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秦代方言

秦代方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13:55:24

現代人對“者”,似乎有點陌生;并不經常使用,也就不追求對“者”的詳細理解和解釋,無所謂是否能夠正确解釋“者”的本義。

但是,在老子的《道德經》中,“者”卻是一個經常出現的字。如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僅僅這麼一段話,老子就用了八個“者”。

現代漢語往往将“者”解釋為“人”。如這裡的“知足者富”就解釋為:知道滿足的人,才是富有的人。

但是,如果把“者”解釋為“人”,那麼,解釋“知人者智”就顯得非常的别扭,隻能夠解釋為:“能了解認識别人的人叫做智慧”。為了避免這種别扭的解釋,隻能夠對“者”避而不談。

因此,在解釋古文時,能夠解釋通順,就将“者”解釋為“人”,解釋不通順時就對“者”避而不談,視而不見。

在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三章》中,“者”不是具有“智”,就是具有“明”;不是具有“力”,就是具有“強”;不是具有“富”,就是具有“志”。這樣的人,當然不應該是普普通通的人。“者”所指的人群範圍,要小于“人”所指的人群範圍。

“者”,是特指的一類人群。“人”的含義,并不能夠代表“者”的含義。

現代漢語詞典對“者”的演變如下:

秦代方言(象形方言41)1

現代漢語詞典對“者”的解釋為:燃燒,上半部分像堆起的柴,下半部分像火。2、3、4、5中還加上幾點,表示燃燒的火星。

然而,“者”并沒有強調火,而是強調了“人”,強調了一種職業的人,強調了一種與燃燒的柴有關的人。“者”的象形字的下半部分并沒有刻畫成“火”的圖形。

如果将“者”的演變圖中的下半部分解釋為“盆子”,那麼,“者”的象形字就非常像兩種東西,一種是烤火的火盆,一種是祭祀祖宗時燒紙錢的盆子。

因此,“者”就可以解釋為:主持祭祀祖宗神靈的長老。這種解釋與“老者”、“智者”、“長者”就非常切合。“者”,就可以解釋為:具有豐富的生活經驗的長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