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漢之際,北方有一個兇名赫赫的民族——匈奴。匈奴人常常南下劫掠中原,一度成為中原王朝穩固統治的大患。
千古一帝秦始皇為了防止匈奴南下,發百萬人修築長城。
漢武帝為了永絕後患,三次主動攻打匈奴,終于擊破匈奴王庭,使得匈奴一分為二。
一部分開始往中亞和東歐遷徙,一部分因争權奪利内亂。後來沒有遷徙的匈奴,又開始分裂,一部分歸降于中原王朝,一部分依舊如此前那樣,與中原王朝紛争不斷。
後來随着草原上其他民族的崛起,匈奴逐漸退出曆史舞台。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個民族消失的時候,在今天的
在安徽省的東至縣的一個古寨中,卻突然出現了匈奴後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消失在曆史長河中的匈奴,為何會在安徽與世隔絕的大山中留有後代呢?
匈奴
曆史上匈奴的遷徙司馬遷在《史記·匈奴列傳》中對匈奴描述道:“居于北蠻,随畜牧而轉移......逐水草遷徙。”所以一開始的匈奴的确是生活在“北蠻”地區的。
早在戰國時期,匈奴政權就不斷地發兵中原,想要掠奪中原的土地。
為了抵禦匈奴,和匈奴地理位置相對較近的秦國、趙國、燕國已經開始在邊界修建防禦工事,也就是後來長城的前身。
秦始皇
秦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将以往各國的長城連在一起,并且加以擴建,最終建成了今天的萬裡長城。
自這時候開始,長城成為了匈奴和中原地區的分界線,匈奴在長城以北活動。
匈奴勢力的再一次崛起是從冒頓單于的即位開始的,冒頓單于即位後,擊敗東胡,打敗了大月氏。
屢戰屢勝的冒頓單于開始盤算南望中原。
這時候,曾經輝煌的大秦帝國已經兩代而亡,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立的西漢王朝。
西漢初期,漢高祖對中原的統治還不穩固,看到日漸強大的匈奴,漢高祖擔心匈奴遲早會卷土重來。
為了休養生息、發展國力,漢高祖決定通過和匈奴和親的方法來保持和匈奴的和平态勢。
雙方約定:長城以北,是匈奴的地盤,而長城以南,則由西漢王朝統治。就這樣維持了很長時間的和平。
到了漢武帝即位後,躍躍欲試的匈奴開始不守約定,不斷地南下發起戰争。
這時候西漢王朝的國力已經非常強大,漢武帝面對匈奴不堪其擾,于是開始揮師北伐,而反觀這時候的匈奴,沒有了冒頓單于的統治,勢力早已大不如前,面對漢武帝的北伐自然是屢敗屢退。
在漢武帝的北伐中湧現出了一大批骁勇善戰的将領,我們耳熟能詳的衛青、霍去病都是這個時候在北伐匈奴的戰鬥中立下大功被載入史冊的。
在漢武帝的大舉進攻下,匈奴的政治中心不得不遷移到了漠北。
從這時候開始,匈奴内部的很多領導者開始尋求和漢武帝的和解,以換取休養生息的機會,可是關于這件事的意見在匈奴内部并不統一,當時匈奴的統治者休屠王堅持認為應該和西漢維持戰争,所以這個提議并沒有得到實施。
元狩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1年,匈奴的渾邪王發動兵變殺死了休屠王,帶領四萬多部下投降了漢武帝,這一階段西漢王朝和匈奴的戰争漸漸落下帷幕。
漢宣帝即位以後,匈奴不再觊觎中原的沃土,陸陸續續有很多的匈奴選擇南下歸順漢朝,當然也有部分匈奴選擇西遷。
所以當時的匈奴人,更多的則是跟随漢人進行南遷,這樣的現象在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到達了頂峰。
那一年匈奴境内發生了大範圍的蝗蟲災害,許多百姓流離失所,生靈塗炭,匈奴内部的統治者們對于政權的處理方式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是歸順漢朝跟随漢人南遷,另一種則堅持治理蝗災,雙方僵持不下。
最終匈奴分裂為了南北兩大陣營,呼韓邪單于率領南匈奴主動歸順了漢朝,也帶動了匈奴大批的人口南遷,在東漢王朝的幫助下,南匈奴的人口一度發展到了二十三萬之多。
到了東漢永平年間,在東漢政府的協助下,南匈奴攻打北匈奴,有中原沃土滋養的南匈奴比起北匈奴自然是兵強馬壯,大敗北匈奴,于是大批的北匈奴也開始向南遷徙,留在北匈奴的隻剩下原本匈奴的一小批人。
到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三國鼎立,留存的北匈奴勢力受到了崛起的鮮卑嚴重的影響,于是更多的匈奴人開始南遷,到了中原的三足鼎立局勢進入後期的時候,匈奴的大部分勢力中心已經在現在的山西省了。
到這個時候,匈奴的南遷就基本完成了,這也解釋了現在的匈奴的後人為什麼會生活在中原地區。
古寨金家村的匈奴後人從何而來當年被渾邪王殺死的休屠王有一個兒子叫金日磾,金日磾也贊同渾邪王歸順漢朝南遷的想法,于是在休屠王死後,金日磾也跟随渾邪王進行了南遷。
歸順漢朝以後,金日磾憑借廣博的見識和不凡的談吐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漢武帝臨終前,将金日磾任命為了顧命大臣,委托他好好輔佐漢昭帝。
也是從這時開始,金日磾一脈漸漸發揚光大,不斷傳承,傳承到了明代的時候,很多金家的人依舊在朝做官,算得上名門望族,直到如今的南溪古寨一脈,這些都可以在金家村的族譜裡查到。
而他們這一部分金日磾後人,是在唐朝末年黃巢之亂的時候,為了躲避連年不休的戰亂遷徙到了這裡,一直到今天。
金家村的匈奴後人,還有很多沿襲自匈奴的傳統。
古代的匈奴人崇拜自然神,認為“天”是最大的神明,順遂天意的做法會得到“天之神”的賞賜,而“逆天而行”則會招緻禍患,所以公元前43年匈奴和漢高祖協商的時候約定所用的誓言便是:違約者,受“天”不詳。
而如今金家村的匈奴後人雖然已經不再信奉所謂的“天之神”,但還是保留了祭拜神靈的傳統習慣,每當重大節日、季節更替時,他們便會聚集在一起祭拜神靈、祖先。
匈奴人的婚配傳統十分嚴格,他們規定同宗族的男女不得通婚,不同氏族的女性出嫁以後需要跟随夫家姓氏,并且成為夫家氏族的一員,并且如果丈夫死亡,妻子終身不得改嫁。
他們也不允許與外族通婚,這也就使得整個金家村,沒有一個外姓村民,這保證了他們血脈的延續,也方便研究人員進行研究。
除此之外,他們還有一些其他的陋俗,比如如果父親去世,兒子就要娶他的母親為妻(這裡的母親是繼母,如王昭君那樣的),以及如果兄弟去世了,其他的兄弟就要娶死者的遺孀為妻。
當然,這些風俗顯然不符合當今的時代,所以早在解放以後,這幾條風俗就被廢除了。
金家村匈奴後人的思想中,也沿襲了古代匈奴簡單的法律意識,匈奴的風俗中就有提到盜竊者、犯罪的人應當受到的制裁,所以這些金家村村民雖然與世隔絕,卻也保持了淳樸的民風,有不錯的法律意識。
匈奴人還十分崇敬祖先,所以金家村的村民們,對去世者的殡葬也十分講究,這和我們今天一直講究的“入土為安”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會為去世者舉辦隆重的葬禮來紀念他們的一生。
生活方面,金家村的村民們和古代匈奴人一樣,孩子從小就學一些簡單的武藝,這讓他們擁有了強健的體魄,所以村民普遍都很長壽,村中四世同堂的情況并不少見。
根據如今金家村中的風俗傳統,我們不難發現,他們沿襲自祖先的生活方式在很多方面,都和漢族有很多共通之處。
但是我們知道,古代的匈奴和中原王朝不斷發生戰争的原因之一就是文化上的差異,那為何他們是傳承至今的後人,風俗習慣有很多都和漢族如出一轍呢?
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匈奴南遷之後,匈奴文化和漢文化的文化認同與融合。
匈奴文化和漢文化的融合
其實一開始的匈奴,對于漢文化是極其不認同的。
最開始生活在“北蠻”之地的匈奴是有名的遊牧民族,他們有很強的民族自尊心,對于作為農耕民族的漢族是嗤之以鼻的。
西漢初期,在冒頓單于的帶領下,匈奴雖然經濟方面不如西漢王朝,但是軍事方面卻是略有領先。
而在匈奴人的眼中,他們軍事方面的強大,其核心原因在于他們自幼騎射的傳統和剽悍的民風。
司馬遷這樣評價匈奴:“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為食;士力能毋弓,盡為甲騎。”
不難看出,在這樣的生長環境下,匈奴的士兵個個骁勇善戰,勇武過人,所以他們自然對作為遊牧民族的文化感到深深的驕傲。
所以後來,賈誼提出的“五餌”漢化匈奴政策遭到了匈奴的斷然拒絕。
但是随着後來匈奴的不斷南遷,很多匈奴人開始發現了中原文化的先進之處,中原王朝的精神、物質文化讓許多匈奴人為之折服,于是他們開始學習和思考中原的先進文化。
而學習中原文化并不意味着他們完全抛棄了沿襲多年的匈奴文化,而是取漢文化之長,補匈奴文化之短。
比如他們堅持了匈奴的服飾文化,那時候漢朝的衣服雖然外表十分華麗,但是卻缺少實用性,而且絲綢錦帛十分容易損壞,所以匈奴人依舊穿他們沿襲已久的用動物毛皮做成的衣服。
而在生活習慣方面,他們就學習了農耕文明的長處。
生活在草原時,匈奴時常居無定所,他們常年騎馬畜牧牛羊,這些動物都需要穩定的水源,所以他們時常在大湖大河旁安營紮寨。
而南遷之後,這些匈奴人開始嘗試和本地人一樣春種秋收,作息也變得規律起來。
在中原的生活不斷地推進着匈奴對漢人的文化認同與融合,他們開始學習漢字,開始了解漢人的婚配、喪葬傳統,在這樣的融合中,他們的文化也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礎上,越來越像漢人。
所以經過千年的傳承,今天的金家村後人們的風俗習慣,既有匈奴文化的特色,也有很多和漢文化相似的地方,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文化融合。
結語随着南溪古寨神秘面紗的揭開,當地也開始大力發展旅遊業,越來越多的遊客有機會能看到這源遠流長的風土人情。
而遊客們的到來并沒有打破村民們原本的平靜生活,反而給原本波瀾不驚的古寨增添了許多歡聲笑語。
在大家的祝福中,金家村的村民們,一定會把這一支來自匈奴的血脈和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