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今晉江市龍湖鎮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軍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領。少年施琅不喜愛讀書,棄書習劍,精通兵法并且智勇雙全。
初次降清施琅早年為明将軍總兵鄭芝龍(鄭成功的父親)的部下,身先士卒,屢戰奇功。後來清兵南下,勢如破竹,鄭芝龍臨危降敵施琅也就随之投降了清軍。
投奔鄭成功 鄭成功恥于其父親的降清行徑與之決裂,繼續抗清。鄭成功很看中施琅的軍事才能,多次遊說他,加之施琅在清軍中寄人籬下不受賞識,考慮了許久最終投奔了鄭成功。施琅跟随鄭成功征戰多處,屢建戰功,名氣是越來越大。
效力清廷康熙二十二年,在清政府平定了“三番”之亂後,施琅率領清軍渡海東征,一舉攻克澎湖招降台灣鄭氏集團。當時清廷内部對台灣地位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是否留台存在很大的争議。施琅上疏力主留台衛台。在分管兵部的清朝東閣大學士(宰相)潘湖叟黃錫衮的支持下,施琅的意見打動了康熙帝和朝中大臣,清廷終于決定在台灣設府縣管理,屯兵戍守。
施琅三度改易門庭,兩次在明朝軍隊效力,又兩次投降清軍,這樣的經曆難免惹來後人的非議。與同時代的史可法等人對比,道德上顯然有些立不住腳。然而,就此否定施琅的功績未免有失偏頗,因為施琅不僅有平台之功,更有保台護島之功.
各部族之間的征戰自然會産生各民族的英雄傳奇,它的曆史意義是不朽的,其精神也具有普遍的道德意義。但是,作為居于主幹地位的漢族,在處理這些曆史人物時顯然需要更多的細心和謹慎;具體到在面對施琅這一個案的時候,顯然應該把版圖、利益這樣的概念放在思考的首位。
“平台千古,複台千古;鄭氏一人,施氏一人。”這是對鄭成功和施琅功績客觀、完美的寫照。至于施琅究竟是叛徒還是忠臣自有後人評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