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富士康返鄉路上暖心瞬間

富士康返鄉路上暖心瞬間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19:31:54

富士康返鄉路上暖心瞬間(富士康返鄉者的歸途)1

卡車司機王桂政在高速公路上停車,拉上四位返鄉者。受訪者供圖。

看見一些人拎着行李往高速公路入口走時,山東卡車司機王桂政非常詫異。

“河南高速上可以走人?”他一時沒弄明白。開卡車4年,他第一次遇見這種情況,打電話詢問朋友,才知道這是一群離開鄭州富士康的人,打算徒步回家。

這天是10月30日,他前一天剛從青島運來一車生活和防疫物資,到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以下簡稱“航空港區”)。30日早上,他本該去港區的一個物流園裝貨,但臨時接到通知說那裡出現疫情,他又訂了許昌的貨,裝車時間是31日淩晨4點。于是,他打算沿着京廣澳高速公路一路向南去許昌,如果碰上順路的返鄉者,就捎上。

“咱這車一腳油門出去好幾公裡,比他們這樣走省勁。”王桂政心想。就這樣,他的“魯”牌卡車,駛上了河南的高速公路。

很多人走了

同一天,23歲的富士康打工者高旗,和他的工友一起選擇了返鄉。

離開之前,高旗在位于航空港區張莊鎮的出租屋裡經曆了為期7天的居家隔離。富士康航空港廠區是富士康在鄭州的三大廠區之一,也是這次出現返鄉人群的廠區,這裡有20餘萬富士康員工,有人住在員工宿舍,有人在附近租房住。目前沒有官方統計數字表明有多少員工離開。

高旗是一名派遣工,剛來富士康航空港廠區三個多月,在負責品質保障的部門上班,每個月工資三千多元。幹足三個月時,他拿到了一筆7900元的“返費”(勞務派遣公司在員工做到約定工期後,額外支付的獎金——記者注)。在繼續幹的第4個月,遇上了這場疫情。

富士康某部門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4月出現疫情的時候,廠區還能對部分樓封閉管理,食堂也能一人一桌,“現在正是生産旺季,剛招完一批人,人太多了。”

10月31日,富士康相關負責人接受河南日報采訪時表示,富士康航空港區在10月13日啟動了閉環管理,10月17日開始錯峰就餐、錯峰上班,10月19日餐廳停止堂食,免費為員工提供一日三餐。

高旗記得,他在10月21日被告知同棟樓有租客感染,要在出租屋隔離。同一天,富士康開始施行“核酸 抗原”一天兩檢。此後的7天,每天會有人來進行核酸檢測,他跟妻子主要靠方便面、饅頭、“老幹媽”過日子。

廠區裡不斷有人确診被拉走隔離。有7年工齡的富士康員工張宇發現,起初,10月13日左右,有車間出現确診病例後,整個車間2000多人會作為密接被接走隔離,但到17日前後,車間出現确診病例後,僅确診者本人被隔離,對密接人員進行快速篩查,檢測結果為陰性的,繼續上班。

他還發現,由于一些樓棟封控人數增多,不少樓道裡堆積了大量餐飲垃圾,無法及時清理,一些物資被放在宿舍指定位置後,無人分發。恐慌開始跟随着那些消息的擴散蔓延開來。

網絡上也開始流傳“(富士康)鄭州園區約兩萬人确診”的消息。10月26日,富士康科技集團發布聲明表示,該消息為嚴重不實信息。而據10月30日晚間,“鄭州發布”的消息,本輪疫情傳播速度快,但病毒載量低。“截至目前,富士康廠區未發生重症感染現象,疫情總體可控。”

不少接受采訪的富士康打工者稱,他們被流言所困,難免有些害怕。

張宇告訴記者,10月27号上午,他得知同宿舍的8人裡有2人核酸混管采樣結果為陽性,抗原快篩結果也為陽。第二天,他做了抗原檢測,結果為陰性,就繼續去車間上班了。

“如果請假,不僅沒有飯領,旺季津貼也會受到影響。”張宇說,每年7月至10月公司會發放旺季津貼,車間會有額定産量。他也想過離鄭返鄉,但如果無故曠工,他這個月9500元的旺季津貼就拿不到手了。他在老家洛陽買了一套房子,想用這筆錢來裝修。

富士康返鄉路上暖心瞬間(富士康返鄉者的歸途)2

鄭州富士康港區棗園公寓部分員工被轉運。受訪者供圖。

10月29日晚上,他被送往航空港區的隔離酒店,張宇說,那天晚上是他多天來“第一次睡上安穩覺”。也是在那一天,他從同事發的視頻裡看到,有員工開始離開富士康。

在富士康,有不少派遣工,為“返費”而來,一些人因為尚未幹到約定工期,還沒拿到“返費”,并未選擇返鄉,但也有一些人,沒拿到“返費”就走了。

沿着高速公路返鄉

剛剛解除居家隔離的高旗,從房東那裡得到的消息是,“最低要封兩個月”。房東勸他走,他的領導也勸他走。他與妻子商量後決定,像一些人那樣,順着高速公路徒步返鄉。

流言瘋傳之後,不少人擔心如果不走,第二天就走不了了。一位開車返鄉的富士康員工告訴記者,“我一開始沒有很想走,能幹一天是一天。富士康每個月7号就發工資,不會推遲一天。”最後,她還是決定與兩位老鄉一起沿着省道回家。

30日上午,高旗與妻子輕裝上路了,二人的核酸檢測結果一直是陰性,出發前還向100公裡以外的老家登封進行了報備。他們穿着秋裝,戴着上班時留存下的N95口罩,背包裡裝着一條秋褲、三包方便面、三根火腿腸、一大瓶礦泉水,還有充電寶和手電筒。

“路上斷斷續續一直都有人。”高旗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航空港區的路上,随處可見帶着行李的富士康打工者。

他們有兩輛汽車,但由于沒有離鄭證明,車沒辦法上高速,他們将車停在港區邊界一處返鄉人群集散點附近,再步行回登封。

集散點在京廣澳高速公路大橋下,打算徒步回家的人們在此尋找同鄉,結伴而行。他也開始尋找徒步回登封的人。他記得,一位來自周口的大姐四處尋問老鄉,能否一起走,“最起碼是個老鄉,走路有個伴兒”,也有人到達返鄉集散點時,卻檢測出“抗原陽性”,告訴他人不要靠近。

那時,鄭州周邊不少縣市——禹州、長葛、西華、伊川、襄城等地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都發布了《緻鄭州富士康工作人員的一封信》。信上表示,“家鄉人民時刻牽挂着你們,做好了迎接你們回家的準備”,但返鄉前需要報備。不少縣市為步行返鄉的人設立接站點,甚至派車前往鄭州接人,再回老家隔離。

臨近中午,高旗一行六七人沿着“步行模式”導航的路線出發了。起初,他們興緻很高,也很有勁頭,主動選擇避開人群,少給沿途的村莊添麻煩。但他們很快發現,最初的五公裡路,走錯了,那段兒路是往南的,去往南陽方向,而登封在航空港區的西邊。

也正是在那段路上,高旗遇到了許多徒步返回南陽的。南陽市距離港區超過200公裡,即便是不吃不喝,徒步也需要兩天兩夜才能抵達。他們也遇到了在鄉道上巡邏的人,攔下他們,并告知,擔心影響村裡人的安全,這裡不讓過,“但給我們準備了吃的喝的”。

富士康返鄉路上暖心瞬間(富士康返鄉者的歸途)3

高旗在路上遇到的免費物資和老鄉留下的紙條。受訪者供圖。

他們的隊伍不得不回到返鄉集散點,重新出發。這次決定按“駕車模式”導航,沿着京廣澳高速一路向南,再轉向商登高速一路向西,那樣也能盡可能少與人群接觸。“導航顯示駕車40分鐘就到了,但是我們走路的話,不知道要多久。”高旗說。

在返鄉集散點重新出發時,他們這支徒步隊伍擴大到十餘人。他們就這樣貼着高速護欄,在應急車道上,朝家的方向一步一步走着。

卡車司機王桂政一駛上京廣澳高速公路,就看到四位徒步返鄉的大姐,在高速上走。他起初還不太敢靠邊停車,這在高速上是危險的,但看到一輛半挂式卡車停下,把幾位徒步返鄉者接到車廂裡時,他也決定這麼做。

這輛“魯”牌的卡車停在了那4位大姐的前方,王桂政招呼她們,“我這個車就兩個座,拉不了你們。你們要不嫌棄,去廂裡邊兒也可以。”四位大姐一個勁兒地表示感謝,有三人要去許昌,有一人要去臨颍,恰好順路。王桂政最後還是決定,讓她們把行李放在車廂,人在駕駛室後排的上下鋪擠一擠,還拿出自備的雲南白藥讓她們用。

一路上,越來越多的徒步返鄉隊伍出現在王桂政的視野裡,然後被他的卡車甩在身後。他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有些隊伍前後有警車一路護送,路上還有許多120救護車一輛接一輛地跑。

王桂政還注意到,有一些卡車在高速公路上停車,招呼路邊的返鄉者上車,有些車廂是敞篷的,有些是密閉的,車牌有黑龍江的,遼甯的,安徽的,陝西的,山西的,“我們開大車的這幫人太有血性了。”

将4位大姐送到臨颍縣和許昌市的集中隔離點後,已将近下午4點鐘,王桂政還記得,那時她們臉上的笑容,跟他在高速公路上停車時看到的笑容一模一樣。

35歲的王桂政決定再回一趟航空港區,繼續拉人。他算了算時間,下一批貨的裝貨時間是12個小時後,路線也熟悉了,他還有足夠的時間再送一趟返鄉者。

這一次,他在京廣澳高速上一路走一路停,停了七八次,接了二十多人。送完第二撥人,天已經快要黑了,他又回到航空港區,繼續拉人。他把這一趟把目的地定在漯河,遇到人就搖下車窗,招呼路邊拎着行李的人,“我到漯河,順路就上車”。

“不管順路不順路,他們都上來了。”王桂政說。

鄉間補給點與高速順風車

高旗一行在從京廣澳高速轉向商登高速時,散成了兩撥人。

一撥人有些走不動了,決定在路邊的草叢歇歇腳,高旗與妻子跟另一撥人繼續前行。

他們遇到很多同樣從富士康出來的年輕人,有的困了就躺在高速公路護欄外睡上一覺。

他們也遇到很多司機停下車不多說話,“硬塞吃的喝的”,有的人會透過車窗把面包撒到路邊,而在高速公路上,隔一段兒路就會出現可以免費領取食物和水的“補給點”。

一家開在開封市尉氏縣大馬鄉李家村的購物中心,就在門口的鄉道上放置了一個貨架,擺上面包、礦泉水、熱水和衛生巾,向富士康返鄉者免費提供,還牽出電線和插座,供返鄉者給手機充電。

富士康返鄉路上暖心瞬間(富士康返鄉者的歸途)4

梁小素在購物中心前的路邊擺放的免費物資。受訪者供圖。

購物中心老闆娘梁小素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過去的4天,她眼睜睜地看着那些年輕人從20多公裡外的富士康徒步經過,有的家就在附近鄉鎮上,有的隻是路過,目的地是許昌、鄢陵。那些返鄉者也都戴着口罩,不多停留,不多說話,不多添麻煩。

她三年前從富士康離職,跟丈夫在李家村開了這家購物中心。過去的幾天,她沒算過從購物中心搬了多少物資免費發放,還有一些附近工廠的老闆前來購買牛奶、方便面、紙巾、面包等,送去不遠處的國道上,那裡有更多返鄉者經過。

10月30日這天中午,梁小素看見一位40多歲的中年婦女走到這裡,狼吞虎咽一口氣吃了5根香蕉,她的眼淚當時就流出來了。她還留意過一個腳被磨起泡的女孩兒,接到電話說,會有車來接她,她便在補給點充電,一二十分鐘後,電話裡的人告知她,不來接了,“當時她就哭了”。

梁小素也看到一位當地的好心人,穿着防護服,開着車,在門前的公路上一趟又一趟地接送返鄉者。

白天,徒步返鄉的高旗一直沒有攔車,或搭順風車的念頭。他們走累了就休息,休息一陣就繼續走。就這樣一路走一路歇,從白天走到夜晚,大家體力越來越差,行進的速度也越來越慢,但還在咬牙堅持。

“今天我才知道,步行走10公裡很不容易。”高旗說,等到晚上,一行人慢慢都吃不消了,也意識到夜裡在高速上徒步風險很大。天黑之後他們開始攔車,一路走一路攔,不知道招過多少次手,但願意停下來的車并不多。

晚上九點多,一輛小貨車在他們招手後停了下來,司機穿着一身防護服,讓他們擠進了車廂,他們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上車了。高旗從那位司機處得知,這是一輛往登封市送中藥的車。

20多分鐘後,車子将高旗等人送到了距離登封市唐莊收費站不遠處的高速公路邊。他們連聲道謝,并表示想留下司機的聯系方式,被婉拒了。

富士康返鄉路上暖心瞬間(富士康返鄉者的歸途)5

返鄉者抵達登封市唐莊收費站後,被接上轉運大巴。受訪者供圖。

這天夜裡,王桂政送最後一撥返鄉者到漯河市再返回時,已是晚上九點半。

這一路,上了高速後,王桂政沒敢停車,天黑之後,高速上停車的風險比白天大得多,“車上不隻是我自己,車廂裡還有人,害怕他們受傷”。但去往漯河的路上,他仍然看到有徒步返鄉的人。

王桂政将車開到漯河市一處高速出口,停車“卸下”車廂裡的所有人。

“他們大部分都到漯河。”王桂政說,但還有更遠的,最遠的返鄉者是到南陽市的。但他不能再往南去了,他第二天淩晨4點還要去裝新一批的貨,送往杭州,“我也是上有老下有小”,而且再往南的路,他也不熟悉了。

在那個高速出口附近,王桂政注意到,當他從車廂裡“卸人”時,當地的交警和路政都看到了,“也沒攔,也沒過來說我。”他說,自己知道人貨混裝是不合法的,從考駕照那天開始就知道,但還是有很多卡車司機冒着被感染、被開罰單、被扣駕駛證分數的風險,送返鄉者一程。

他與那些返鄉者分别時,有人希望留下他的聯系方式,有人想給他塞車費,都被他拒絕了。“我就這麼大能力,能幫一點兒是一點兒。”王桂政說,“隻能幫到這裡,也别嫌棄。把我自己家扔了,純粹在這兒幫忙,我肯定也做不到。”

10月31日,富士康相關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針對部分有返鄉意願的員工,公司已聯合政府統一組織人員和車輛,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規定前提下,幫助返鄉員工做好個人防護,安排核酸檢測,确保員工點對點有序返鄉。

當天,鄭州航空港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消息稱,已要求富士康落實“四方責任”,有序恢複生産生活秩序。同時,富士康園區正在陸續恢複員工餐廳堂食。

這天早上,王桂政又開着他的卡車上路了,路上他遇到徒步返鄉的富士康工人,還是像前一天一樣,停車招呼,順路捎上。

高旗跟妻子到登封後住進了隔離點,隔離點的早餐裡有木耳炒黃瓜、玉米、小米粥、炒筍瓜,還有雞蛋,午餐裡有紅燒肉、青菜和豆腐。他們在免費隔離點安心地睡了一覺。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高旗、張宇為化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