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鄰居是兩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他們有兒,有兒媳,但都在異鄉打工,孫子也跟随父母在外地讀書,隻有兩老留守在家裡。老爺子體弱,老婆子腿瘸。兩老行動雖有不便,但生活還能自理。
老爺子是個愛動腦筋的人,遇事愛鑽研,好創新。
家鄉是山區,滿山遍野都是雜木。把雜木燒成炭,比直接燒生柴要劃算些,熱能利用率也要高些,而且更方便、更環保。但是傳統土窖燒炭費力,耗時,人要多次進出土窖,安全隐患極大。為了燒炭,解決烤火、做飯能源問題,老爺子經過多次探索試驗,變“土窖燒炭”為“土坑燒炭”,終于找到了燒制木炭的妙法,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一、準備工作
1、備料:(1)生雜木柴,并将其鋸為兩尺左右的短柴。
(2)、幹柴,引火用。
(3)、生茅草,用作木柴燃燒時的第一層覆蓋物。
(4)、草木灰或炭沫或鋸木粉,用作木柴燃燒時的第二層覆蓋物。
(5)、稀泥巴,用作閉火時的覆蓋物。
2、挖土坑
土坑是用來燒炭的,形狀似大鐵鍋,大小不限,一般以直徑為1.5米為最佳。
二、燒炭流程
先把幹柴放在坑底,引燃幹柴後把鋸好的生雜木柴堆放在幹柴上面。
柴堆滿坑後蓋上茅草,在茅草上面再覆蓋上草木灰類的粉狀物,讓其燃燒十幾個小時,其間注意别讓其通火即可。
待坑内生柴燃盡後便“閉火”,即将稀泥巴覆蓋在坑上,以隔絕坑裡的空氣,使坑内炭火熄滅,一般閉火時間也要十幾個小時。
火閉熄之後便可出炭。用此法燒制的木炭,和土窖燒制的木炭一樣,成形,發亮,燃燒時間長,不足之處是:碎炭稍微多一點。
用土坑燒炭一般耗時兩天,成炭不少于200斤。最大優點:省力,省事,安全。
兩位老人,一年隻需燒三五坑炭,便可輕松解決四季烤火、做飯的能源問題。真是實惠、方便、環保,既減輕了孩子們的負擔,又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不少的光彩與樂趣。
!有條件的老年朋友們,勸你們也試試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