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闌尾手術一定有切口嗎

闌尾手術一定有切口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05:05:36

闌尾手術一定有切口嗎?闌尾切除術可謂大外科入門手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今天就跟大家分享的這些手術小經驗,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闌尾手術一定有切口嗎?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闌尾手術一定有切口嗎(外科入門實用經驗)1

闌尾手術一定有切口嗎

闌尾切除術可謂大外科入門手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今天就跟大家分享的這些手術小經驗。

麻醉後再次查體

1. 即使術前已經明确診斷,麻醉成功後依然再次腹部查體,有超過一半的病例可以觸及異常,既可進一步确診,又可指示闌尾位置。

2. 如果觸及腫塊,以麥氏點為中心,腫塊位于外下方多為闌尾與髂窩腹膜形成的膿腫,約 5×7 cm 大小,開腹注意保護。

正上方及内下方多為大網膜包裹,約 3×6 cm 大小,切除闌尾後注意處理大網膜殘腔。

外上方多為腹膜後或後位闌尾,除切口适當上移外,術中注意将盲腸向内翻轉(勿向上),便于處理。

内上方多為闌尾膿腫位于回腸末段系膜下,腫塊常巨大。

内側方向多為闌尾與後腹膜粘連,易合并盆腔膿腫。

切口選擇

甯上勿下,但須注意,超過麥氏點上方 2 cm,腹外斜肌已不再是一層腱膜,而是兩膜夾一肉。

麥氏點确定:目測有誤差,尺量叫人笑話,完全依靠壓痛部位切口不規範,簡單方法為左手拇指置于髂前上棘,食指位于臍與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内三分之一,皮鑷置于中外三分之一,一目了然,誤差極小。

切口大小,因人而定,切記給自己留有餘地,術中延長切口不是光彩的事情。切口長度不應随意,應該為縫合提前規劃,例如 3 cm切口縫兩針正好,如果 2.5 cm也得兩針,白白增加手術難度。3.5 cm兩針就縫不上了,三針又顯多餘。

開腹

遵循微創原則,切口不僅要小,切口各層的損傷也要小,外小裡大是表面文章,是假微創。

切開皮膚後,血管鉗撐開切口中心,向下電刀切開直達腹外斜肌腱膜,切開提起腹外斜肌腱膜,再向兩側切開皮下組織,切開長度與切口相應。這樣可以最大限度減少皮下間隙,維持組織原貌。

即使特别肥胖病人,一個半人(三隻手)開腹也很容易(注:為了最大限度發揮資源作用,個别情況會表明實際需要幾隻手,隻有在手術中起完整作用的才算一隻手)。

切開腹膜前應适當分離腹膜與腹壁肌肉的間隙,開可以無張力懸吊腹膜,保護切口。對可能化膿的病人,應将紗布角置于腹膜外,以便清除溢出膿液,切開後立即将紗布填入切口内,在紗布外切開剩餘腹膜。切勿為了收集膿液而緻切口污染。

尋找闌尾

如果腹腔内見膿液,應先清理膿液,按照手術完成前清理腹腔标準。否則,就會看到不斷外溢的膿液影響視野、污染切口。

最簡單的方法是伸進一根手指 5 秒鐘之内找到闌尾,但需要豐富的經驗。

比較常用的方法是沿着結腸帶尋找,大家非常熟,不多說。

很多年輕醫生開腹後發現,到處都是小腸,根本沒有空間找盲腸。介紹兩種快速找到盲腸的方法:

1. 内線: 提出切口下一段小腸,手指順其系膜後直達近系膜根部,然後右拐,如果不被闌尾阻擋,多可提出回盲部。

2. 外線:提起外側腹膜,順外側腹膜向内提,直達盲腸。類似提起疝囊底部。

殘端處理

首先,殘端包埋并非必須,對于充血水腫增厚的盲腸,最好選擇不包埋。如有精益求精者強烈要求包埋,可在闌尾根部兩側梭形切開漿肌層,此時殘端可輕松壓入漿肌層下,間斷縫合漿肌層即可。

包埋最常使用荷包縫合,縫合順序最好先右下角逆時針第一針,然後右上、左上、左下,這樣全部為順行進針,無須反向縫合,對年輕醫生有用。

打結前左手先将荷包線提起,既便于顯露,又使荷包線稍緊,右手鉗夾殘端塞入荷包内,(推薦前半部分主刀一人完成),交給助手壓住,收緊荷包即可。對于盲腸較軟,但依然無法包埋者,應注意是否闌尾切除不全,好像沒人能在闌尾上包埋殘端。

盆腔膿液清除

吸引及沖洗可清除部分積膿,但膿苔無法清除,仍需紗布清理。如何将紗布送達盆腔,又不會傷及腸管?最好采用滾動進入法:

先将紗布一角送入髂窩,然後将紗布中部緊貼盆壁送到原紗布角外側,此時注意要将紗布整體向内輕推,推出空間,然後紗布可繼續前進,最後,後面的紗布角緊貼先入的紗布滾入盆底。

出血處理

常見出血部位:

1. 腹壁肌肉

當分離肌肉超過 3 cm時,就會損傷到肌肉内上行血管,此時隻要拉鈎不松,鉗夾電凝即可。

2. 系膜撕裂

提緊系膜後縫紮,别試其它方法。

3. 殘腔出血

多為大網膜出血,可提出切除。如為腹膜出血,可壓迫後放置引流。

闌尾膿腫

為了安全起見,闌尾膿腫最好保守治療;

如果非要做手術,請注意,隻有中末段壞疽或穿孔者才會形成膿腫,此時由于闌尾腔已經減壓,闌尾根部一般完好無損,可從闌尾根部入手。

結腸腫瘤

如果術中發現為盲腸腫瘤,最好另外切口行根治性手術,行多例經麥氏切口右半結腸切除,經驗隻有一個——痛苦。

來源:普外時間

歡迎關注微博:每日醫學資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