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由于之前疫情帶來的沖擊,同時如今很多企業都在進行數字化轉型,一些企業協同工具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像這類企業協同産品更多的需要注重用戶的角度,以及一些對應的功能;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用經濟學思維看産品之企業協同的思考,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科斯定理:一項有價值的資源,不管從一開始它的産權歸誰,最後這項資源都會流動到能最大化利用其價值的人手裡去。
網絡效應:有一種産品或者服務,它随着每一個用戶人數的增加,自己本身的價值也會增加;簡單來說就是,「用的人越多,産品越好用」。
2020疫情給線上協同辦公帶來了大量的新用戶,使得市場規模增速顯著提升,除釘釘、企業微信類老牌産品繼續擴大服務範圍外,飛書、閃布、Welink等新興成員也随着這一波雲辦公的潮流極速成長吸收用戶。
從艾瑞數據發布的市場報告來看,2020年中國協同辦公市場規模已然達到440億元,同比增長率為43.5%,至2021年市場規模預計将突破500億元。
企業協同SaaS屬于B端産品中的企業服務領域,不僅需要企業負責人的拍闆使用,也需要保證員工工作中使用的可靠性;這讓協同SaaS在設計開發的過程中充滿了多項挑戰,因為老闆與員工似乎本身就處在對立面,需要滿足兩個對立面的需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企業協同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涉及到的産品也非常之多,細分領域可涉及文件存儲與共享、企業郵箱、項目管理、員工管理、聚合平台等。
下圖為艾瑞數據在《2021年中國協同辦公市場研究報告》列舉的部分協同軟件:
今天我們将重點放在綜合協同平台上,聊聊如何用經濟學思維來幫助和協助産品的設計,選取的對象為我自己較為熟悉的三個産品:釘釘、飛書、閃布。
一、産品的本質首先我們要知道,企業的本質就是一種團隊,企業存在是因為“團隊效應”(能夠帶來比每一個成員單獨産出之合還要大的産出的組織)。
從經濟學角度來說,企業的存在降低了每個人的交易費用,避免了單幹造成的無謂損失;既然成為企業是為了降低損失,那麼因為企業的成立,增加的内部管理成本以及随着員工人數增加、業務的冗雜等原因造成的協調工作的難度急劇增加,這個損失該如何解決?
産品的本質就是解決人們的問題。
而協同辦公産品的本質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效能,為解決企業内部的損耗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
以現有的産品形态舉例:企業雲盤可以解決員工之間文件的儲存和分享;線上會議可以解決員工異地或在家辦公實現雲讨論;項目管理可以幫助企業更好的進行項目的分解計劃于實行;線上審批可以推動企業管理數字化……
對于協同産品而言,除了需要能夠滿足企業現實需求外,如何形成自己的網絡效應也是極為關鍵的。
協同是指協調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不同資源或者個體,協同一緻地完成某一目标的過程或能力;因此協同産品隻有在人數達到一定量後才能真正發揮和檢驗他的價值,如果一個企業僅有部分人使用同一個協同産品,他們不僅要承擔高昂的運營成本,而且隻能與數量有限的人交流信息,顯然是沒辦法達到用戶需求與産品目标的。
且協同産品因為其複雜性,企業更替的成本是極高的,員工不會願意頻繁更換自己的辦公工具,對于企業負責人而言也一定不願意因為選擇錯誤導緻高額的無謂損失;選擇協同産品就好比走上了一條不歸路,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
所以企業會努力往最大的平台上靠或找到可以與自身完全匹配的産品,趨利避害降低風險;以此出發産品可以找準自己關鍵點,你是否足夠全面以支撐來自各行各業的需求實現,亦或者你足夠靈活可以輕松的承接獨立且個性的需求,找到他,并對外宣傳他,形成自己的路徑依賴,不要妄想自己的産品能夠兼顧各方。
在現如今的互聯網産品浪潮中,每一片浪花都隻能蕩起自己的小船,鎖住用戶才能真正存活下來。
二、産品的白與黑說到B端市場,大家腦海裡循環播放的一定是KP、KP、KP(關鍵人)。
B端産品的KP就是“老闆”,那是因為老闆往往是企業的專用資源(必須在特定平台上發揮作用且投入很難再收回);而普通員工往往是企業的通用資源,其投入往往僅有個人勞動,可以随時收回。因此為了防止勞動力濫用資本,老闆需要更多的特權與保護;因此在企業中的話語權也更重。從這個角度看,協同産品使用的關鍵同樣也是老闆,擒賊先擒王,正如釘釘做的一樣。
釘釘的很多産品功能點,與其說是在實現企業内部的協作需求,倒不如說在實現“老闆”的管理需求;因為需要快速的找到人而誕生的“釘一下”為釘釘的前期發展帶來了直線性的發展,而與之一起打組合拳的已讀未讀功能,更是讓員工在辦公中無處可藏,把釘釘帶上了一個新高度,也為後續中國企業協同産品奠定了一個産品基調,放眼當前協同産品池,強提醒 消息狀态已然成為了企業溝通工具的标配。
而為了企業更好的嘉獎與“刺激”員工成長,釘釘推出了獨有的專屬紅包,不僅可以随時随地發送指定員工領取的紅包,還可以在群組内出現撒花等慶祝的交互樣式,真正成為了老闆們弘揚企業價值的工具。
類似的場景你也可以在閃布中看到,作為傳統行業出身的協同辦公産品,自上而下的體系仍然深深影響着産品的整體邏輯與優先級。
閃布的用戶狀态,去除了多種可能性的複雜度,屏蔽了用戶手動操作的機會;簡單粗暴的反映出員工的在線情況,簡單的狀态展示有别于釘釘與飛書的多種自定義選項,以此減少員工之間溝通的時間等待成本,加強了管理者的把控程度。
但是,協同産品真的隻要做到搞定老闆就可以了嗎?
從科斯定理所說,一項有價值的資源,不管從一開始它的産權歸誰,最後這項資源都會流動到能最大化利用其價值的人手裡去;而企業協同是員工用來相互協作的工具,其價值必然也會體現在員工上,因此企業協同不僅需要有決策者的考量與拍闆,同樣需要有使用者的易用與喜愛,正如飛書在做的一樣。
基于對 “生産力工具缺乏變革、工具不應管控人而要激發人、B 端産品應具有和 C 端産品同樣友好的用戶體驗”三方面的思考,字節跳動啟動了飛書項目;因此飛書自娘胎裡就把使用者放在了自己的意識中,不論是視覺與交互的感官體驗,還是各模塊間産品功能的強耦合,直至深層的極緻系統性能。
飛書都給用戶們帶來了與普通辦公軟件及其不同的感受,翻看飛書的軟文、App Store等各渠道的用戶評論,誇贊與認同占了極大的比例。
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處理這白與黑的關系呢?
茲認為作為企業服務領域的标志性産品,企業協同仍然需要将解決企業問題,降低企業損耗,提升企業效率作為叠代的基礎,通過産品的方式将線下的流程電子化,人工的行為系統化,化繁為簡實現産品的目标;因此不論是産品需求的優先級排序還是産品的北極星指标,讓協同真正在企業間實現價值是首位的;同時在降本提效的基礎上也需要保證維護員工的個人權益,不以犧牲使用者的主觀意願為代價實現目标,最後逐步提升産品的易用性與優秀的使用體驗。
舉閃布的案例,閃布的工作台初期是由企業的運營管理人員進行全局配置,用于推廣與運營企業内部應用,隐藏每個員工看到的工作應用都一模一樣,有些自己不常用的或根本不接觸的應用也常常被強制挂在首頁突出位置。
在接收到各方需求反饋後,閃布将工作台的應用分成了“我的應用”與“全部應用”兩部分,并且允許用戶主動選擇應用與相應位置,且當用戶自定義後系統将不再推送後台運營配置的默認應用;這個方案不僅能滿足企業針對員工(大部分用戶都不會修改默認配置)的内部應用推廣需求,也可以保證員工(小部分會修改配置)的自身權利得到保障,很好地诠釋了白與黑,天與地的融合之道。
三、實現更好的協同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經濟學裡也有一句話叫給窮人錢比給窮人食物更有幫助,因為錢有選擇的權利。這些意思用在協同産品上也最為合适不過了。
協同産品不隻是單純的給用戶一個工具,更需要傳遞更高效的工作方法。
就好像Xmind給普通大衆帶來思維導圖框架的思考方式、Visio給用戶帶來具體嚴謹的邏輯思維流程一樣,協同産品也需要通過探尋用戶的日常使用情況(包括痛點、癢點、爽點燈),獲取一些反饋的信息;能夠支持并滿足用戶在日常辦公過程中的需求,并可以将各類需求整合成一種工作方式與工作方法,并将此反哺給用戶,幫助用戶規範工作流程、加強管理能力、找到正确的辦公方法。
再次舉個栗子,飛書在21年全新的π版本中上線了飛閱會的線上會議功能,采用了發揚于谷歌的靜默會議的方式,支持文件提前上傳且可在文件中實時提出疑問并标注、支持同時段語音轉義并自動保存會議紀要、支持會後根據會議情況創建日程待辦并整理會議相關内容發送給參會者,詳情可見下圖。
這整一個産品鍊路對于很多企業、員工來說都是一中全新的會議方式,飛書也正是通過這個産品模塊與功能的介紹向用戶展示了如何進行一場高效的會議,這個方法的效果甚至比産品本身更重要。
當然除了方法論,真真切切的實現分工與合作也可以為企業協同帶來更好的結果。分工與合作可以給人們帶來更大财富,自己有什麼優勢集中做,社會的餅就能做大;而一個企業一個部門的每個人都處在自己獨特的工作環節中,其所面對的人與事件都是獨立的。
因此,産品需要考慮不同情況下如何實現最優分工,又在何種場景中最需合作,如将員工根據不同的崗位與崗級進行相應的标簽分類,後期功能均可根據不同的角色标簽給予不同的權限;而針對不同行業,産品也可以做到個性化定制與特殊化處理,比如釘釘就會針對學校場景設計獨特的表單、群聊信息、線上會議模式等;而飛書則會針對互聯網企業設計相應的話題群、Markdown格式文件等,這些種種是都是為了讓人們能有更好的分工的基礎,并最終完成合作的目标。
本篇的小小思考就到這裡了,也期待有紮根在企業協同領域的同學與我一并來探讨産品動态和想法,感謝收看~
本文由@碌碌無為的阿栓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