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貫通中國史的眼光看,張骞無疑是非常偉大的人物。
張骞通西域是中國曆史上最具英雄氣概的冒險,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由此邁出至關重要的一步。甚至可以說,直到今天,中國和世界仍然受惠于這次壯舉。但和張骞同時代的人,對他的看法卻完全不同。就連司馬遷評價張骞的眼光,也沒有超越時代。
司馬遷把張骞的發現記錄下來,但也隻是記錄下來而已。要說這些内容有什麼價值,那就是堅定了他對儒家經典的信心。所以在《大宛列傳》的最後,司馬遷議論說,社會上流傳的《禹本紀》《山海經》之類的書,充斥着關于西方昆侖山的誇誇其談,可是和張骞的發現一印證,哪裡看得見一點影子?至于張骞這個人,司馬遷承認他“為人強力,寬大信人”,此外就沒有什麼優點了。
張骞出使西域是在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這是一次秘密行動,極少有人知道,何況那時的司馬遷,還隻是個六七歲的孩子。13年後的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張骞回來了。司馬遷剛好在這一年踏上了去東方漫遊的旅途。張骞帶回許多關于西域奇異世界的消息,引起漢武帝濃厚的興趣,但對司馬遷和漢朝的大多數人來說,重要的隻有一點——張骞是去西方尋找對付匈奴的同盟的,而他不得要領,一無所獲。
張骞出發時,取道河西走廊,被匈奴擒獲;張骞回來時,走昆侖山北麓的通道,結果還是落入了匈奴之手,所以他希望尋求一條通往西域的新道路。他根據獲得的零散資訊,想到這麼一條路:先征服西南夷,然後取道身毒(今印度)前往大夏(今阿富汗一帶),這樣就可以完美避開匈奴人的威脅。于是在張骞的建議下,一度暫停的西南夷道路工程又重新啟動。幾萬人因此苦不堪言,許多人在疲憊、饑餓和病痛中死去,最終卻并沒有找到張骞所說的那條通道。
後來,張骞成為對匈奴戰場上的一名将軍。一開始,他的表現不錯,因為善于辨識道路,大大改善了漢軍的後勤保障。他被封為“博望侯”,“博望”即視野開闊的意思。
頗為諷刺的是,這之後,張骞就迷了路。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因為張骞失道,沒能及時趕到約定地點,導緻另一支漢軍成了孤軍,陷入匈奴的重圍之中,要不是統兵的老将才氣無雙,幾乎就全軍覆沒了。張骞因此失去侯爵,對漢朝的男人來說,有什麼比“封侯”更重要呢?張骞發瘋似的想再次封侯,于是用盡辦法遊說漢武帝,極力誇張地說,聯合一個叫“烏孫”的國家(在今巴爾喀什湖以南和伊犁河流域),對擊敗匈奴會有多麼大的意義。終于,在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他赢得了二次出使西域的機會。
這一次的規模和第一次大不相同。張骞率領多名随員,攜帶金币、絲帛等财物,價值幾千萬錢,還有牛羊萬頭。這一年,正值漢朝财政極度緊張,為了征伐匈奴,國庫基本被掏空。結果張骞在烏孫再次“不得其要領”,又一次白白浪費了巨額的國家财富。但張骞還在不懈努力,派出副使到周邊國家去找機會,還引導烏孫使者到漢朝來,讓他們見識漢朝的疆域廣大和物産豐饒,希望改變他們對漢朝的看法。
然而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這一切還沒見效,張骞就去世了,終究沒有再次得到夢寐以求的侯爵。這之後,漢朝人對張骞的評價發生了分裂:一少部分人把他當作榜樣,更多的人則認為他死有餘辜、流毒無窮。
張骞的事迹也觸動了一部分冒險家。在他們看來,前往西域和匈奴作戰比,性價比高多了。所以在張骞死後,他的随從不論官階高低,都紛紛向漢武帝上書,渲染外國有多少奇怪的人群、物種和産品,征服西方可以獲得多麼大的收益。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這個陣營。
漢武帝的反應非常有趣,或者說體現了對人性的洞察:遙遠的西域不是大漢良民願意去的,值得利用的就是這些冒險家和流氓無産者。所以,他常常并不仔細核查事實,誰要去,就賜予符節,給予漢朝使者的身份——牛吹得大,就是正使;吹牛膽子都小,就給個副使當當。
為了打開西域一個個小國的大門,漢朝使團都會攜帶大量财富。很多使者從中肆意侵吞,将國家的禮物當作商品銷售,把獲利塞入自己的腰包。以漢武帝的精明,當然不至于發現不了這個問題。他的處置手段是:從重判罰,但可以贖罪,贖罪的辦法是再次出使西域——既然你是熟悉西域的人才,這個特點就要充分利用。
于是在通往西域的道路上,漢朝使者的隊伍絡繹不絕。當然,也有越來越多的西域使團和商隊,紛紛奔赴漢朝。這時,漢武帝正頻繁地到沿海地區視察,每次都讓外國客人跟随其後,遇到人口密集的城市就要經過。漢武帝不斷賞賜客人财物,确保他們在漢朝生活優渥,還組織大規模的角抵活動(類似現代摔跤的一種技藝表演),演出新奇節目,展出許多怪物,引來衆人圍觀。大漢的娛樂業在那些年裡,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總之,漢武帝要“令外國客遍觀倉庫府藏之積,見漢之廣大”,通過這種方式,讓外國人在皇帝面前傾倒驚駭。
那麼,身為漢朝的黎庶怎樣看待這個景象?漢朝能夠支付這筆巨額支出,是因為桑弘羊主持的财政政策已經卓有成效。在貨币改革、鹽鐵專賣等一系列運作之後,全社會的财富源源不斷地流入國庫,而一般民衆的生活質量卻大不如前。如果這筆錢是用于抗擊匈奴、開疆拓土,還有理可說,現在這樣揮霍,豈不是讓二十幾年來民衆持續不斷的犧牲,變得像個笑話?
作為時局中人,司馬遷沒有對這種現象做什麼評論。不過他在記述漢武帝款待西域客人的盛況時,竟然用了“酒池肉林”一詞。當然,西域人喜歡喝酒吃肉,這個說法完全可能是寫實的,但這個詞會引起什麼樣的聯想,大家都懂的。
溯本追源,這一切浪費的源頭,就是因為張骞。
在這裡,《史記》和《漢書》的差異值得一提。張骞死後,他那個“結好烏孫”的方案,倒是不斷取得進展。到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烏孫王昆莫送來千匹良馬,請求迎娶漢朝的公主,漢武帝答應了,把江都王劉建的女兒劉細君(漢武帝的侄孫女)嫁到了烏孫。昆莫是個60多歲的老頭子,後來劉細君又改嫁給他的孫子。
關于這件事,《漢書·西域傳》的記叙比司馬遷詳細得多。班固稱,公主嫁到烏孫後,和衰老的丈夫言語不通,感到悲愁,創作了著名的《黃鹄歌》。漢武帝聽說後非常同情,隔幾年就派使者給公主送去很多财物。等到昆莫死後,細君公主拒絕嫁給昆莫孫子的時候,武帝就立刻表現出嚴厲的一面:“按照烏孫國的風俗去做,我要與它共滅匈奴。”
不論這支歌是公主所作、傳回中原的,還是同情她的文人創作的,總之,反映了漢地社會的一種情緒:公主遠嫁,極易激起漢家男兒的怒火,文人的傷情更會泛濫得不可收拾。
這件事自然也要歸罪于張骞。按照《史記》記載,這件事其實和張骞無關。但《漢書》卻加入了張骞對漢武帝說“漢遣公主為夫人”的台詞。顯然,是100多年來對張骞的憤怒情緒,促使班固時代的人們相信,他必然會說出這樣一句罪惡的話。
通西域的事業,需要幾代人、幾十代人付出代價,才能轉化為成果。近代以來,中國人才真正感受到“張骞鑿空”的重要意義,對張骞的評價自然也截然不同。然而,站在古人的立場,也不能說司馬遷他們的看法都是偏見。他們當然無法預知現代人的主權觀念和對國際關系的理解。既然注定身為“代價”,自然隻能在代價的立場上發出一聲歎息。
摘自 | 《領導文萃》2020年9月上
稿件來源 | 《環球人物》
本文作者 | 劉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