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詩人的各個流派當中,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在今天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喜愛。因為在他們的詩歌當中,更多的是縱情山水的生活樂趣,更多的是看透人生的達觀,對于今天人們的心靈有極大的幫助。
而不像李白杜甫那樣,詩歌中承載了太多的思想内容,讓我們産生審美疲勞。
比如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王維這首最知名的五律,雅淡中有緻趣,唱出了一曲隐居者的戀歌。且看: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随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首唐詩我們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王維的《山居秋暝》。這首王維最具代表性的唐詩五律作品,而且被《唐詩解》給予了“雅淡中有緻趣”的評語。在這裡我們充分感受到詩人筆下的詩意世界,尤其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一類的詩句可以讓我們更直觀的了解到“詩中有畫”的妙處。
開篇寫天氣,寫季節,“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詩人隐居在群山之中,感受到雨後空氣的清新,也能夠從山中植物的變化、氣候的變化感受到季節的變遷,此時此刻,詩人正在經曆秋日雨後的自然環境。
接下來是詩人“詩中有畫”的唐詩名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讀完這句詩,在我們的眼前就浮現出一幅美麗的畫卷,而且是帶有濃厚我們傳統文化氣息的畫卷。月光,松林,月光穿過松林照射在地上,還有松樹的影子……泉水潺潺流動,流過小石塊,一切充滿涼意,但是卻勾勒了一個充滿詩意的世界。
此地有美景,更有佳人。“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此時詩人聽到竹林中有喧嘩聲音,乃是明白那些在河邊洗衣服的女子們結伴回來了。山裡的人都很樸實,依靠大山自然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俯瞰池塘看到蓮葉搖動,自然是有人坐上漁船到池塘中打漁了。
最後是詩人的迷戀,“随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此地此景甚好!詩人也産生了濃重的歸隐之心。相比世俗的牽絆,這裡的一山一水真的是能夠安慰詩人的内心,甚至久久不願離去。王維不願離開,實在是戀上了這絕妙的環境,實在是在這裡真正實現了感悟人生!
這首唐詩曾經入選我們的語文課本教材,是我們都需要掌握的詩歌。如今雖然離開學校多年,但是這首詩以及這首詩所勾勒的意境之美依然在心中萦繞。
這是最美詩歌的魅力,這也是中國詩詞文化傳承至今的重要原因。因為它們代表了一種生活态度,代表了人們能夠從生活中發現的美感!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