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是自古以來人們餐桌上的美食之一,雖然辣椒的種植在中國隻有幾百年的曆史,但是早在7000年前辣椒就已經開始在地球上生長了。近年來,常常有人謠傳“吃辣椒會把人的胃燒壞”,“吃辣椒會讓人得口腔癌”的言論,而近日,《英國醫學期刊》的一項研究表明,正确的吃辣椒對人體反而是有好處的。每隔一兩天就吃一頓辣椒的人,其死亡風險比每周吃辣椒一次以下的人低10%。
多吃辣椒能長壽?英國醫學發現:常吃辣椒能降低死亡風險!今天就來講一講吃辣椒的那些事。
一、經常吃辣椒的人身體會更健康
1、降低血壓。
發表在《英國國家醫學期刊》上的一篇醫學期刊指出,一天吃一次辣椒的人,比每周吃一次辣椒的人死亡風險低10%。辣椒中的辣椒素可以擴張人體血管,幫助我們降低血壓,降低血脂指标,達到預防心髒血管相關疾病的作用。
2、減肥。
辣椒中的辣椒素能夠加速體内的新陳代謝,促進細胞内脂肪的分解和代謝,起到和腎上腺素類似的作用,而運動減肥就是通過身體運動刺激腎上腺素的分泌,提高肌體代謝率從而達到燃燒脂肪的目的。辣椒能減肥也是有科學依據的。
3、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
單位體積内含維生素最多的蔬菜就是辣椒,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C,維生素B,其中維生素C是體内重要的抗氧化劑之一,能夠延緩衰老,抵抗細胞退化,而維生素B能夠有效預防貧血和缺鈣,提高身體抵抗力。
4、預防心血管硬化
辣椒中富含一種特殊的胡蘿蔔素,它是一種強抗氧化劑,可以對人體動脈血管壁上的膽固醇受體結合,有效控制低密度脂蛋白(LDL)在血管壁上的沉積,起到預防血管壁硬化目的。而一根紅辣椒中所富含的特殊胡蘿蔔素就可以滿足一個人一天的需要。
1、嚴重的心髒疾病患者應該少吃。
雖然辣椒中含有的特殊胡蘿蔔素對心髒血管的硬化有延緩作用,但是對于已經患有心髒疾病的患者,攝入過多的辣椒素後,身體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提高,會加重心髒的負擔,心髒疾病患者有加重病情的風險,甚至可能出現心力衰竭,這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有心髒疾病的患者可以偶爾吃一次,控制好每次的攝入量,量力而行。
2、長期患有慢性膽囊炎的患者
辣椒中含有的辣椒素,能夠刺激人體分泌消化液,胃壁分泌胃酸增多,增加膽囊負擔,極易引起膽道梗阻,膽汁排出受阻,加重膽囊炎的症狀,引起腹痛、惡心、嘔吐,嚴重的還會有發熱,黃疸等全身症狀。
3、患有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
患有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主要治療手段有服用強效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雷貝拉唑”等,其主要目的是抑制胃酸分泌,緩解潰瘍症狀,促進胃壁的自我修複。而食用辣椒後,辣椒中富含的辣椒素會加快胃酸的分泌,影響藥物療效,甚至有加重病情的可能。對于長期慢性胃炎患者,會提高其胃穿孔并發症的概率。
4、患有痔瘡的患者
我們常說吃辣椒太多會“菊痛”,是因為辣椒素會刺激黏膜血管收縮,而痔瘡的形成原因就是因為肛周靜脈血管的彎曲,流通不暢,形成血栓,突出體表,而辣椒素收縮血管的作用會加重痔瘡症狀。
三、重點強調:吃辣椒要避免三大誤區
很多人為了追求味覺的刺激,會把辣椒曬幹,再經過油炸,和其他調味料的混合,加入大量的鹽和味精來提高食欲。殊不知這一過程會帶走辣椒中的水分,破壞其富含的胡蘿蔔素B,大大提高了嘌呤含量,加重了腎髒排洩尿酸的負擔,極易誘發人體出現痛風、腎輸尿管結石等疾病。同時攝入大量的鹽分和油脂還會加重心髒血管的負擔,提高了心血管發病的風險。
正确做法:盡量清炒,炒辣椒時少放油。控制烹饪溫度,避免油炸。保護辣椒中的營養成分。
2、認為吃辣椒就會長痘。
很多姑娘為了避免臉上起痘痘,選擇遠離辣椒,事實上陷入了一個誤區。痘痘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皮膚下皮脂腺分泌油脂的通道被堵住,引起毛囊發炎,同時還伴随着細菌感染的可能,和是否吃辣椒沒有關系。
正确做法:做好面部的清潔,不要用劣質化妝品刺激皮膚,保持面部皮膚清爽整潔。适當地吃一些辣椒,有效擴張皮膚毛細血管,使皮脂腺分泌通道擴張,幫助油脂的排出,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痘痘的形成。
3、試圖通過喝水來中和辣椒對胃的刺激。
很多人吃辣椒太多,感覺胃裡發燒,不舒服,認為多多配合點兒水就可以稀釋辣椒,事實上辣椒素是不能溶于水的,喝太多的反而會影響到胃的攪拌和排空作用,加重胃壁的負擔,更容易引起胃部不适。
正确做法:适當地喝一些牛奶,或者酸奶,辣椒素是脂溶性物質,牛奶制品中的酪蛋白可以有效中和辣椒素,減輕辣度,緩解胃部不适,同時還可以在食用辣椒的同時,吃一些豆制品,苦瓜等,可以避免上火。
總結:适當的吃辣椒是對人體很有好處的,但是吃法很重要,而且我們讨論的是辣椒本身的食用,大家可不要和辣味食品混為一談。因此,千萬不要看到這篇文章之後就認為,我們是在鼓勵吃“火鍋”、“辣條”等等食物,正确的做法應該是作為一種蔬菜,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而不是當成追求刺激的調味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