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龔琳娜坐着清唱

龔琳娜坐着清唱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6 10:30:51

龔琳娜是一條眉毛都有表情的人,談笑之間能生風。昨天上海大風大雨,頗能激發她的熱情:“我在此次國風音樂會上特别選取了《潮水娘娘》和《風雨》,我最喜歡迎着風雨乃至大雪唱歌——人在那樣強烈變化的自然氣候裡,最能汲取大自然的能量。”在昨晚,“行走的聲音”——國風音樂會在東藝舉行之前,龔琳娜接受了本報專訪。

龔琳娜坐着清唱(龔琳娜在行走的聲音)1

圖說:龔琳娜在演出中

大風迎面


《潮水娘娘》是一首崇明山歌,但是老鑼編配得十分現代感,把原先戲曲小調的氣質,通過頗能與現代人共鳴的節奏層層推進。龔琳娜第一次聽到這首歌就很喜歡,就去打聽原唱者張小末:“我原來以為上海是沒有民歌的,就特别想找張小末去學這首歌。我找到上音蕭梅老師,她告訴我說,你隻能找她哥哥張順法了——張小末在很年輕的時候已經去世了。我好傷心啊!”她找到張順法,表明來意,以拼音标注的方式學這首歌,“我一個字一個字地學,學了三年才學會發音和唱腔。”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必須學會方言才能唱出這個韻味。前年在上海首演時,也是下大雨……“這首歌,就成為我第二張民歌專輯的名字。”

前陣子參加“深圳聲樂季”時,她遇到了上海歌唱家石倚潔。龔琳娜好奇的是:“崇明沒有山,為何叫山歌?”他答:“我們都叫田山歌、田歌、山歌。”但他好奇的是:“崇明有這首歌嗎?我不知道呀!”龔琳娜的《潮水娘娘》激發了上海人、美聲歌唱家石倚潔:“我回去也要唱上海的歌!”

龔琳娜坐着清唱(龔琳娜在行走的聲音)2

圖說:龔琳娜在演出中

采風全國


“行走的聲音”是音樂會的主題,除了老鑼為詩經譜曲的曲目之外,幾乎都是龔琳娜走遍山川采風得來。她特地要糾正一個錯誤——她為電視劇《血色浪漫》唱過一首《圪梁梁》,大家都以為是陝北名歌,後來她到了山西保德遇到原唱者楊仲青。他說她唱的那首歌其實是山西民歌《那是個誰》,人家都誤會成陝北民歌了。“我說楊老師,我也誤會了,我要在音樂會上告訴大家其實這是首山西保德的名歌。”結果,楊仲青含着眼淚道:“謝謝你把我們家鄉的歌曲帶給大家,隻要全國人民知道我們就很好……”

“現在很多年輕人在抖音直播很多國風、國潮的歌——但他們不出門,靠聽歌去模仿、靠15秒來加流量。不走進大自然,不去了解各地戲曲。”她與一些中國年輕的說唱歌手合作,問他們:“為何不把民族的例如新疆音樂的節奏融入呢?”對方說——啊呀沒想到,“我們都是模仿美國街頭文化的。”那麼,為何不深入中國的田間山頭、廣袤山河呢?“拿來”不是真正的融合。

龔琳娜坐着清唱(龔琳娜在行走的聲音)3

圖說:龔琳娜采風

國風為何?


龔琳娜緻力于國風音樂會的主題性推廣。昨晚首演的《黍離》選自《詩經·王風》,雖僅有古筝、胡琴、鼓、中提琴等六位伴奏,但是她幾乎唱出了美劇《權力的遊戲》主題曲的宏大氣勢。最後一個音符收尾後,觀衆席裡有女生發出了被震懾到倒吸一口冷氣的“喔……”

龔琳娜說,大家都在談國風、國潮,那麼到底什麼是國風,是否真正能認識到?她認為,“國風”的起源,可以從《詩經》的“風”“雅”“頌”中尋得脈絡。“國風是一股風,也是風俗,也是風土人情。”因此,她要“走到哪兒,唱到哪兒,走遍全國,了解真正的國風——國風不是一個地方的風,是全中國的風。”哪怕一首《茉莉花》,音樂學院教出來的隻有一個腔調。其實,在江南、河北、東北都有不同的風格。她現場演繹了婉約的江南、中性的河北和爽朗的東北三種完全不同的“茉莉花”,當場讓觀衆掌聲雷動。

龔琳娜坐着清唱(龔琳娜在行走的聲音)4

圖說:龔琳娜緻力于國風音樂會的主題性推廣

民歌不是舞台藝術,而是産生于勞動,不是為表演而創作。所以原生态藝術百分百搬上舞台觀衆會不習慣。但是,不能因此丢掉其樸實的部分,但是要誇張它的美,“所以在藝術上會賦予複調等方式,但是也要尊重其唱法。”這樣觀衆就能接受。

“我12歲的時候在法國登台唱貴州民歌,立刻理解了——音樂會使得你的文化被人尊重”。真正讓世界舞台了解“國風”“國潮”,其實是要找到他們對中國文化的“隔膜的點”。從這個隔膜點入手,找到他們理解的邏輯,注入我們的特質,就能煥發新生。(新民晚報記者 朱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