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教師教育的句子經典語錄

教師教育的句子經典語錄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8 10:11:14


教育專家: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隻有不會教的老師!老師:母雞能把石頭孵出小雞?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隻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是出自中國著名兒童教育家、中國現代幼兒教育的奠基人陳鶴琴先生。早年畢業于國立清華大學,留學美國五年,1919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五四運動期間回國後, 南京師範學院校長。

教師教育的句子經典語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1

一生主要從事于一系列開創性的幼兒教育研究與實踐,有《家庭教育》等著作。看過陳老這一生的簡曆,我相信,是當今社會很多人都無法達到的高度,那麼為什麼他這句話會引發争議呢?

其實,引發争議的原因不外乎兩種情況:

第一:很多教師不願意聽到這句話,覺得這是對部分教師的一種不肯定。

第二:這句話也被很多家長拿來評價老師。

(一般這種情況下的家長,自己的兒女學習成績應該不怎麼好,或者,在其他方面覺得老師的教育孩子的效果不符合自己的理想效果)

教師教育的句子經典語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2

其實,我個人覺得,看問題不能片面,得從兩方面去看待陳老當初說這句話的意思,這句話是陳老先生重要教育理念之一,當今社會,很多人都曲解了原話的意思: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裡的主體是學生,指的是學生觀——隻要是學生,都是可以“教好”的。

任何學生作為教育對象,首先要承認他是可以教育的,是可以通過教育使他成長進步的,但“教好”又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不管是天生愛讀書或者天生不愛讀書的,隻要教育方法對口,就算文化課成績不好,那其他方面也會有進步,這無疑是正确的。

教師教育的句子經典語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3

孩子學習不好,家長往往會認為是學校的問題,是老師水平不高或者态度不好,并搬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隻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教育名言”,作為攻擊老師的“利劍”;見過各種學生的老師,則對這句“名言”相當反感,因為很多學生的問題,并不是學校教育的問題,而是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問題,老師也無能為力,所以老師反駁“母雞水平再高,能把石頭孵出小雞”嗎?

教師教育的句子經典語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4

二者似乎都有道理!那麼,“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隻有教不好的老師”,這句話到底對不對?為什麼會廣為流傳?我們今天一起來探個究竟。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隻有教不好的老師”這句話是誰最先說出來的?大家普遍認為,這句話是近代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的,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因為這句名言被一些擅長演講的當代“教育家”拿來證明自己水平的,傳播出去,成了社會綁架老師的工具。

教師教育的句子經典語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5

這句話對不對呢?我覺着應該從這麼幾個方面理解:

第一,從教育對象看,陳鶴琴先生從事的是兒童教育,這句話有重要意義

陳鶴琴先生的教育對象主要是幼兒園的兒童,這些兒童就如同白紙一樣,孩子的差距不大,老師要盡力把每個孩子都教好,不能在這個階段把孩子進行分層,這是非常不科學,也是不公平的。

但是,如果孩子到了小學、初中、高中,學生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這個時候指望老師把一個不學習的學生教成尖子生,那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對于老師來說,這句名言就有問題了。

教師教育的句子經典語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6

第二, 從教育目的看,陳鶴琴先生實際上倡導的是“因材施教”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隻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是說要根據學生的個性、愛好、興趣、特長進行教學,而并不是單一的按照分數來評價。比如有的學生擅長體育,就要引導他在體育中找到成就感,發展特長,而不是讓他跟那些成績好的學生一起比成績。魚擅長的就是遊泳,猴子擅長的就是爬樹,老師再厲害,也不能把孩子訓練成和魚一樣在水裡自由地遊泳。而我們現在的評價标準非常單一,就是看學生的分數,如果分數不行,就是老師不會教,這是對老師的苛求。

教師教育的句子經典語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7

第三,這句話是陳鶴琴先生的“座右銘”,是最自己的鞭策,而不是對老師的鞭打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隻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名言出自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老先生。這是他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

“教好”又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長沙市雨花區砂子塘泰禹小學教師金波認為,這句話被嚴重曲解了。任何學生作為教育對象,首先要承認是可以教育的,是可以通過教育使其成長進步的,不是“朽木不可雕”的。但“教好”又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不同的學生千差萬别,讓他們思想學習各個方面都齊步走,是不可能的。

在金波看來,“隻有不會教的老師”,是對教師的激勵——教師要不斷提高教育水平。那些“會教”的、“能教好”的老師,也是逐步成長起來的。如果在教育教學中遇到了困難,學生沒有取得自己期望的進步,教師應反思自己還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及時總結提高,選擇更合适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從而達到教育目的。那麼,就不僅是學生進步了,教師也進步了。

但是現在,這句話被曲解為讓每個學生都一樣好,學生成績不好或者行為不端,不是學生的問題,而是老師“不會教”,“這顯然違背了全面看待事物的基本方法,很荒謬,極不公平”。

并不是要求把所有學生都教成愛迪生和愛因斯坦,而是堅定教育信念

株洲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成室主任何文明認為,在很大程度上,“沒有教不會的學生,隻有不會教的老師”是一種教育理念,或者說是一種教育信念。它告訴我們,要相信任何學生都有可教育的潛能。一個學生沒有教好,是暫時還沒有找到适合這個學生的教育方法。經常可以看到,同一個學生,換一種教育方法就會取得不同的教育效果,有時同一個班級換一個教師,教育效果也會有明顯的不同。

何文明認為,“沒有教不會的學生,隻有不會教的老師”,并不是要求把所有學生都教成愛迪生和愛因斯坦,而是堅定教育信念,盡可能讓每個學生的潛能發揮到他們應有的水平。事實上,因為人的身體和智力存在差異,也不會所有的人都能成為愛迪生和愛因斯坦。

這句話隻是教育者的嚴于律己,而非一種教育評價标準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校長李鎮西也曾經表示,這句話本來的含義,應該是強調教育者對孩子的一種責任與信念,和教育者基于這種責任與信念對自己的嚴格要求。這份責任、信念與嚴格要求,讓許多教育者創造了“教育奇迹”,這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實踐中不乏生動的案例。因此這句話不能簡單地否認,而應該承認它有一定的真理性:不要輕易對任何學生喪失信心。但是,這句話隻是教育者的嚴于律己,而非一種教育評價标準。

那麼,究竟有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李鎮西的回答是:“可以說沒有,也可以說有。”說“沒有”,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非常理想,隻差學校教育這一環時;第二,“好”的标準不是一個标準,而是針對每一個具體學生,讓他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這裡的進步可能是綜合的,也可能是某一方面的。

說“有”,是因為在現在的評價背景下,即使老師“會教”,可“教不好的學生”仍然大批量地存在。道理很簡單:無論高考還是中考,都是選拔性考試,其目的就是要讓一部分學生被淘汰,即被“教不好”——都教“好”了,還怎麼“選拔”?

教師教育的句子經典語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8

了解了這句話的來龍去脈,就知道不應該用這句話來綁架老師,老師不是萬能的,遇到石頭,再優秀的母雞也孵不出蛋來,而是石頭還是雞蛋,家長非常重要,實際上,陳鶴琴先生不僅沒有苛求老師,誇大老師的作用,還特别提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說:“小孩子生來是無知無識的,不知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他的一舉一動可說一方面受遺傳的影響,一方面受環境的約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時候,環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養中最重要的因素,恐怕也是父母。”于是,陳鶴琴先生指出小孩子的“知識之豐富,思想之發展與否,良好習慣之養成與否,家庭教育應負完全的責任。”


注:文章出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