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媽媽跟女兒說做好避孕

媽媽跟女兒說做好避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3 15:21:39

媽媽跟女兒說做好避孕(媽媽什麼是處女)1

有一天,一家人在看某個電視劇的時候,7歲的女孩問:

“媽媽,什麼是處女?”

女孩媽媽瞬間臉紅心跳,尴尬得緊,一時不知如何給孩子科普起。

這個孩子真正關心的,到底是什麼?當時電視裡演的情節是,一個男生因為女生不是處女而要跟女生分手。

所以,這個小女孩是在問什麼呢?

她想知道的其實是,為什麼不是處女就要被抛棄。

她眼中并沒有父母腦補的成人式的性,她關注的是關系的不可測。

問題背後,藏着孩子在關系中被抛棄的隐憂。

因此,在那個當下,大人完全可以這麼告訴孩子:“有些人會在意,喜歡的人曾經跟别人交往過。要是有,就覺得很生氣,不能接受。但是,也有很多人不在意這些,他們喜歡一個人,就會隻是喜歡這個人,而不是她的過去。”

這麼做,才能真正解答并安撫這個孩子。

媽媽跟女兒說做好避孕(媽媽什麼是處女)2

分享這個例子,是想跟大家提個醒:

當一個小孩子問及一些跟性有關的敏感話題時,很可能孩子關注的并不是性,而是關系本身。

他們最關心的,是自己會不會被愛、被抛棄這麼一個終極問題。

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

父母在日常給孩子做性教育的過程中,很有必要了解這一點。

媽媽跟女兒說做好避孕(媽媽什麼是處女)3

下面這個例子,就來自一個小小孩。

一位家長曾經羞答答地咨詢:

2歲多的小孩撞見了父母的性生活,怎麼辦?她好像有點害怕,一邊問媽媽怎麼了,一邊哭着硬是把她爸爸給拉開……我覺得很擔心,不知道這件事情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求教。

這個家長的這個問題非常重要。

撞見父母的夫妻生活後,小孩子的内心經曆着什麼呢?

當她問出那句“媽媽怎麼了”,當她哭着拉開父母,其實她内心充滿了恐懼。

孩子為何會恐懼?她完全無法理解那些具體動作意味着什麼,更不會認為“我的媽媽是在享受一種快樂”,孩子的小腦袋瓜裡隻可能有下面兩種印象:

第一,性是危險的。爸爸好像在傷害媽媽。太可怕了。

第二,我被抛棄了。因為那一刻,父母隻關注對方。當父母相互關注對方時,孩子的感覺是被排除在外的,是被抛棄的。對孩子來講,最糟糕的事莫過于此。

隻要感受到可能被父母抛棄,孩子就容易有種瀕臨死亡的感覺。

因為,沒有父母在身邊孩子有可能餓死;

因為,沒有父母在身邊孩子得不到關愛。

因為,沒有父母在身邊孩子得不到保護。

沒有父母保護,寒冷和炎熱我們都無法防禦。隻有父母在身邊,我們才能獲得安甯。

所以,看到父母隻專注在對方身上,這對一個小小孩而言是很恐怖的事,這樣的體驗會保留在孩子身上很久。

媽媽跟女兒說做好避孕(媽媽什麼是處女)4

如何盡可能避免對孩子的傷害呢?

假如真的不小心被孩子撞見了夫妻生活,父母應該及時從依戀關系的角度去回應孩子,告訴小孩:“我們這麼做,是成年人都會做的事,因為我們相互之間很相愛,也正因為我們相愛,才能更好地去愛你。”

然後去抱抱孩子,陪陪孩子就好了。

盡管孩子也許一知半解,但是你的回應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孩子内心的恐懼跟焦慮。

當然,最好的建議是,不要讓孩子撞見這一幕。

媽媽跟女兒說做好避孕(媽媽什麼是處女)5

孩子稍微大點以後,會更容易問出讓父母覺得尴尬的問題。這個時候也請父母保持淡定,并且懂得去聽孩子的“弦外之音”。

比如,一個6歲的女孩冷不丁地問:“媽媽,避孕是什麼意思?”

孩子媽媽立馬很緊張,心想,這孩子是不是太早熟了?于是就把這個孩子盤問了半天。最後發現,女孩是聽大人聊天聽到的。

大人們聊了什麼呢?聊的是一個媽媽因為避孕失敗,意外懷上了二胎的事。

所以,這個女孩問避孕是什麼的時候,她關心的并不是性,而是我的爸爸媽媽,他們避孕了嗎?總不會晚上睡覺一不小心也弄一個小寶寶出來吧?如果再來一個弟弟妹妹,爸爸媽媽還會喜歡我嗎?

這才是孩子真正關心的問題。

如果聽到孩子的問題後,大人出于對性的禁忌,以及羞恥感作祟,去訓斥孩子亂說話,或者粗暴地對孩子說,“去去去,你這麼大點兒懂什麼。”那孩子不僅會感覺委屈,恥辱,她還會繼續被她的焦慮困擾。

什麼焦慮?當然是不被愛、被抛棄的焦慮感了。

得不到答案,孩子心裡就會一直想着。

隻有從父母口中确認自己會一直被愛着,孩子才能放心。

媽媽跟女兒說做好避孕(媽媽什麼是處女)6

這個例子也再次告訴我們,在進入青春期以前,孩子腦袋裡的性,跟成年人的性是完全不一樣的。

成年人提到性,總會跟情欲聯系到一起;孩子提到性、認識性,則跟他們認識這個是蘿蔔,那個青菜沒有什麼區别。

與其說是孩子在學習和了解性,不如說是他們在學習和了解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系。

媽媽跟女兒說做好避孕(媽媽什麼是處女)7

再拓展一點說:

不止是追問跟性有關的問題。孩子們還經常會莫名地關注某個事,為了某個看似不相幹的事情困擾,問出一個怪問題,或者提出一個令人摸不着頭腦的要求。

此時請父母一定記得:這不是孩子們莫名其妙,無理取鬧,胡思亂想。

他們很可能關注的不是事情本身,他們真正關注的,是他們自己。

知名暢銷育兒書《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中,就講過這麼一個小例子:

十歲的安迪問爸爸:“在哈萊姆,有多少孩子被抛棄?”

安迪爸爸可太高興了。他心裡興奮地想,兒子這就開始對社會問題感興趣了,有格局!

于是,話匣子立馬打開了,跟兒子大講特講了一番哈萊姆的兒童生存狀況,并且還特意拉着兒子查了數據。

然而,意外的是,小夥子并不滿意。他繼續問:“在紐約被抛棄的孩子有多少?美國呢?歐洲呢?全世界呢?”

安迪爸爸這才意識到,他兒子并不是關心社會問題,他關心的是個人問題。

小家夥之所以會問出這些問題,并不是在悲憫那些遺棄的孩子,而是擔心自己也會不會有一天也遭遇遺棄。他并不是想得到被遺棄孩子的數字,而是想得到确認他不會被遺棄。

爸爸仔細考慮了一下安迪的擔心,然後回答道:

“你擔心你的父母可能會像其他父母那樣将你抛棄,如果你再為此感到煩惱,告訴我,這樣我才能幫你消除擔心。”

媽媽跟女兒說做好避孕(媽媽什麼是處女)8

說起來,孩子們真的非常聰明,但與此同時,他們的内心也非常地不安。經常性地,他們會繞着彎子問父母一些問題,如果父母隻聽表面,就會失去和這個孩子交流的通道。

所以,每次你感到無法理解孩子,不知道怎麼辦,都可以嘗試一個辦法,即去嘗試聽他問題背後的情緒,并對這個情緒進行回應。

情緒和感受,就是我們了解一個孩子當下内心世界的重要橋梁。

每當孩子有情緒變化或者你不能理解的行為時,不妨問一句“你怎麼突然關心這個問題呢”“能告訴我你在擔心什麼嗎?”

請對孩子保持充分的好奇,這些好奇會帶着你去靠近孩子的内心,從而在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真正給予孩子有效的支持和幫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