的「俗名」,比如達爾文、守衛者、大黃蜂、超級瑪麗,都是産品俗名。
大家去銀保監會官網查詢備案名稱時,一定要用條款裡的正式名稱去查,用俗名可能查不到。
二、為什麼網上買保險會如此便宜?
這和渠道本身的特點有關,銷售渠道的不同,決定了産品價格的不同。
就像,為啥在網上買東西就是要比線下實體店便宜呢?道理是一樣的。
一般來說,一款人身保險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純保費 附加保費。
1、純保費是差不多的
所謂純保費,就是保險公司提供風險保障的成本。
它的計算依賴于風險發生的概率,比如同一款重疾險,20歲年輕人購買,價格就很便宜,但是 60 歲的老年人買,價格就貴得多。
這就是因為兩者發生疾病風險的概率不同,老年人疾病風險高,價格自然要貴一些,年輕人疾病風險低,價格自然要便宜一些。
對大多數保險公司來說,純保費都是差不多的,因為他們用的生命表是一樣的。
真正讓保險公司價格不一樣的,是附加保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銷售推廣費用:包括廣告費、中介渠道或者代理人的傭金、銷售激勵、促銷活動費用等;
運營費用:比如房租、場地費、水電費、員工工資等;
預留利潤:即保險公司想要從中賺多少錢;
稅務費用:這幾項費用中,稅費大家是差不多的,産品的預留利潤保險公司一般不公布,我們無從得知,而運營成本、銷售推廣費用相對好量化一些,我們普通消費者也更能感知到。
2、銷售推廣費用不同
在線下銷售保險,以代理人為主,根據銀保監會公布的最新保險代理人數據,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全國保險公司在保險中介監管信息系統執業登記的銷售人員 641.9 萬人。
各大保司 2021 年的代理人數量還沒公布,根據 2020年的數據,頭部的兩家保險公司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代理人分别達到了 98.6 萬和 135.7 萬。
要維持如此龐大的代理人隊伍,并對他們進行培訓、激勵、日常管理,費用是相當驚人的。
根據《 2015 年中國保險行業人力資源白皮書》披露,人力成本已經占到了保險公司總成本的 30% 。
同時,為了代理人能夠更好地展業,也為了維持公司産品的知名度,線下保險公司會不停地打廣告,費用同樣十分驚人。
所有這些成本最終都要加到消費者頭上,通過保費的形式,反映在産品的價格裡。
反觀互聯網保險,銷售成本就低得多。主要模式有兩種:
一種依托支付寶、微信這些平台,走的是流量變現模式,通過平台的流量,完成保險銷售。
既不用打廣告,也不用代理人強推,有保險需求的用戶自己就能買。由此節省的推廣成本,是相當可觀的,産品自然可以做到更高性價比。
另一種是以“保險内容科普”為主的第三方平台,通過輸出專業的保險内容,解答用戶的問題。
很多用戶都是自己帶着問題找來的,推廣成本也很低,而且一篇文章可以同時解決幾百個甚至幾千個人的問題,效率更高。
所以,互聯網保險之所以便宜,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重構渠道的利益分配,把之前用戶代理人、打廣告的推廣費,讓利給用戶,保險産品的價格自然就下來了。
3、運營成本不同
主要包括房租、場地費、水電費、員工工資等,這點大家都好理解。
舉個例子,比如國内某大型人壽保險公司,全國分支機構數量超過 3300 個,而全國一共也就隻有 2800 多個縣(區)一級的行政單位,也就是說,平均下來,每個縣區不止有一個網點。
不可否認的是,遍布全國各地的網點,的确方便了用戶,也能更好地幫用戶解決問題,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給保險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成本。
即使不算水電、網絡等日常開支,僅僅是這幾千個辦公地點的租金,都是相當大的一筆費用。
這部分成本該如何彌補?最後還是要算到用戶的保費中去。
另外,這種線下全面鋪開的方法,也讓保險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與互聯網脫節。
4、渠道本身的透明度不同
這點往往容易被大家忽略,但實際上對價格也有影響。
整體來說,線上産品的透明度是比較高的。拿到一款産品後,具體什麼價格,保障什麼内容,都一清二楚,對比起來十分方便。
如果一款有硬傷,就很難在線上的保險市場立足。
而且,保險還有個特點,它沒有知識産權保護,一家公司開發出來的産品,另一家公司完全可以照抄過來,稍微改一點就直接推向市場,有的還會進一步壓低價格。
對保險公司來說,這是價格戰,但對用戶來說,這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反觀線下的保險場景,一個人如果隻通過線下代理人了解保險,可能最多也就接觸五六個代理人,能接觸到的還都是分支機構比較多的“保險老六家”的産品,其他更高性價比的産品,很難接觸到。
這樣就導緻了保險公司彼此之間的競争并不充分,沒有太多動力在價格上進行競争。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大公司要積極開拓分支機構、布局下沉市場,說白了,線下的錢還是比較好賺的。
三、便宜的保險會缺斤少兩嗎?
前面我們說了線下保險之所以便宜的原因,可能有人還會有疑問,都說便宜沒好貨,這麼便宜的保險會缺斤少兩嗎?或者等到理賠的時候,故意拒賠。
其實不管重疾保障,還是輕症、中症,抑或是其他附加保障,互聯網保險的保障都不算差,甚至更好。
而最終的價格,線上保險便宜了将近一半。
這些便宜出來的價格,并不是從保障上省下來的,而是從銷售推廣、運營管理等方方面面省下來的,所以互聯網保險真是可以做到「便宜有好貨」。
可能還會有人會問,保障雖然一樣,那會不會理賠比較難?
其實也不是的,保險有個很大特點是産銷分離,負責銷售和負責理賠的不是同一撥人,不管是線上的互聯網保險,還是線下代理人銷售的保險,到了保險理賠部,都是一視同仁的,不會因為渠道的不同就區别對待。
保險理賠最重要的還是看條款,發生風險事故後,條款上有的,再小的保險公司也不敢不賠;條款上沒有的,再大的保險公司也不可能理賠。
所以,這點也不用太擔心。
一項新事物的誕生,總是伴随着各種各樣的擔憂,但隻要是對消費者有利的,就能笑到最後。
互聯網這項創新,在電商、社交、搜索等領域,已經十分成熟,但在保險領域才剛剛嶄露頭角,互聯網保險火起來,也隻是最近幾年的事。
所以,大家對新事物有擔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不要因為對新事物的陌生就完全否定了它的存在。
真理越辯越明,隻要不斷地解産品、對比産品,相信大家會有自己的判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