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一覺起來後,突然腰骶部疼痛,沒法走路了,您聽說過嗎?很多人會想,這可能是急性椎間盤突出導緻的。其實在生活中,也經常聽到一些患者朋友講述自己的疼痛經曆:彎腰洗碗、拖地、洗漱、抱小孩時,起身瞬間腰部疼痛劇烈,就像斷了似的,這些有可能來源于間盤,也可能來源于韌帶,還可能來源于核心不足。但還有另外一種疾病也會誘發這種情況,突然間疼痛,沒法走路,卻非常容易被忽視,今日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一位22歲女孩,在校大學生,中午習慣在圖書館看書,累了就趴在桌子上午睡;突然在幾天前,就像往常一樣,趴在桌子上午休後,起身發覺自己腰骶部疼痛劇烈,不能向前面挪步走路,可急壞了.........就到我院就診,拍了張X片,報告顯示脊柱略左突右彎改變,片内雙側骶髂關節面下骨質密度稍增高。
經他科介紹找到了我,進入我診室時,竟然是她母親用輪椅推着,在問清楚病史後,讓她躺上床做徒手檢查評估,竟然從輪椅上沒法站起,要她母親小心翼翼地幫扶,在身子完全站直時,自己根本沒法移動腳步,是在她媽媽的攙扶下才挪到了治療床上。
經過給這位女孩查體後,發覺她的症狀是非常典型的,腰骶部有明顯的疼痛,臀部、髋周有壓痛,骶髂關節疼痛激發試驗3個陽性,右側髂骨有後下錯位,骶骨圍繞着右斜軸做了左旋轉,内核心弱,外核心的後斜鍊弱。
結合X片,嘗試着進行了處理,把骶髂問題給予做了調整,核心訓練後,雖然疼痛有減輕,可以自己下床走路,但仍可見行走過程中是一種蹒跚步态,小心翼翼,有痛苦的表情。在旁的媽媽開心起來,說道可以走動了,太神奇了........可我卻開心不起來,心裡邊總覺得不對頭,再次追問病史,得知在此次疼痛發作前,平時也會覺得腰骶部酸脹,特别是早上起床那一段時間,彎腰和後仰都不舒服,活動活動之後就有緩解。
這句話引起了孔醫生的注意,心想這個女孩并不是簡單的骶髂關節紊亂,極有可能是強直性脊柱炎?于是,孔醫生把我們主任叫來彙報該問題,經主任和女孩及其家屬商量,需住院進一步檢查及治療。
住院後,趕緊給這個女孩進行了血象和骶髂關節的CT檢查,結果發現不尋常。白細胞高,超敏C反應蛋白高,HLA-B27(人類白細胞抗原)陽性,CT示雙側骶髂關節面下髂骨見片狀骨質增生并密度增高影、考慮緻密性髂骨炎。
經會診後,确定診斷為:強直性脊柱炎,同時在邊檢查邊治療後,令女孩開心的是,目前疼痛已經基本沒有了,行走及生活自如。今出院前還拍了張X片對比,骨盆的結構紊亂與接診時對比,基本恢複正常位置。
雖然此次把該女孩的疼痛緩解了,但苦惱的是,這個疾病目前還沒法完全攻破。隻能告知家屬及女孩在今後需要多鍛煉身體,加強脊柱的靈活性鍛煉,延緩後期的各類并發症。
強直性脊柱炎還會導緻行走困難?我們都知道,急性椎間盤突出卡壓坐骨神經、急性腰扭傷,會導緻腰骶部疼痛劇烈,沒法在早期行走或是移動。但我們也要考慮到另一個非常容易造成類似問題的強直性脊柱炎,因為強直性脊柱炎發病早期,最常累積骶髂關節,而骶髂關節是我們身體的承重軸心,在炎症激發下,隻要有應力負荷刺激,就會體現出明顯的疼痛,甚至在邁步時,髋骨間的移動均會激發疼痛加重。
俗稱“強直性脊柱炎是不死之癌症”!因為它屬于免疫系統性疾病,多見于青少年。目前對于病因而言,究竟是哪一種具體的原因所緻,還尚未十分清楚;一般認為是遺傳的(HLA-B27)和環境因素(感染)的相互作用所緻。這種疾病主要累及中軸關節,也就是我們的脊柱,最多見于骶髂關節;常在這些位置出現疼痛及活動範圍受限。
該疾病在發病時緩慢而隐匿,在早期不容易診斷,經常與腰骶痛問題混在一起,導緻漏診;一般會有這樣的特點:
①易疲勞:很多人會因為稍微勞累一點,就會出現周身不舒服,基本隻要是強直性脊柱炎的人都會有此感覺。
②晨僵:病變的關節在夜間長時間靜止不動,在早晨起床後會有僵硬感,如同膠粘樣的沉重感,起床後經過活動或溫暖後症狀可緩解。
③疼痛:絕大多數患者都會出現疼痛的表現,主要以下肢大關節(髋、膝、踝)首發,為非對稱性出現、反複發作與緩解,經常不被大家重視;腰背痛極為典型,主要常見于骨盆上與下背部之間的骶髂關節區域疼痛比較明顯。
④脊柱曲度變化:脊柱由下而上的強直,腰椎前凸的生理曲度消失,甚至有駝背畸形;典型出現關節間的“竹節樣融合”而活動受限。
⑤關節外表現:很多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還會出現眼部的炎性症狀,如結膜炎所緻的眼部紅腫、疼痛;也會出現一些難以治療的足跟痛或是出現肢體的麻木、感覺不正常、肌肉萎縮等;在晚期時常會有骨質疏松,易發生骨折。
這個病例帶給我們哪些警示呢?孔醫生覺得,這個案例對我們有很大的警示意義,面對一些腰骶痛的患者時,可能會是腰部疾患,比如間盤急性突出、腰部扭傷、腰部的棘間韌帶或是棘上韌帶損傷、也可能是體态問題導緻的骶髂關節紊亂等。但是在接診時,不斷要詢問病史,還得結合影像,最重要不可少的徒手輔助查體,甚則根據需要完善更多的輔助檢查,才能不遺漏診斷。作為大夫,為患者多想一點、多問一下、多一點查體,總比一來就各種治療、檢查做上要好得多!對于患者而言,可以少遭一點罪、少一份焦灼。同時呢,也希望那些有諱疾忌醫習慣的人,不要拖,有病就盡早到醫院診治!
我是帶您學習健康科普知識的孔醫生,碼字不容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說法,請幫忙點個贊或是點個關注;分享是一種美德,贈人玫瑰,手留餘香!謝謝轉發分享給需要的人!
#生命擺渡人##健康明星計劃##謠零零計劃#@頭條健康@頭條号@頭條辟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