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關于屈原的來曆和端午節的來曆

關于屈原的來曆和端午節的來曆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8-26 00:17:35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是我國人們以祛病防疫的節日,後來傳說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也同時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盡皆知,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但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且吳越之地以龍舟競渡在此日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挂菖蒲、蒿草、艾葉,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端午節的由來:

關于屈原的來曆和端午節的來曆(屈原的故事和端午節的由來)1

NO.1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雲名正則,号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

NO.2

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将我眼睛挖出懸挂在吳都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端午節的民俗:

NO.1

在劃龍船時,又多有唱歌助興的龍船歌流傳。如湖北秭歸劃龍船時,有完整的唱腔,詞曲根據當地民歌與号子融彙而成,唱歌聲雄渾壯美,扣人心弦,即“舉揖而相和之”之遺風。又如廣東南雄縣的龍船歌,是在四月龍船下水後唱到端午時止,表現内容十分廣泛。

NO.2

五彩縷又叫“五色線”、“朱索”、“百索”等,是端午節必備的物品。端午節當天把彩色絲縷拴在小孩的手腕、腳腕和脖頸上,據說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這種彩色絲縷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來,丢進河裡讓水沖走。

NO.3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則各有千秋,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闆栗粽、鹹蛋粽等等。

看完端午的由來及習俗,下面讓我們了解下屈原的故事吧!

屈原官很大,内外都要管一管。

而且倍受懷王信賴,真是大紅人一枚。

他勸懷王改革,任用賢能,愛戴百姓,聯合抗秦。

畢竟是任用賢能嘛,那些沒有本事的大官,就開始坐卧不安了。

幾個老家夥一商量,為了自保陷害屈原吧。

屈原一聽,我要顔值有顔值,要才能有才能,怕你們?來鬥!

老百姓是明白人,都捧屈原,一看屈原如此得民心。懷王也不淡定了。

老家夥們不停的說屈原煽動民衆,這是要造反啊!終于把懷王老頭說迷糊了,就把屈原給流放了。

屈原在外天天憂國憂民,寫出了著名的《離騷》。

不久,屈原又回來了,這時懷王被邀“鴻門宴”,屈原力勸“虎狼之國,不可信,去了就是上當了”。懷王不聽,果然死在那了。

懷王一死,這幫老家夥那還容得下屈原,屈原第二次被免職,放逐當更荒僻的江南。

後來,楚國戰敗,小楚王和老家夥們狼狽不堪的逃難了。

屈原被流放了16年,隻是62歲,看到楚國的現狀,徹底絕望了,于農曆五月初五,直奔了汨羅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