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對我們來說真的是非常難忘和特别的日子。而且我們很強烈地感受到,自己的經曆真的跟黨和國家、跟這場盛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4月9日下午,回想起表彰大會的場景,北京大學團委志願者工作部部長李曉丹如是說。
4月8日,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包括北京大學冬奧志願服務團隊在内的148個集體獲得了“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突出貢獻集體”的稱号。李曉丹作為代表參會并領回了屬于每一個北大冬奧志願者的獎牌。
數據顯示,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中,北京大學共有630名志願者、57名冬奧賽時實習生、15名開幕式演出人員、8家北大在京醫院派出的902名醫療服務保障人員參與冬奧志願服務,參與冬奧服務保障的北大師生達1600餘人,居北京高校之首。此外,北大還有近200名輔導員、餐飲、保安等工作人員連續70多天在閉環駐地默默參與冬奧保障工作。
北京大學的志願者們在水立方(國家遊泳中心)前合影留念。北京大學供圖
“雪花們”用奉獻向世界貢獻志願服務的“中國方案”
“這次志願經曆是生動而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堂,我将永遠記得這段波瀾壯闊的中國式浪漫,也慶幸能夠做一顆螺絲釘,在細微處為冬奧奉獻自己的微薄力量”“當我看到‘北京大學志願服務團隊’的時候,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北大青年沒有辜負黨中央和國家的信任”“何其有幸親臨現場,一睹奧運健兒的風采,見證冬奧精神的誕生,感受偉大祖國的繁榮富強”。
4月8日上午,北京大學50名志願者代表在人民大會堂親曆了此次表彰。
自豪、快樂、興奮……對于不少北大人而言,這些美好的感受在志願者代表李曉丹接過“突出貢獻集體”的獎牌時,達到了頂點。
從1月5日伴着小雪花,北京各大高校的冬奧志願者正式開拔,到4月6日最後一批志願者結束隔離;從雪花飄飄到春意盎然,北京大學的“冰新一代”完成了志願者的使命,又回到了燕園。
志願者們結束隔離回到了春意盎然的燕園。北京大學供圖
“有一個平時非常沉默寡言的志願者,在朋友圈裡寫‘與有榮焉’,還有的志願者說‘一份厚重的榮耀’。”李曉丹笑着說道,自己的朋友圈都被北大獲得表彰的消息刷屏了,無論是否在現場,無論是否是志願者,大家都在轉發相關的消息。
在現場親曆這一切的李曉丹更是百感交集。“對我們來說,真的會感受到自己的經曆跟黨和國家、跟冬奧盛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我們在現場聆聽講話的時候,這些故事和場景一下子湧上了心頭。”
二十四節氣、黃河之水、中國結、迎客松、折柳寄情、雪花主題歌……在表彰大會現場提到了四個開閉幕式上許多意蘊隽永的場面。
在李曉丹心裡,意蘊隽永的場面還有很多,“無論是對于我來說,還是對于北大的志願者來說,在最美的年華裡跟偉大的祖國同行,是北大700多名志願者的無上光榮。”
從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驚豔開場,到3月14日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落下帷幕,北大志願者們見證了這一全球盛事。
“說冬奧會舉辦的背景非常特别,這一點我們感同身受。”李曉丹表示,在全球新冠疫情陰霾沒有消退的時候,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本身就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具體體現,在這其中,志願者們向世界傳遞了無限的溫暖和善意,讓很多人感受到中國的溫度;另一方面,成功舉辦背後體現出來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大的制度優勢、發展優勢和文化優勢。
“如果說2008年‘鳥巢一代’讓志願服務在國人心中深深紮根,那麼我想這次的志願者的行動、‘雪花們’的奉獻,其實是為全球志願服務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中國方案。”
北京大學的志願者們在清掃積雪。北京大學供圖
自發拍攝短視頻,00後志願者的愛國熱情超乎想象
3月初,100多名冬奧志願者一起用手機拍了部紀錄片的相關話題登上了網絡熱搜,志願者們用手機記錄下1月份從學校出發直到冬奧會閉幕的44天裡的故事。
“這裡面有一半是我們北大的志願者。”說起這些志願者,李曉丹很是自豪。經過這次志願服務經曆,李曉丹對這群志願者尤其是00後有了新的認識,“雖然他們從小到大接觸的事物很多元,但是他們心中一直湧動的是本真而淳樸的愛國熱情。而且這群志願者的抗壓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很強。”
李曉丹告訴記者,志願者的工作細碎繁雜,難得有休息的時間,但學校很多志願者利用這難得的休息時間拍Vlog、拍短視頻,留下了許多屬于自己的冬奧印記。“我們學校賽事服務領域的同學們拍了一個《送别》,裡面有很多感人的畫面,比如下着大雪,氣溫可能低至零下十幾度,他們還在外面值守,互相幫忙、互相體諒,沒有一個志願者遲到。不分院系、不分年齡、不分學校,就因為同樣穿着志願者的衣服,大家都收獲了特别的友誼。”
志願者們飽滿的工作熱情也讓李曉丹印象深刻。
“志願者們很愛表達。他們喜歡B站喜歡短視頻平台,在這些平台分享作為一個志願者所遇到的各種溫暖的故事。所以我覺得他們還挺不一樣。”在李曉丹看來,00後志願者自發表達的欲望十分強烈,而且熱情高漲。
長時間在氣溫較低的戶外工作、要同時兼顧的學業壓力、不能回家過年、長時間的隔離和不間斷的核酸檢測……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志願者們克服了諸多困難。
“我覺得對于志願者們而言,這也是一次成長。”李曉丹告訴記者,700餘名志願者都非常圓滿地完成了這次任務,沒有一個人掉隊,“回頭想想可能是有困難,但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困難,而是很多故事,很多美好的回憶。”
在朋友圈倒數自己在場館服務的日子、祈禱場館裡的比賽中國隊能摘金奪銀、獲得金牌後在場館裡奔走相告……李曉丹細數着志願者們的小故事,“00後志願者真的是不怕苦不怕累,讓人很放心。”
把青春奮鬥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志願者們就是最真實的寫照。
北京大學的志願者們在整理物資。北京大學供圖
以更加自信昂揚的姿态貢獻青春力量
國家遊泳中心、興奮劑檢測中心、國家體育館、北京奧運村……700餘名北大志願者的身影出現在各大奧運場館,藍白色的身影無處不在。
“我們經常說,什麼樣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我覺得,别人體會不到你的工作、但整個事情又進行得很順利,這其實是一種最好的狀态。”在李曉丹看來,默默無聞這四個字就是對志願者最好的褒獎,“我們有很多同學都是在一些默默無聞的崗位堅守。比如負責興奮劑檢測的志願者團隊,他們真的是日夜堅守、輪轉,守護冰雪的潔白。大家分散在不同的場館、不同的崗位上,但是有着共同的目标。”
“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未來”,用五個詞概括了北京冬奧精神。
在聽到這一闡釋時,李曉丹感同身受。“偉大的時代和強大祖國的支撐,賦予了青年人很多的機遇,所以大家也有更強的信心去發揚北京冬奧精神,然後以更加自信昂揚的姿态,去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為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冬奧會已經結束了,但北京大學一直在思考如何更深入地傳播冬奧的精神遺産、精神财富。記者了解到,在整體的冬奧志願服務保障工作中,北京大學用心用情做好保障工作,力求當好“志願者的志願者”,讓志願服務成為思政教育最鮮活、最厚重的載體,讓志願者們心無旁骛、輕松上陣。
表彰大會結束後,李曉丹翻看了自己手機裡的照片。其中一張是2019年12月5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會志願者全球招募啟動儀式時,自己作為大學生志願者代表參與啟動時留下的。
“從那天開始算到現在是800多天的時間,我能夠見證志願者招募、培訓到上崗等過程,真是十分榮幸。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認知也在發生變化。”李曉丹說,一開始隻是覺得躬逢盛事,參與其中才理解取得“圓滿舉辦”這一成績,有多來之不易。
“我相信很多志願者都有這樣認知的變化,也都有改變,而且這種改變會持續很久。”李曉丹特意提到了一個網友留言,“我們推送了一篇北大志願者的文章,下面有人留言‘2008年北京奧運會志願者鳥巢一代發來賀電。’這樣的聯動、這樣的傳承讓人很感慨。”
采寫 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校對 張彥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