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幹支曆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節定在夏曆八月十六,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2、中秋節起源于上古時代,普及于漢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産。
3、中秋節習俗:
(1)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顯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的文字記載出現在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2)追月
所謂“追月”,即是過了農曆八月十五,興猶未盡,于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約親朋好友,繼續賞月,名為“追月”。據清人陳子厚《嶺南雜事鈔》序雲:“粵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親朋治酒肴賞月,謂之追月。”
(3)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