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極熱節氣為何用“暑”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眼下,正處盛夏,再過兩天就是“小暑”了,将進入一年中最難熬的三伏天。
在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小暑”與“大暑”是一個夏季節氣組合,與冬季的“小寒”與“大寒”相應對,分别代表一年中的“最熱”與“最冷”兩極時節。那麼,古人為什麼要把一年極熱節氣稱為“暑”,而不用“伏”或“熱”字?已有“暑天”了,為什麼還要有“伏天”?
這裡面有豐富的文化蘊意。
大家都知道,“小暑”前面的節氣是“夏至”。有的學者理解,夏至的“至”是到達之意,意思是真正的夏天到來了。這樣的理解未嘗不可,但有問題的,“立夏”怎麼解釋!實際上,這個夏至之“至”是“極”或“最”的意思,表示天氣極端的夏季時節,以提醒古代的農人在這一段日子注意生産和生活安全。
(圖:南宋佚名繪《荷亭對弈圖》中古人避暑消夏場景)
對應現代陽曆,三伏天一般從七月中旬開始,到八月下旬結束。具體到2017年的三伏天,自7月12日開始到8月20日出伏,一共持續40天。
與“三伏”有緊密聯系的,則是“三暑”,即24節氣中的小暑、大暑、處暑,順着三伏的概念,可以分别理解為初暑、中暑、末暑。區别是,“三伏”是相連的,而“三暑”中間還夾一個“立秋”節氣,立秋之後才是處暑,拖得時間比較長。
“三伏”與“三暑”均代表高溫極端天氣,時間軸和溫度軸上的曲線表現基本是一緻的。事實上也是這樣,暑天來,伏天到;伏天消,暑将盡。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古人為什麼不直接用“小伏”、“大伏”、“處伏”做節氣名,而要另外設計出“小暑”、“大暑”、“處暑”?或者說,是否可以将“小暑”、“大暑”、“處暑”分别易名為“小伏”、“大伏”、“處伏”?
節氣的設計和安排,主要是反映氣候和環境在不同時序裡的變化,以利農時。僅從字體上看,使用“暑”字便比使用“伏”字貼切。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稱:“暑,熱也。”
(圖:南宋佚名繪《賣漿圖》,黑龍江博物院藏品)
而“伏”字沒有熱的意思,“伏”從人從犬,本義是人像夏天裡的狗那樣,趴伏于地,是極熱環境下的行為表現和選擇,有不同的解釋——《說文解字》釋稱:“伏,司也。”《釋名》釋稱:“伏,覆也。”《廣雅》釋稱:“伏,藏也。”
可見,不論哪一家說法,雖然釋讀有差異,但“伏”都與氣候環境沒關系,古人在定節氣名字時不用“伏”,而用“暑”是相當正确的。
實際上,古人選了這個“暑”字來命名極熱的天氣,與“暑”的原始含義有直接關系。“暑”是本意義是什麼,裡面比較複雜,下面會專文來談此事。這裡簡單說個大概。
“暑”是“日”頭,下面為“者”。“者”在甲骨文中是什麼意思,是大家圍坐在煮食的火邊的場景。知道這個個就好理解了:下面用火煮,頭上還有太陽曬着,這不就是“暑天”嗎?用這個字定義極熱的夏天,是不是太貼切了!
如果換成别的字意境全失,可以說,目前文字學家找不到更貼切的字來替代“暑”字。
(圖:元代佚名繪《柳院消暑圖》(局部),故宮博物院藏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