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詩歌的國度,尤其是在唐代的時候,出現了數不清的詩人,其中還誕生了詩仙詩聖等一大批優秀詩人。
不過,我們都說過詩仙詩聖詩魔詩鬼,但是對于“詩俊”卻很陌生。
這個“詩俊”是存在的,不過是不是在唐朝,乃是在宋朝。
這位詩人的名字,叫做陳與義。
陳與義被稱為“詩俊”,實際上并非是因為取得了與李白杜甫等相同水平的成就,而是因為其是當時“洛中八俊”的一員,其中就包括“詩俊”陳與義、“詞俊”朱敦儒和“文俊”富直柔等人。
這首詩的題目是《襄邑道中》,最亮眼的一句當屬“卧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這兩句所表達的志得意滿,堪與唐詩中“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相提并論。
當是時,詩人任滿經襄邑入京,前景一片大好,所以詩人的内心非常舒暢,所以才吟詠出“卧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的春風得意。
前兩句用一個成語概況,那就是“一路順風”。因為一路順風,所以詩人行船看兩岸飛花,把作者所坐的船都照紅了,真可謂花團錦簇。接下來“百裡榆堤半日風”,順風順水,半天時間就已經到了距離京城百裡之地,可見風速之快,行船之快。
一路順風,看到滿天的雲彩并不動,原來是因為“雲與我俱東”。
陳與義留下的詩篇不多,但是卻博得了如此之高的地位,說明其詩作風格有自己的特點。而且詩作大多俊朗明秀,所以也才被稱為“詩俊”。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