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于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于辨認而産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中國書法之美被譽為優美的旋律,無聲的音樂,燦爛的圖畫,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始終散發着迷人的魅力。
在浩如煙海的書法藝術寶庫中,行書無疑是一座最為絢爛多姿、豐富厚重的寶藏,其中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顔真卿的《祭侄文稿》,蘇轼的《黃州寒食帖》等經典之作是曆經漫長歲月淘洗而留下的藝術精髓。天下十大行書各自獨具藝術魅力,或有曆代諸家的稱賞贊譽,稱得上是中國書法史上行書的裡程碑。
天下十大行書分别為:
天下第一行書——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
天下第二行書——唐顔真卿《祭侄文稿》
天下第三行書——北宋蘇轼《黃州寒食詩帖》
天下第四行書——東晉王珣《伯遠帖》
天下第五行書——五代楊凝式《韭花帖》
天下第六行書——唐柳公權《蒙诏帖》
天下第七行書——唐歐陽詢《張翰思鲈帖》
天下第八行書——北宋米芾《蜀素帖》
天下第九行書——北宋黃庭堅《松風閣詩帖》
天下第十行書——北宋李建中《土母帖》
1. 天下第一行書: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
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序》或稱《蘭亭集序》,又稱《禊帖》,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被後世尊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原本已不存,現均為其摹本。《蘭亭序》用筆提按分明,既有藏鋒又有露鋒,流美而不輕浮,字與字之間大小參差,行與行之間的距離有寬有窄,章法自然,氣韻生動,令人心曠神怡。我們現在能見到的《蘭亭序》唐代臨摹墨迹本有虞世南、褚遂良的臨本和馮承素的摹本,其中以馮承素摹本最為有名,對後世的影響也最大,又稱為“神龍本”或“神龍蘭亭”。這件馮承素摹本縱24.5厘米,橫69.9厘米,紙本行書,前紙13行,行距較松,後紙15行,行距趨緊,然前後左右映帶,攲斜疏密,錯落有緻,通篇打成一片,優于其它摹本。用筆俯仰反複,筆鋒尖端銳利,時出賊毫、叉筆,既保留了照原迹勾摹的痕迹,又顯露出自由臨寫的特點。清宮舊藏,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帖摹臨結合,顯得自然生動,并具一定的“存真”的優點,在傳世摹本中最稱精美,體現了王羲之書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藝術風神,為接近原迹的唐摹本。在王羲之無真迹存世的情況下,被公認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最佳摹本,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祖籍山東琅琊(山東臨沂),東晉傑出書法家,世稱“王右軍”,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王羲之的楷、行、草、隸、八分、飛白、章草俱入神妙之境,成為後世崇拜的名家和學習的楷模,有“書聖”之稱。後人評其書法曰:“飄若遊雲,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卧凰閣”、“天質自然,豐神蓋代”。
2. 天下第二行書:唐顔真卿《祭侄文稿》
存世顔魯公手書第一名墨迹
此帖全稱《祭侄季明文稿》,縱28.3厘米,橫75.5厘米,共23行234字,書于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顔杲卿和季明父子遇難之後,真卿曾派人尋得季明的頭骨;他對兄侄為國家壯烈犧牲和顔氏家族的“巢傾卵覆”,忠義滿腔,悲憤異常,用筆之間情如潮湧,不計工拙,一氣呵成,常常寫至枯筆,更顯得蒼勁流暢,其英風烈氣,傾見于筆端,悲憤激昂的心情流露于字裡行間。《祭侄文稿》與晉代王羲之的行書《蘭亭序》、宋代蘇轼的行書《黃州寒食帖》并稱為“天下三大行書”法帖,系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清宮舊藏,現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此帖通篇用筆之間情如潮湧,書法氣勢磅礴,縱筆豪放,一氣呵成,其個性之鮮明、形式之獨異均開曆史之先河,是極具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墨迹原作之一,當是存世顔魯公手書第一名墨迹,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對後世書法創作者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顔真卿(709—784年),字清臣,唐京兆萬年(陝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臨沂(山東臨沂),唐代中期傑出書法家。開元二十二年(734年),登進士第,曆任監察禦史、殿中侍禦史,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顔魯公”。顔真卿書法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又汲取初唐四家特點,兼收篆隸和北魏筆意,完成了雄健、寬博的顔體楷書的創作,樹立了唐代的楷書典範。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并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被稱為“顔筋柳骨”。
3. 天下第三行書:北宋蘇轼《黃州寒食帖》
蘇轼書法作品中的上乘佳作
此帖橫34.2厘米,縱18.9厘米,素箋本行書,共17行129字,是一首遣興的詩作,是蘇轼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發的人生之歎。詩寫得蒼涼多情,表達了蘇轼此時惆怅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的,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蘇轼将詩句心境情感的變化,寓于點畫線條的變化中,或正鋒,或側鋒,轉換多變,順手斷聯,渾然天成,其結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輕有重,有寬有窄,參差錯落,恣肆奇崛,變化萬千。正如黃庭堅在此詩後所跋:“此書兼顔魯公,楊少師,李西台筆意,試使東坡複為之,未必及此。”清宮舊藏,現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此帖筆酣墨飽,神充氣足,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穩健,痛快淋漓,一氣呵成,巧妙地将詩情、畫意、書境三者融為一體,畢現蘇轼“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自出新意,不踐古人”的精髓,是蘇轼書法作品中的上乘,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與東晉王羲之《蘭亭序》、唐代顔真卿《祭侄稿》合稱為“天下三大行書”。
蘇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蘇轼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并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4. 天下第四行書:東晉王珣《伯遠帖》
古代書法作品中的佼佼者
此帖縱25.1厘米,橫17.2厘米,紙本行書,5行共47字,是王珣給親友的一通書函,是王珣懷着痛切心情與人傾訴,它的書寫保持了書法家的自然、随意狀态,常被後世看作通向永遠動人心脾的“神韻蕭散”晉代書風的不可多得之至徑。其行筆峭勁秀麗,自然流暢,筆畫寫得較瘦勁,結體較開張,特别是筆畫少的字顯得格外舒朗,飄逸,有“如升初日,如清風,如雲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洞”的晉人韻味。其書法雖為行書,卻有隸書遺意,結體在扁長之間。個别字如‘勝’、‘實’、‘獲’、‘群’等與王羲之《姨母帖》的唐摹善本中的書字頗為類似。書勢微向左傾斜,為的是取得險峻端莊的藝術效果,這是王珣書法獨具的特色。清宮舊藏,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帖風神俊朗,潇灑流利,在王氏家族書風的基礎上自具面目,與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同列為三希堂法帖,亦被列為“天下十大行書”之一,排行第四,此帖與陸機《平複帖》為現今僅存的兩件晉代名人法書,是我國古代書法作品中的佼佼者,奠定了王珣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其書法藝術和文物曆史價值卻難以估量。
王珣(350—401年),字元琳,小字法護,琅邪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人。東晉大臣、書法家,丞相王導之孫、中領軍王洽之子。初任桓溫掾屬,與謝玄俱為桓溫所敬重,隆安元年(397年),遷尚書令。于司馬道子征讨王恭時為衛将軍、都督琅邪水陸軍事、假節,平亂後加散騎常侍。工書法,其代表作《伯遠帖》是東晉時難得的法書真迹。
5. 天下第五行書:五代楊凝式《韭花帖》
被譽為“五代蘭亭”
此帖縱26厘米、寬28厘米,紙本行書,是楊凝式的一封信劄,正文共五十三字。其内容是說,他午睡醒來之時,感到腹味舒适,此時恰逢有人饋贈用韭花做的食品,覺得非常可口,遂執筆表示謝意。可以想象,書家此時的心境正是閑适之極,提筆作書,想必是“怏然自足”。這樣的心态所寫出的作品給人深刻的印象便是輕松暢達、蕭散有緻。該手卷引首處有乾隆帝(1711—1799年)八字行楷:“楊少師韭花帖妙迹”,中間正上方钤蓋“乾隆禦筆”朱文印一方。董其昌(1555—1636年)曾說:“少師韭花帖,略帶行體,蕭散有緻,比少師他書欹側取态者有殊,然欹側取态,故是少師佳處”。此帖的字體介于行書和楷書之間,布白舒朗,清秀灑脫,深得王羲之《蘭亭序》的筆意。目前所知《韭花帖》有三本:一為清内府藏本,宋摹,即無錫市博物館藏本,曾刻入《三希堂法帖》中;一本為台灣林氏藏本;另一本為羅振玉(1866—1940年)藏本,真迹,有珂羅版傳世。清宮舊藏,後流出宮外,現藏于無錫博物院。此帖字體點畫生動,結構端穩,風神簡靜,結體妍麗,并以精嚴的技巧表達出含蓄内在的文人之氣,用筆一絲不苟,卻不顯得古闆呆滞,巧妙地将内擫和外拓的筆法融為一體,是帖中之精品,有“五代蘭亭”的美譽,有“天下第五行書”之稱。
楊凝式(873—954年),字景度,華陰(今陝西華陰)人,小名詩,他出生那年是癸巳年,所以他自号癸巳人。唐末為秘書郎,五代時官至太子少師,也稱“楊太師”。因他為人放縱不羁,時人又稱他“楊瘋子”。楊凝式在書法曆史上曆來被視為承唐啟宋的重要人物,“宋四家”(即蘇轼、黃庭堅、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響。其代表作有《韭花帖》《神仙起居法》和《夏熱帖》等。
6. 天下第六行書:唐柳公權《蒙诏帖》
中國書法行書上的裡程碑
此卷縱26.8厘米,橫57.4厘米,紙本行書,此帖傳為柳公權寫的一通信劄,告訴對方自己年老體衰,能力有限,雖然有個閑官職位,可也不能為别人辦什麼大事,請諒解自己的難處。此帖字形長短寬窄不一,或斷或連,筆墨濃淡輕重有緻,線條以中鋒為主,飽滿圓厚。在用筆方式上,有二王為代表的“一搨直下”,也有顔真卿為代表的“篆籀絞轉”。書法的前四行用筆較雄暢,結字亦尚穩妥,而後幾行用筆逐漸瘦薄,結字多松散,末行的“權”字筆畫也不成結構,與柳氏遒媚勁健的書風懸殊較大。種種迹象表明,本帖非柳書,乃是宋人仿本。清宮舊藏,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帖氣勢磅礴,痛快酐暢,渾莽淋漓,意象恢弘,極具虎嘯龍吟、吞吐大荒的氣派,是中國書法行書上的裡程碑,曾被世人譽為“天下第六行書”,雖風神稍遜,但仍可與李白的《上陽台帖》、顔真卿的《劉中使帖》等相媲美,對後世特别是楊凝式及宋四家有較大影響。
柳公權(778—865年),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唐憲宗元和初年進士。曾任太子少師,世稱“柳少師”。曆中書舍人、谏議大夫、太子賓客至太子少師,封河東郡公。工書,尤以楷書精絕。師顔真卿、歐陽詢而能參化其神理,自成一局,世有“顔筋柳骨”之稱。穆宗嘗問其用筆法,答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語意雙關,既論寫字,又行筆谏。
7. 天下第七行書:唐歐陽詢《張翰帖》
歐陽詢存世四件墨迹之一
此帖縱25.1厘米,橫31.7厘米,紙本行書,11行98字。《張翰帖》也稱季鷹帖,記張翰故事,此段文字見于《晉書·文苑》及《世說新語》等書中,但均屬節錄。張翰是西晉吳郡(今蘇州)人,富于才情,為人舒放不羁,曠達縱酒,人稱“江東步兵”。對開有瘦金書題跋一則,是宋徽宗趙佶在賞鑒之餘寫下的心得,他評此帖“筆法險勁,猛銳長驅”,并指出歐陽詢“晚年筆力益剛勁,有執法面折庭争之風,孤峰崛起,四面削成。”清宮舊藏,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帖字體修長,筆力剛勁挺拔,風格險峻,精神外露,真可謂“險中求穩,别有樂趣”,是唐代歐陽詢最具代表性的行書作品,是歐陽詢存世四件墨迹之一,備受好評,被稱作天下十大行書之一。
歐陽詢(557-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充任弘文館學士,與薛稷、褚遂良、虞世南并稱“初唐四家”。歐陽詢博通古今,其書師法二王,并對漢隸和魏晉以來的楷法加以吸收,在隋碑樸茂峻整的基礎上創立了“歐體”書法,體方筆網,為初唐時期的典範楷書。歐書筆力瘦硬險勁而兼有腴潤之質,結體非常嚴謹,英氣逼人,深深影響了後世書法。
8. 天下第八行書:北宋米芾《蜀素帖》
中華第一美帖
此帖縱29.7厘米,橫284.3厘米,絹本行書,結構奇險率意,變幻靈動,縮放有效,欹正相生,字形秀麗颀長,風姿翩翩,随意布勢,不衫不履。用筆縱橫揮灑,洞達跳宕,方圓兼備,剛柔相濟,藏鋒處微露鋒芒,露鋒處亦顯含蓄,垂露收筆處戛然而止,似快刀斫削,懸針收筆處有正有側,或曲或直;提按分明,牽絲勁挺;亦濃亦纖,無乖無戾,亦中亦側,不燥不潤。章法上,緊湊的點畫與大段的空白強烈對比,粗重的筆畫與輕柔的線條交互出現,流利的筆勢與澀滞的筆觸相生相濟,風樯陣馬的動态與沉穩雍容的靜意完美結合,形成了《蜀素帖》獨具一格的章法。清宮舊藏,現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此帖以率意的筆法,奇詭的結體,中和的布局,用筆縱橫揮灑,方圓兼備,剛柔相濟,一洗晉唐以來和平簡遠的書風,最能體現米芾“刷字”的意味,創造出激越痛快、神采奕奕的意境,是米芾的代表作品,被後人譽為“中華第一美帖”。
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世居太原,後定居江蘇鎮江。徽宗诏為書畫學博士,人稱“米南官”,又因舉止颠狂,人稱“米颠”。米芾能詩文,擅書畫,精鑒别,書畫自成一家,集書畫家、鑒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是“宋四書家”(蘇、米、黃、蔡)之一,其書體潇散奔放,又嚴于法度。米芾擅水墨山水,人稱“米氏雲山”,但米芾畫迹不存在于世。
9. 天下第九行書:北宋黃庭堅《松風閣詩帖》
黃庭堅行書代表作
松風閣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靈泉寺附近,海拔160多米,古稱樊山,是當年孫權講武修文、宴飲祭天的地方。宋徽宗崇甯元年(1102)九月,黃庭堅與朋友遊鄂城樊山,途經松林間一座亭閣,在此過夜,聽松濤而成韻。此詩帖縱32.8厘米,橫219.2厘米,計29行153字,先寫松風閣之位置、高度以及命名之由來,而其景物之特點即由是以見。以下寫夜雨會飲及所聞所見,耳目為之一新。最後痛東坡之已亡,惜文潛之未到,因觀覽名勝,而思擺脫拘攣,與朋輩長期扁舟遨遊江上。此帖體仿柏梁,句句用韻,通篇筆力勁峭,是黃庭堅晚年作品。清宮舊藏,現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此帖筆力沉穩,其字潇灑絕逸,筆畫遒勁,縱橫揮灑,風神灑蕩,長波大撇,提頓起伏,一波三折,意韻十足,極具黃庭堅個性,不減遒逸《蘭亭》,直逼顔氏《祭侄》,後世推為黃氏行書代表作,也是後世臨寫行書大字的絕好範本。
黃庭堅(1045—1105年),字魯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甯(江西省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舉進士,以校書郎為《神宗實錄》檢讨官,後擢升起居舍人、秘書丞、國史編修官。紹聖年間因章惇、蔡卞等黨人論實錄多誣,被貶為涪州别駕,安置黔州,此後多次被貶官在外,最後至宜州(今廣西宜山),死于該地。黃庭堅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詩與蘇轼齊名,人稱“蘇黃”,詩風奇崛瘦硬,力擯輕俗之習,開一代風氣,為江西詩派的開山鼻祖。詞風流宕豪邁,較接近蘇轼。書法精妙,與蘇、米、蔡并稱“宋四家”,擅長行書、草書,楷書也自成一家。
10. 天下第十行書:北宋李建中《土母帖》
李建中存世墨迹的代表作
此帖縱31.2厘米,橫44.4厘米,紙本行書,共10行104字。作品中字的結體緊密而修長,用筆沉着而豐腴,起筆、收筆處仍見嚴謹的楷法筆意,可看出不少唐人書法的特質。此外,由于尺牍内提及“新安門”,地近洛陽,所以推測這是李建中晚年居住在洛陽時所寫。據《式古堂書畫彙考》知即為明代鑒賞家項墨林的編号。真迹明代藏項元汴天籁閣,清代入内府,該墨迹曾被《三希堂法帖》刻入第8冊。清宮舊藏,現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此帖書法瘦不露骨,肥不剩肉,筆筆遒勁,字字潇灑,清秀飄逸,妙趣天成,真可謂“窮變态于毫端,合情調于紙上”,富有藝術情趣,集中地表現了李建中書法藝術的造詣和風格,可稱力作,是李建中存世墨迹的代表作。
李建中(945—1013年),北宋書法家,字得中,自号岩夫民伯。京兆(陝西西安)人。曾任太常博士、金部員外郎、工部郎中、西京留司禦史台等職,被人稱“李西台”。擅草、隸、篆、籀、八分等書體,多構新體,師法顔真卿及魏晉書風,在書法史上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人物。其書筆緻豐腴肥厚,結體端莊穩健,風格豐肌秀骨,氣宇軒朗。有墨迹《同年帖》《貴宅帖》《土母帖》等傳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