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做自我介紹的時候,說我是少數民族-水族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面露驚訝之色!有隻書本聽過但從未見過的驚喜,有聞所未聞的詫異,還有以為開玩笑的誤會。因此幾乎每次都讓我介紹一下自己的來曆。由此我不得不提及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年節(相當于漢族過年春節)--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年節-“端節”(地方水語叫“借端”)!
水族年節的集會現場
水族,作為一個現存人數不到40萬人的一個少數民族,要聚居于貴州省南部的三都水族自治縣,她不僅擁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和服飾,還擁有和傳承着一個古老的民族節日—端節!水族端節,是水族最盛大的傳統年節。在水曆年底、歲首的谷熟時節(對應夏曆8~11月),以亥日計算過節日期,按照宗族血緣關系為活動主體,7天為一批周期,分7批輪流過節,首尾間隔七七四十九天,被譽為“世界上最長的年節”。 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水族端節現場
水族端節,水語稱為“借端”,其曆史悠久,是水族的年節,相當于漢族的春節,是辭舊迎新、慶賀豐收、祭祀祖先的盛大節日;相傳于很早之時,水族先民為逃避戰亂,躲避饑荒,父老攜幼,背着銅鼓,挑着生産用具,成群結隊地逃荒,大隊人馬走呀走,不知走了多久,才來到現在三都縣三洞的地方,有位叫拱登的老祖公,看到這一帶周圍地勢較好,就把本家族的幾支人分散居住下來。分散之時,大家約定:在三年後的年底谷熟時節,再回到三洞(其地在今天的三都縣三洞鄉)來團聚。
老祖公(參考圖)
轉眼三年過去了,谷熟豐收,各支人都将自己種的糯米、高粱、小麥、南瓜、黃豆等送到三洞看望老祖公拱登,三年才見面,大家都很高興,舉杯痛飲,青年人還敲起銅鼓,當大家喝得正盡興的時候,官家帶着一隊人馬拿着弓箭、刀槍圍攏過來,他們說,這一帶地方是官家的領地,底下埋着金銀财寶,要他們馬上搬走,大家吓慌了,都把眼睛盯着拱登,此時,勇敢機智的老祖公便與官家說理道論,官家論理無據,但又不肯認輸,便指揮手下人馬動武驅趕水民,拱登老祖公指揮大家奮起反抗,大家齊心協力,把官家趕跑了。可水民已死傷不少,大家把他們掩埋後,用糯米和炖魚祭奠,不忘他們保衛家園的功勞。
晚上,拱登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須發全白的老人,對他說:“官家明天早上飯後要放瘟疫來毒害你們,你們要躲到坡頂通風之處,傍晚再回來。",拱登醒來,想起昨天發生的事,就趕緊把夢中的事跟大家說了,并叫大家吃過早飯立即上山頂避難。到坡上後大人談古論今,可是小孩卻哭哭嚷嚷,拴在樹下的馬也嘶叫不停,互相嘶咬,喂馬的後生也管不住,拱登在山坡轉了一圈,對後生說:“這裡有荒坡,你們何不賽馬比個高低,讓娃子們得個熱鬧嗎!”,後生們齊聲贊同,紛紛上前騎馬飛奔,幾十匹馬奔前跑後,好不熱鬧,這使哭嚷的娃兒笑開了嘴,大人們以為賽馬高興鼓勁,熱鬧非凡。
賽馬現場
後來,積風成俗,每年過端的時候都要到坡上賽馬。在以後的日子裡,每逢農曆年底,人們照舊擡着豐收的果實,彙集到三洞來團圓,以特殊的方式祭奠死去的親人,祭祀結束後,人們敲起銅鼓、唱起山歌、 跳起蘆笙,歡歌躍舞。久别重逢的兄弟姐妹挽手歌舞,相互述說重逢前後的過往,悲喜交加;青年男女們用水族的山歌交流感情、互訴情意;年輕騎手們在山坡上跨馬奔騰,一争高下,熱鬧非凡。每年一次這樣的盛會,大家稱為“端節”。 後來,時代變遷,子孫繁衍,分支的部落不斷壯大,人們為了方便宗族之間交流,以在歲首的谷熟時節為期,以分支的部落為片區,分批次的舉辦端節,每一個輪次,片區的所有家庭都熱烈地邀請其他部落的兄弟姐妹和婦孺老幼來家中串門做客;因此逐漸地形成了以批次輪流過節的習俗,
延續至今的端節聚會
在熱鬧的端節盛況中,各個村寨都一片繁忙。男人們殺豬宰鴨、開塘捉魚,女人們磨豆腐、釀米酒,家家戶戶都要準備足夠的酒菜,款待前來吃年酒的親朋好友。過端酒席上,“魚包韭菜 "這道特色菜必不可少。其味道酸辣鮮美,魚肉細膩滑嫩,魚骨酥脆清香,爛而不糜,而不濁。“祖先們采集了9種草藥和魚一起制成藥材,幫助族人治好了各種病痛,後來藥方失傳,後人就用韭菜代替9種草藥做成這道菜。”,承載着悠久的曆史,擁有着鮮美的味道,這道佳肴在2020年底,還成功地登上了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水族的特色美食魚包韭菜》。
水族魚包韭菜
端節保留着血緣氏族部落年節慶典遺風的濃郁特色,有着莊重的祭祖儀式,來表達對祖先的緬懷和感恩;早上時分,禮炮聲響,古角長号齊鳴,德高望重的老人們端出用新米和鮮魚等當地食材制作的傳統美食,祭奠先祖,祈求來年風調雨順。開門迎客是端節中最熱鬧的部分,在水族人看來,家裡客人越多表示人氣越旺。特别是在端節當天清晨,主人要早早起床敲擊銅鼓迎接四方賓客,認識的或不認識的,進門就是客。熱情好客的水家人,敲響銅鼓或長鼓,唱起優美的水歌,對遠道而來的客人表示歡迎。
午飯後,村裡人顧不上休息,成群結隊來到端坡附近的賽馬場看台上,等待着最激動人心的端節賽馬開場。自古以來,水族人都生活在大山深處,道路崎岖難行,交通極為不便,出行和運輸主要依靠馬匹來完成,其水族馬尾繡是中國水族婦女世代傳承的、最古老又最具民族特色的,以馬尾作為重要原材料的一種特殊刺繡技藝,這是一門傳承了上千年的技藝,是水族先民智慧的結晶,于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精美的水族馬尾繡
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使水族人養成了愛馬、養馬、用馬的習俗;端節賽馬的騎手多為男性,馬前,寨老要在端坡上擺上供品,隆重祭祀開辟端坡的祖先,祈求保佑端坡賽馬活動平安無事、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祭畢,寨老騎馬開道後, 選手即可入端坡賽馬,端坡是以山麓為起點,圍繞着山腰環形的坡道,人們特意地開闊路面,以方便選手們可以肆意地揮動馬鞭,催馬前進;
午飯過後的男女老幼,身着節日盛裝來到端坡觀看跑馬。父輩為着年輕的孩兒們呼喊加油,靓麗的女孩們為心儀的兒郎們呐喊助威。“男騎馬去相姑娘,女梳妝去看新郎”的端節歌句,不止在緊張而又刺激的賽馬上,還可以在唱水歌的大賽上,水歌即為用少數民族語言水語唱歌,對水族人而言,唱水歌是很重要的技能,特别是未婚青年如果能在節日裡驚豔亮嗓,說不準在現場就會找到意中人。此外,對唱水歌也是當地群衆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的一種方式。在端坡中央的大舞台上,男女群衆組成兩個陣容,隔着數米相向而坐。一方用歌聲發問,歌詞、聲調随編随唱。歌聲罷,另一方要迅速應答,考驗唱功更考驗應變能力。此外,對于富裕的片區,還有各種其他的慶祝方式,鬥牛舞、銅鼓舞、蘆笙舞也在慶典中可時常看到;比賽的表現突出者都能獲得豐富的獎勵。
銅鼓舞
少年時分,九十年代,坐落于山區路裡的三都縣,道路不發達,信息不順暢,很多人一輩子也沒離開那片土地,我們的童年,那個氛圍和喜慶,是一年最期待的記憶!長大外出,佳節常有,但在外常不遇,每逢端節時期,常年在外漂流的我,作為水族一份子,總是莫名地在某個時間,夢回兒童中獨有的那份記憶;
那一天,爸媽不管多忙多累,爬山涉水都會回到家鄉,帶上為我們購置好的禮物;回來的那一刻,不管前一刻我們多憂傷或多難過,我們總感覺到自己那個時刻擁抱了那一年的快樂;忘不了的那個場景,腳踩新購的新鞋,穿着新買的衣裳,梳一個帥氣的頭飾,在一年中為數不多的一次,可以放肆地吃到香氣撲鼻的肉;不知不覺中,這份回憶感覺變得越來越久遠了;
随着社會的變遷,下一代的子女已經不再使用民族語言-水語溝通,端坡上很難再聽到那嘹亮悅耳且獨特的歌聲;便利的交通,讓人們已開始不再養馬,曾經人聲鼎沸的山腰間如今馬聲稀少;貧窮和困苦,讓那片土地的人源源不斷外出打拼奮鬥。奔波在外的遊子,人來人往,卻難得聽到歸家的那個哒哒的馬蹄聲!這個對水族的民族群體的特殊年節,在時代變革中的曆史長河中,慢慢地,已越來越褪去她原來的面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