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北京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

北京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8-02 05:11:31

今天(9月15日),北京城市副中心舉行綠色建築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劇院、圖書館、博物館預計于今年年底基本完工,2023年底具備面向公衆開放條件。

北投集團按照《綠色建築評價标準》公共建築三星級标準對三大建築進行設計、建設。三大建築投入運營後,相比同類型未采取節能減排措施的公共建築,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207噸。

北京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具備向公衆開放條件)1

北京城市副中心劇院包括歌劇院、音樂廳、戲劇院及室外劇場。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一體化施工,減少鋼筋、混凝土使用

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重大項目總監、三大建築項目部總經理陳宏達介紹,三大建築預計于今年年底實現基本完工并交付業主單位籌備布展。2023年底,三大建築及共享配套設施項目具備面向公衆開放條件。“它們将成為城市副中心率先亮相的公共文化設施和北京市綠色建築科技應用的最新典範。”

“我們創新性打破了以往公共建築集群各自獨立建設的固有模式,實現了城市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共享配套設施及軌道交通預留車站五個單體建築一體化設計建設的模式創新。”他說,據測算,較之各自獨立建設三大建築的傳統模式,采取一體化共構施工方式,可減少支護樁約1400根,節省鋼筋約2180噸,減少混凝土約14500立方米,減少土釘牆面積約3500平方米。

加強區域“水彈性”,打造“海綿城市”

項目團隊還将區域劃分為劇院、圖書館-博物館和地鐵前廣場三個彙水分區,通過設置下沉式綠地、鋪設透水鋪裝、設置與綠心公園連通的運河故道景觀水系等,建成了一套滞蓄消納、生态排水的雨水排除系統和自然河道系統,可達到50年一遇雨水不外排的設計目标,營造出了會呼吸的“海綿城市”。

“據測算,三大建築及共享範圍内可調蓄水量約4.6萬立方米,雨水每年回用量達約3萬立方米,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約93%。”

項目還搭建起全生命周期的BIM智慧管理平台,避免了各專業之間的交叉碰撞,最大限度減少了不必要的返工和資金浪費,節約工程建設成本979萬元,節省工期50天。

引入可再生建築材料

三大建築項目建設體量大、造型飄逸獨特、建築材料種類繁雜。在建材選用方面,項目按照未來近零碳建築的發展趨勢,引入了多種可再生建築材料。舉例來說,劇院項目部分地上鋼結構、輕鋼龍骨石膏闆隔牆、精裝修木材采用可再生建築材料,共采用可再生建材重約4.58萬噸。

同時,城市綠心起步區整體采用地源熱泵供熱、供冷系統,滿足了三大建築及共享配套設施項目冬季供熱、夏季供冷、生活熱水及博物館常年供冷需求。其中,地源熱泵系統在滿足三大建築參觀遊覽高舒适性需求的基礎上,合理配置能源,實現了項目整體低碳、綠色、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節能減排目标,相較于“燃氣鍋爐 分體空調”的傳統模式,每年可減少能耗折算标煤3800噸,系統節能率約45%。

圖書館部分采光頂用上新技術

陳宏達介紹,圖書館和博物館兩個項目中引入了光伏發電等新型清潔能源,作為能源系統的補充。在優先供應自身用電的同時,多餘電量直接并入國家電網,實現了“自發自用,餘量上網”的應用模式。

北京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具備向公衆開放條件)2

北京城市副中心圖書館設計理念源于中國傳統“赤印”和銀杏樹葉片。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圖書館項目結合自身銀杏葉片屋頂的設計風格,在每組“樹冠”中間的天窗上安裝了8組太陽能薄膜光伏系統,鋪設面積達960平方米。據測算,圖書館項目光伏玻璃裝機量為160千瓦,年發電量為25.6萬度。

圖書館項目首層“河谷”區域的采光頂上,創新應用了電子染料液晶智能調光玻璃的新型設備。調光玻璃的應用将智能控制技術與調光技術相融合,可将遮陽系數從0.45降低至0.28—0.32之間,延長文獻保存期限和使用壽命。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王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