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辭】睽,小事吉。
【占斷】睽者,睽乖離散之時,非吉道也。業已睽矣,不可以忿疾之心驅迫之也。唯不為已甚,徐徐轉移,此合睽之善術也,故曰小事吉。小事,猶言以柔為事,蓋周旋委曲,就其易者為之,皆小事吉之義。
六爻皆取先睽後合之象。初之喪馬、自複,即四之睽孤遇元夫;二之遇主于巷,即五之厥宗噬膚也;三之無初有終,即上之張弧遇雨也。合六爻處睽之道而言,在于推誠守正,委曲含弘,而無私意猜疑之弊,則雖睽而必合矣。
【爻辭】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複,見惡人無咎。
【占斷】方睽之時,其睽未深,馬之失亦未遠,惡人睽間之情未甚也。失馬逐之,則愈逐愈遠。惡人激之,則愈激愈睽。勿逐而聽其自複,見之而可以免咎。不求同,故喪馬勿逐;不立異,故見惡人。處睽之初,其道當如此。不然,睽終于睽矣。
【爻辭】九二,遇主于巷,無咎。
【占斷】二與五正應,為相與者也。然在睽乖之時,陰陽相應之道衰,而剛柔相戾之意勝。故二五雖正應,當委曲以相求也。以剛中之德居下,上應六五之君,道合則志行,成濟睽之功矣。
而居睽離之時,其交非固,當委曲求于相遇,觊其得合也,故曰遇主于巷。必能合而後無咎。君臣睽離,其咎大矣。巷者,委曲之途也。遇者,會逢之謂也。當委曲相求,期于會遇,與之合也。所謂委曲者,以善道宛轉将就使合而已,非枉己屈道也。
【爻辭】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
【占斷】陰柔之于平時,且不足以自立,況當睽離之際乎。三居二剛之間,處不得其所安,其見侵陵可知矣。車牛,所以行之具也。輿曳,牽于後也。牛掣,阻于前也。三從正應,而四隔止之,三力進以犯之,是以傷也(天,髡首也。劓,截鼻也。天且劓,言重傷也)。三不合于二四,睽之時自無合義,适合居剛守正之道也。其與正應,則睽極有終合之理。始為二陰所厄,是無初也。後必得合,是有終也。
【爻辭】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厲無咎。
【占斷】九四當睽時,居非所安,無應在二陰之間,是睽離孤處者也。以陽剛之德,當睽離之時,孤立無與,必以氣類相求以合,是以遇元夫(夫,陽稱;元,善也)。同德相遇,必須至誠相與(交孚,各有孚誠也)。故雖處危厲而無咎也。當睽離之時,孤居二陰之間,處不當位,危且有咎也。以遇元夫而交孚,故得無咎也。
【爻辭】六五,悔亡,厥宗噬膚,何往咎。
【占斷】睽之時,小事吉者,迳情直行則難合,委曲巽入則易通也。如食物然,齧其體骨則難,而齧其膚則易。九二遇我于巷,是厥宗之來噬膚也。我往合之,睽者不睽矣。此其所以悔亡也,何咎之有?
宗,親之也,上當以情親下也。主,尊之也,下當以分嚴上也。五雖陰柔之才,二輔以陽剛之道而深入之,則可往而有慶。以周成之幼稚而興盛王之治,以劉禅之昏弱而有中興之勢,蓋由任聖賢之輔,而姬公、孔明所以入之者深也。
【爻辭】上九,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
【占斷】上居卦之終,睽之極也。陽剛居上,剛之極也。在離之上,用明之極也。睽極則咈戾而難合,剛極則躁暴而不詳,明極則過察而過疑。上九有六三之正應,實不孤,而其才性如此,自睽孤也。如人雖有親黨,而多自疑猜,妄生乖離,雖處骨肉親黨之間,而常孤獨也。
上之于三,雖為正應,然居睽極,無所不疑。其見三如豕之污穢,而又背負泥塗,見其可惡之甚也。既惡之甚,則猜成其罪惡,如見載鬼滿一車也。鬼本無形,而見載之一車,言其以無為有,妄之極也。
物極必反,以近明之,如人适東,東極矣,動則西也。如升高,高極矣,動則下也,既極則動而必反也。上之睽乖既極,大凡失道既極,則必反正理。故上于三,始疑則終必合也。先張之弧,始疑惡而欲射之也。故終必複于正,三實無惡,故後說弧而弗射。與三非複為寇仇,乃婚媾也。陰陽合而益和則為雨,故往遇雨則吉。
…………………………
【蔔筮之法——金錢法】
以五铢錢有字者為面,無字者為背,洗手靜心後,雙手将銅錢合于掌中。古人尚有一套格式與程序,如擺案焚香,默念祈之等,且占筮時應在潔淨處。然後将三枚銅錢在掌中任意晃動數次,而後投下,若一錢為背,以一橫記之,此為陽爻。若二錢為背,則以- -記之,此為陰爻;若三錢全部為背,則以一橫并加注◁标記,此為老陽;若三錢全部為面,則以- -并加注x标注,此為老陰。由下而上記,六次而成卦。
【蔔筮之法——擲骰子】
準備一顆骰子、一張紙和一支筆。在擲骰前,先假設單數是陽,雙數是陰。準備好之後就可以開始擲骰了。記錄搖卦的結果,須由下而上。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一是把骰子用雙手包着,慢慢集中精神,心中默念要問的問題;二是搖動數次,打開雙手,擲下骰子,看是陰(雙數)還是陽(單數),并記錄下來;三是每一次搖卦的結果就等于一個爻,如此往複六次,求出“本卦”;四是當求出“本卦”後,還需多搖一次,以便求出「變爻」,繼而生成變卦或之卦。也可仍然使用最後一次擲骰子結果選擇變爻。若擲出六,則表示第六次搖的爻會由陽變成陰,或者由陰變為陽。
如此,即可完成整個搖卦的過程。
【變占之法】
凡卦六爻皆不變,則占本卦彖辭,而内卦為貞,外卦為悔。一爻變則以本卦變爻辭占;二爻變,則以本卦二變爻辭占,以上爻為主;三爻變,則占本卦及之卦之彖辭,而以本卦為貞,之卦為悔;四爻變,則以之卦二不變爻占,以下爻為主;五爻變,則以之卦不變爻占;六爻變,則《乾》《坤》占二用,餘卦占之卦彖辭。
蓋無論變與不變,及變之多寡,皆論卦之體象與其彖辭。即一爻變者,雖占爻辭,而亦必先以卦之體象與其彖辭為主,則知古人占法,未有爻辭之先,即彖辭而已周于用,既有爻辭之後,則但以專動考占,而初亦不離乎彖辭以為斷也,唯其一卦可變為六十四,則兩卦相參,而可以盡事物之理。故卦之有變者,意主于生卦,不主于成爻。爻之有變者,專動的有占,雜動則無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