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第5個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活動的通知》,推動《北京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十條措施》《北京市推進健康校園行動實施方案》落地落實,紮實做好我市兒童青少年的近視防控和健康宣傳教育工作。近日,市教委發布了《關于開展2022年北京市中小學生健康教育系列活動的通知》,對近視防控宣傳月等工作做出部署。其中有哪些重點工作?帶大家一起來看。
各校要利用科普宣傳素材,積極開展“六個一”活動,即:
上好開學第一堂視力健康課
召開一次主題班會
組織一次家長宣講
開展一次校園宣傳
進行一次國旗下講話
合唱一首《光明的未來》
各校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向師生及家長廣泛傳播普及近視防控知識,确保提升學生愛眼護眼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建立家校攜手的綜合防控統一防線。
科學合理分配使用電子産品開展教學時長,引導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下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用眼衛生習慣。
健全作業管理機制,嚴控書面作業總量,切實發揮好作業育人功能。
鼓勵學生每節課間走出教室活動、遠眺,保障學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個小時體育活動時間,支持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
鼓勵班級設立學生視力健康委員等班級近視防控專門崗位。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關于開展2022年秋季學期中小學生視力監測主要信息報送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及學校定期開展學生視力監測,及時掌握和了解學生視力健康狀況,是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的有效手段。
如何測定孩子的視力呢?
1. 一般視力測定
按視力表一般使用方法,測出被檢眼所能辨認的最小行視标(辨認正确的視标數應超過該行視标總數的一半),記下該行視标的視力記錄值,即為該眼的視力。
2.低視力測定
視力不到4.0(0.1)時,可采用下列方法測定:
a)被檢者直接走到遠視力表前1m處,測得的5分記錄均需減去校正值0.7(即表1中1m檢查距離相應的校正值e),此時遠視力表可測3.3—4.6(0.02—0.4)的視力;
b)被檢者向遠視力表走近至表1左側所列某一檢查距離時,測得的5分記錄值加相應校正值e後即為其實際視力。
為了保護孩子的視力,下面的這些知識,我們大家都應該了解↓↓↓
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适宜技術指南
(更新版)摘錄
近視防控名詞術語
1.視力:又稱視覺分辨力,是眼睛能夠分辨的外界兩個物點間最小距離的能力。視力是随着屈光系統和視網膜發育逐漸發育成熟的,0~6歲是兒童視力發育的關鍵期,新生兒出生僅有光感,1歲視力一般可達4.3(标準對數視力表,下同),2歲視力一般可達4.6以上,3歲視力一般可達4.7以上,4歲視力一般可達4.8以上,5歲及以上視力一般可達4.9以上。
2.正視化過程:兒童眼球和視力是逐步發育成熟的,新生兒的眼球較小,眼軸較短,雙眼處于遠視狀态。兒童青少年時期是眼屈光變化最快的階段,其發育規律表現為随着兒童生長發育,眼球逐漸長大,眼軸随之變長,遠視度數逐漸降低而趨于正視,稱之為“正視化過程”。比較理想的情況是兒童到12歲後才由遠視眼發育成正視眼。
3.遠視儲備量:正視化前的遠視大多為生理性遠視,是一種“遠視儲備”,可理解為“對抗”發展為近視的“緩沖區”。遠視儲備量不足指裸眼視力正常,散瞳驗光後屈光狀态雖未達到近視标準但遠視度數低于相應年齡段生理值範圍。如4~5歲的兒童生理屈光度為150~200度遠視,則有150~200度的遠視儲備量,如果此年齡段兒童的生理屈光度隻有50度遠視,意味着其遠視儲備量消耗過多,有可能較早出現近視。
4.裸眼視力:又稱未矯正視力,指未經任何光學鏡片矯正所測得的視力,包括裸眼遠視力和裸眼近視力。
5.屈光度:屈光現象大小(屈光力)的單位,以D表示。平行光線經過眼的屈光系統聚集在1m焦距上,眼的屈光力為1屈光度或1.00 D。通常用眼鏡的度數來反映屈光度,屈光度D的數值乘以100就是度數,例如200度的近視鏡屈光度為﹣2.00 D,150度的遠視鏡的屈光度為﹢1.50 D。
6.近視:屈光不正的一種類型,指人眼在調節放松狀态下,平行光線經眼球屈光系統後聚焦在視網膜前的病理狀态,其表現為遠視力下降。
7.篩查性近視:應用遠視力檢查、非睫狀肌麻痹狀态下電腦驗光或串鏡檢查等快速、簡便的方法,将兒童青少年中可能患有近視者篩選出來。當6歲以上兒童青少年裸眼遠視力<5.0時,通過非睫狀肌麻痹下電腦驗光,等效球鏡(SE)≤﹣0.50 D判定為篩查性近視。
8.等效球鏡:等效球鏡度(SE)=球鏡度 1/2柱鏡度。如某學生球鏡度數為﹢0.50 D,柱鏡度數為﹣3.00 D,則該生的SE= 0.50 1/2(﹣3.00)=﹣1.00 D,即等效于﹣1.00D的近視。
為了孩子的眼睛
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
來源:首都教育
責任編輯:辰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