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薦八本原創作品,這幾位作家都有旺盛的創作力,每部作品也都保持着一定品質,是今年文壇可喜的現象。
《平原客》
李佩甫/著 花城出版社 2017年8月
在平原,“客”是一種尊稱。上至僚謀、術士、東床、西席,下至親朋、好友,以至于走街賣漿之流,進了門統稱為“客”。平原客,寫的是“土壤與植物”的關系,把人當“植物”來寫。“植物”在發芽的時候,都是向着陽光的,可長起來就不一樣了。過去,《羊的門》、《城的燈》、《生命冊》等都是寫底層老百姓,這本《平原客》講述“精英人士”,知識分子和權力場中的那些人,他們在時代的變化中,所做出的命運抉擇。
《奔月》
魯敏/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7年10月
我要從這個世界消失,我要成為我自己。一個普通的女人,不能忍受普通的生活,她要借助一次交通事故,逃離原來的生活。一輛大巴翻車墜崖,女人小六成為失蹤者。枕邊人、親愛者、閨中友、上下級、朋友圈,都由此陷入日常面目下的湧動暗流……這本書想表達一種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想逃離的你、我、他。
《藏珠記》
喬葉/著 作家出版社 2017年9月
大唐天寶年間,長安城的一個女孩在自家的客棧裡收留了一位生命垂危的波斯人,波斯人感其善好,臨終時贈其一靈異之珠。此珠能葆她青春且長壽,前提是不能與男人情愛交合。一千多年來,她始終恪守着這條與自己性命攸關的戒律,直到遇到了一名烹饪世家之子,其父因精于廚藝而晉階仕途,反腐風潮到來時,因不堪壓力而自盡,擅自留給他一份特殊的“遺産”,引來曾經的合夥人對他虎視眈眈……這部虐心的痛美之作,是喬葉又一次創作上的突破。
《好人宋沒用》
任曉雯/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7年8月
任曉雯這些年一直保持良好的創作狀态,這部《好人宋沒用》讓她找到一股創作力的爆發。小說講述了一位蘇北女人宋沒用在上海艱辛打拼、忍辱負重、立足生根的故事。宋沒用生于1921年,因為是幺女,所以被母親嫌棄,起名“沒用”。可就是這樣一個“沒用”的女子,為父母養老送終,接濟遊手好閑的哥哥,拉扯大了五個兒女……她像很多中國人一樣,在勤勞善良之中,不乏怯懦和精明,悲歡與堅忍,卻始終恪守着對人“有用”的信條。
《有如候鳥》
周曉楓/著 新星出版社 2017年10月
周曉楓的散文,以繁複精彩、雲谲波詭的巴洛克式修辭和對世間萬物極其細膩的體察與感悟著稱,本書收錄了她近十年來的一些散文代表作。很少有人專事散文,周曉楓卻一直保持着這種忠貞。她說:我沒有詩人的天賦,沒有小說家的附體能力。散文屬于凡人,是自說自話,是仰望星空的井底之蛙在發聲,幾乎靠本能完成,如同漫長婚姻裡沉澱的親情,逐漸令人信賴和安慰;恰是它的日常乃至平庸,給我自由。
《我循着火光而來》
張悅然/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7年10月
張悅然中短篇小說集。九個故事,一群孤獨男女,背負着難以言說的過往,執着尋找生命中的火光。這些人物純真又世故,冷漠又熱烈,敏感又堅韌,他們因為懲罰自己而作惡,因為相信而多疑,因為愛而背叛。書寫出關于愛與孤獨、金錢與才華、文化偏見與階級隔膜的當代寓言。
《柒》
文珍/著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2017年9月
收錄了文珍最新創作的七個熱情故事,大多關于人世間偶然的相遇,動心起念的後果,無法擺脫的過往,以及仿佛針對每個人性格弱點量身定做的道德困境。故事中每個人想要真正成長和抵達自我,都必須竭力理解種種際遇之于自身的意義,并将之轉化為生命所得;而在另一些被命運選定的時刻,甚至艱難漫長如同泅渡黑暗中的茫茫大海。
《深情史》
劉麗朵/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7年9月
劉麗朵首先是詩人,但也寫短小的小說。本書收錄了六十餘篇短小精緻的故事,題材以愛情為主。這些故事發生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點,但個中的纏綿悱恻、恩怨糾葛都是一緻的,所引發的哀戚感傷、唏噓感歎也是一以貫之的。這些故事都來自閱讀,皆為化典新編,每篇題後均标明了故事來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