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福建省各狀元

福建省各狀元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19:52:17

今天是高考的第二天,十年寒窗,莘莘學子即将迎來收獲!

小編在這裡繼續為學子們加油打氣:

祝你們金榜題名,高中“狀元”!

說起“狀元”,福建可謂是狀元大省。雖偏居東南一隅,卻是海濱鄒魯,人傑地靈,“盛産”狀元!

福建似乎得到了文曲星的眷顧。中國曆史上,一共有592位狀元,來自福建的就有200多位,超過1/3!

不僅如此,進士也很多。史上,進士數量超過千人的縣共有18個,福建就占了4個。其中,莆田更是以“量産”進士而聞名全國。史上莆田共出過1400多位進士,平均下來幾乎每年都有一人中進士,而這僅僅是一個縣而已!

福建是名副其實的“狀元省”“學霸省”!不接受反駁!

在福建,今天仍有許多關于狀元的文化依存。小編就給大家來扒一扒吧!

林慎思:福建第一個狀元

林姓開閩始祖祿公第16世林升,生有五子:進思、景林慎思(公元844—880年),字虔中,号伸蒙子,長樂(今福州長樂區)人。是唐中晚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福建曆史上第一位思想家,他是福建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标志。林姓開閩始祖祿公第十六世林升,生有五子:進思、景思、勤思、普思、慎思。他們兄弟五人先後都中進士,被稱為“五子登科”、“五桂聯芳”,一時傳為佳話。

在南京江南貢院的《中國狀元題名碑》、《中國狀元題名錄》中,均有林慎思的名諱,據此可以定他為福建曆史上第一位狀元。但,準确地說,林慎思應該是“宏詞拔萃魁”,即博學宏詞科的第一名。

福建省各狀元(這些全跟狀元有關)1

林慎思像

吳魯:福建最後一個狀元

吳魯(公元1845年—1912年),字肅堂,号且園,晚号老遲,又号白華庵主,泉州晉江池店錢頭村人,是福建史上最後一個狀元。

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中狀元,官至吉林提學使。系著名的書法家、詩人。擅書法,工小楷,其早期的書體以顔、歐體為基,筆法較為剛勁利落,後期的中大楷則參入趙孟頫筆意,體勢變得秀整華滋,為士林所重。

福建省各狀元(這些全跟狀元有關)2

泉州晉江吳魯故居

福建省各狀元(這些全跟狀元有關)3

吳魯書法

狀元橋:一座很有愛的廊橋

狀元橋,位于福州北郊皇帝洞。修建于1811年,是目前福州保存最為完整的木撐式橋,橋體為風雨橋狀。

它背後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嘉慶年間,一位書生上京趕考,路過此地時,被溪流攔住了去路。溪上沒有橋梁,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一時難以過河。此時,馬上就要天黑了。無奈,書生隻好準備露宿溪邊。

福建省各狀元(這些全跟狀元有關)4

一個砍柴人剛好路過這裡,看到這個書生,對他說:“兄台,這裡不能露宿,晚上,溪水會上漲的,露宿這裡,不小心就會被溪水吞沒,不如回寒舍小憩一宿,明日再趕路!”于是,書生就随砍柴人回家。然而,書生還是很焦慮,因為這裡方圓十裡都沒有橋,想要過去,隻能繞行,這樣,又怕耽誤了考試。

他第二天再來到溪邊時,卻發現旁邊的一棵大樹倒下,正好橫在溪水上。于是,他就輕松地過了河了!

他明白,這棵樹一定是砍柴人晚上故意砍倒的,以方便他趕考。所以,書生過河之後,就在心底默默許願:此次若能高中,必在此修橋謝恩!果然,書生高中狀元。後來,書生衣錦還鄉,就修建了這座廊橋。

福建省各狀元(這些全跟狀元有關)5

狀元廊橋

福州“狀元地”:來沾沾“仙氣”吧!

除了狀元橋,福州現存的地名中,還有很多跟狀元有關。

狀元境。北宋時,福州第一位狀元許将居住的地方,在今福州市水部街道,後人為了紀念他,将其地命名為“狀元境”。

福建省各狀元(這些全跟狀元有關)6

狀元道。福州市中心鳌峰坊裡有一條狀元道。據說,宋代和明代的一個雙狀元應試前,經常會來攀登這條小道,去于山晨讀,後來高中狀元。因此,這條小道被叫作“狀元道”。這裡曾走出三位狀元,分别是宋代的陳誠之和明代的陳瑾,還有一位是1957年全國高考狀元陳建深。

福建省各狀元(這些全跟狀元有關)7

狀元峰。于山護國禅院之後的“狀元峰”,相傳因宋代陳誠之在此讀書,紹興年間考中狀元,由此得名。明代學者楊應韶在此題刻“狀元峰”三字,後來讀書人為應“獨占鳌頭”祥兆,喜歡來此讀書。舊時,峰頂有狀元亭,久已廢圮,今為瞭望台。

福建省各狀元(這些全跟狀元有關)8

狀元嶺古道,位于福州晉安區新店鎮。曾是古代學子晉京趕考的必經之路,始建于宋代。福州有4條省際古道,分别是福溫、福瓯、福莆、福延。福溫古道為福州經連江、羅源、甯德、霞浦、福鼎至溫州的大道。狀元嶺古道是福溫古道的遺存,起于新店的象峰村,止于宦溪鎮,全長3.6公裡。古道取名“狀元嶺”,顧名思義,是希望翻過此嶺的學子高中狀元。

福建省各狀元(這些全跟狀元有關)9

狀元嶺古道

福建省各狀元(這些全跟狀元有關)10

永泰縣樟城鎮建有“三元祠”。蕭國梁、鄭僑、黃定三位學人,連續三科考中狀元,轟動一時,後人建祠紀念。

福建省各狀元(這些全跟狀元有關)11

狀元井:狀元們喝過的水

福建“盛産”狀元,在他們的家鄉,有不少以“狀元”命名的井。這些曾滋養他們長大的井水,應該也是“仙氣”滿滿吧。

莆田狀元井。據史書記載,在拱辰門外延壽橋西,有個八角井,井内橫截一塊豎石,把井分為兩邊。左邊水濁而重,右邊水清而輕。這口井是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僧人涅槃為狀元徐夤開鑿的。後來徐夤八世孫徐铎在宋朝中了狀元當了吏部尚書,在井的圍欄石上刻下“徐井”二字。徐夤之後,延壽徐氏又出了徐奭、徐铎兩位狀元和三十五位進士,留下了“鳌頭三占”、“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等科舉佳話。

福建省各狀元(這些全跟狀元有關)12

泉州狀元井。在泉州古城西街,有一條名為曾井巷的古巷,“曾井巷”的“曾”,來自出生于此的南宋慶元五年(公元1199年)狀元曾從龍(公元1175年—1236年),曾從龍據說誕生于家中水井邊,這口井後被稱為“狀元井”,“曾井巷”也因此得名。

福建省各狀元(這些全跟狀元有關)13

福州狀元井。位于連江縣透堡鎮嶺兜村。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該村鄭鑒進太學,獲兩優釋褐狀元,後建"狀元井"紀念。為花崗石砌建,圓形,深4米,井徑70厘米,井面用兩爿半圓形空心石合并為井口,口徑38厘米,井口加蓋,泉水清澈,至今井貌保存完好。

福建省各狀元(這些全跟狀元有關)14

狀元第與吉庇巷:狀元曾在此住過

狀元第(也稱謝家祠)位于三坊七巷之吉庇巷60号,該建築始建于明代,系龍岩謝姓人氏在福州購地所建,除了供奉先賢與祖先外,主要用于家族子弟讀書住宿。建築原共四進,現存三進。

林覺民等曾在此創辦閱報所;“五四”運動期間,省城進步青年在此成立福建學生聯合會,組織開展青年運動,如今辟為福建狀元府藝術館。

福建省各狀元(這些全跟狀元有關)15

“狀元第”的匾額和吉庇巷名稱的由來,是與宋代狀元鄭性之有關。他曾居住在這巷子,為紀念他高中狀元,巷子拟命名為“及第巷”, 福州方言“及第”與“吉庇”讀音相近,後者蘊含“吉祥庇佑”之意,因而更名為“吉庇巷”。

鄭性之 (公元1172—1255年) , 福建福州人,字信之,号毅齋。出身貧寒,幼時在閩清梅溪書院讀書;弱冠時,受學于理學宗師朱熹,得到朱熹賞識,而後更加發奮苦讀。1208年,鄭性之入京殿試,“文冠群芳,語驚四座”,擢為進士第一,授承事郎(從九品),曆簽書平江節度使判官。此後官運亨通,扶搖直上。鄭性之乃宋代名臣,《宋史》有傳。

福建省各狀元(這些全跟狀元有關)16

1208年,鄭性之狀元及第

能補天巷:螞蟻補“天”來報恩

這條小巷位于福州市中山小學西面,是與湖東路相交的南北走向小巷。

據傳,古時,有個閩北秀才邝繼聰來福州科考 ,住在這小巷裡。有一天下大雨,邝秀才看到一群螞蟻在水中掙紮,于是他便撿了根樹枝放在地上,讓螞蟻爬到樹枝上避水,因而救了這些螞蟻。

後來考試時,他的文章得到了考官的賞識,然而考官卻發現考卷上有個錯字,“天”寫成“大”了。以前規定有錯字的一律不能錄取,考官也很遺憾。後來,考官又翻看卷子時,驚奇地發現“大”字變成“天”字了!仔細一看,原來上面的一橫是由螞蟻排成的,考官就把螞蟻拂掉了。

福建省各狀元(這些全跟狀元有關)17

第二天,考官再翻看卷子時,發現螞蟻又把一橫補上了!考官驚奇之下把邝秀才叫來查問,知道了來由,于是就錄取了邝秀才為舉人。

後來,邝繼聰中了進士來福建做官。他想起螞蟻補“天”這件事,就又到這個小巷裡住下,據說還去找了那些螞蟻,不過沒找到。知縣知道後想接他到衙門住,他說:“貴縣燈籠雖大無斤兩,秤錘雖小壓千斤,大小豈能定功過,須知此地能補天。”于是,“能補天巷”之名就這麼叫開了。

狀元樹:禦賜千年神樹

狀元樹,位于千年古鎮——福建政和縣東平鎮的楠木林内。其胸徑2.36米,樹齡1000多年。

據傳,從前村中有位姓樟名沐的才子,家住掃帚嶺,進京應試赴考,榜上高中,獨占鳌頭。京城下發榜文到村中,卻無人接榜。差役既無奈,又不想在村中過夜。突然間,榜文飛挂到樹上,迎風招展,此事一時傳為佳話。聖上聞知此事,特禦賜神樹為“狀元樹”。在村口有一副楹聯可證。上聯:“文人著作傳鳌夢”,下聯:“聖世恩賜披風池”(現改名為鳳頭)。

如今,狀元樹仍郁郁蔥蔥,傾斜地生長在棧道靠茶山一邊的樹林邊,靠近根部鼓出一塊樹瘤,酷似一個頭像,當地人相傳,這就是狀元的頭像。

福建省各狀元(這些全跟狀元有關)18

政和縣東平鎮狀元樹(姜傑 攝)

狀元茶:狀元為茶披上“大紅袍”

喜歡喝茶的朋友,相信對武夷岩茶——大紅袍都不陌生。

大紅袍是武夷山、福建乃至中國的一張芳香名片。關于大紅袍,武夷一直流傳着一個美麗的傳說,跟狀元有關,因而又有“狀元茶”之名。

福建省各狀元(這些全跟狀元有關)19

據傳,明朝初年,有一個書生,趕考路過武夷山,突然中暑昏厥路邊,後被天心寺僧人所救,以茶入藥為其治療。書生病愈後,高中狀元,後回天心寺報恩,方丈說救他性命的不是僧家,而是茶,狀元便以皇上所賜的紅袍披蓋茶樹,以表謝恩。

狀元回到朝中,又遇上皇後得病,狀元獻上大紅袍,皇後飲後漸漸康複。從此,武夷岩茶大紅袍就成為專供皇家的貢茶。傳說,每年朝廷派來的官吏身穿大紅袍,解袍挂在貢茶的樹上,因此被稱為大紅袍。

福建省各狀元(這些全跟狀元有關)20

武夷山九龍窠大紅袍

祝福學子

福建文風熾盛,狀元文化還遠不止于此。在各個地市,還有許許多多文物、古籍、古厝、古村落及古迹,都與狀元有關。這也足以反映出福建是當之無愧的“學霸”省!

最後,小編再次祝全省的莘莘學子們:

金榜題名!高中狀元!加油鴨!

來源:閩聲文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