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陰陽家有幾個派系

陰陽家有幾個派系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02:35:12
一、前言

“陰陽五行,相輔相成,相生相離,去一不可存焉”。

兩千多年前的華夏大地上,一群特立獨行的人發出了這樣的呐喊聲。

而他們,就是陰陽學家,一群渴望利用數術思想與陰陽五行理論對宇宙構成、萬物變化規律進行探讨的偉大哲學人士。

他們的研究内容不僅構成了華夏幾千年來的哲學體系基石,而且更是成為華夏子孫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邏輯思維之一。

比如如今我們熟知的“五行相生相克”“陰陽平衡”,便是出自于他們的研究結果。

陰陽家有幾個派系(神秘的陰陽家們)1

1.0.0 陰陽

由此可見陰陽學家是多麼的傑出,而在戰國末期,陰陽學家也的确憑借其獨特而深具魅力的理論博得衆人所愛,成為諸子百家中前三的代表學派。

并且在秦始皇一統全國之後,亦是信奉五行學說,使得陰陽學家到達了新的高度,而後世王朝也皆延續此說。

那麼說到這裡,按理說,陰陽學家應該會一直繁盛延續下去才對呀。

但實際情況大家都是知道的,我們大部分人除了能說出幾句“五行相生相克”以外,對陰陽學家的其它内容,可謂一無所知。

而縱觀漢朝以後,也幾乎未曾聽聞曆史上有哪些著名陰陽學家聞名于世。

這說明,陰陽學家并未流傳下來。确實,陰陽學家在戰國末期經曆了一個高峰過後,很快便在西漢中期滅絕了。

而這又是為何呢?要探究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從陰陽學家闡述的思想内容入手,再來步步深入探究一番。

陰陽家有幾個派系(神秘的陰陽家們)2

1.0.1 陰陽學家在西漢中期沒落

二、陰陽學家主要思想内容

首先陰陽學家的思想内容主要可以劃分為三個大點,分别是關于陰陽的部分,關于五行的部分,關于世界觀的部分。

1、陰陽乃世間之根本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記載道:“鄒衍深測陰陽消息,大講陰陽主運”。這就是說鄒衍作為陰陽學派的創始者,他精通陰陽之道。

其實這裡的陰陽與道家的陰陽二氣頗為相似,不過道家文子強調氣分陰陽,陰陽交融乃可生萬物,陰陽之氣隻是道生萬物的媒介工具,世界最本質的構成仍是道。

而陰陽家們則更認可陰陽乃是世間的根本,所謂一物存于世,因其具陰陽,人之活于世,也因其具陰陽,缺一則天毀人亡,就是這個理。

陰陽家有幾個派系(神秘的陰陽家們)3

2.1.1 陰陽學家強調,陰陽缺一,則人亡

陰陽學家強調天道(世間萬物所遵循的法則)就是陰和陽所構成的。大家可以看到,這種思想可以說是一種道家陰陽思想的變種。

因為萬變不離其宗,無論是道是世界根本,還是陰陽是世界根本,其實大家都在闡述最後哺育萬物,構成萬物的都是陰陽結合。

所以說陰陽學家關于陰陽思想這一塊,後世沒有流傳下來,其實原因就在于此。與道家的陰陽思想雖然表述不同,但要表達的意思相差無幾。

後人在總結這部分思想時,更多的是把兩者融入,所以說陰陽學家的這部分陰陽思想其實早已融入到了道家之中,寄托于道家而流傳下來。

而我們現今知道的陰陽關系,基本都是通過道家知道的,這樣不專門去研究的話,又怎麼能知道其中也有陰陽家的一份貢獻呢?

陰陽家有幾個派系(神秘的陰陽家們)4

2.1.2 陰陽構成萬物

2、五行始終之說

陰陽學家曰:“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後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這句話表述了陰陽學家闡述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論,為陰陽學家獨創之說,同時也是影響最為深遠的内容。

于自然世界,陰陽學家認為萬物皆具有五行次序,相生相克,任何一種事物必能找到其依托之點,同時也必能找到其應對之策,世間沒有無懈可擊的東西,隻有生生世世的輪回。

而對于人類社會來說,陰陽學家通過衍生,将曆代王朝也賦予了五行的屬性,比如商朝屬金尚白,而周克商則屬火尚紅,秦克周則屬水尚黑……

如此反反複複,表明世間沒有穩固不變的社會,一切最終都會陷入輪回之中。曆任統治者需遵循此規律,不為天道。

陰陽家有幾個派系(神秘的陰陽家們)5

2.2.1 五行相克

可以看到五行之說,其實就是陰陽學家意圖對世間萬物運轉規律做出合理解釋,而提出的萬物關系理論。

陰陽學家對萬物的研究而聯想到社會不會穩固不變,這在當時來說,無疑是很進步的思想。

但其又認為一切又是天道的授意,輪回不止,卻又掉進了神學的迷宮。

儒學精英董仲舒便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于是他便将陰陽學家的五行理論吸納到了儒學之中,成為皇帝權力來自于天的有力支持點。

而這也是陰陽學家在曆史舞台上的最後一段時光,有利于統治者的内容被統治者拿去,剩下的内容便被無情的抛棄掉了。

所以說,我們現今能知道五行理論,其實也是因為陰陽家的五行學說被儒家所吸納,不然一個早就消失于曆史之中的學派,我們又怎麼知道其所闡述的理想呢?

陰陽家有幾個派系(神秘的陰陽家們)6

2.2.2 五行相生

3、“大九州”世界觀

陰陽學家曰:“所謂中國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陰陽學家将世界分為九個大洲,而華夏隻在其中一個洲上占據了很小一塊而已。在海的四周(古人認為華夏被四海所包圍),還有無盡土地。

這是陰陽學家中相對于前兩個不怎麼出名的内容,但小編認為這個内容論重要性卻絲毫不亞于前兩個。

這在當時可是一個非比尋常的觀點,因為春秋戰國時期,先民皆以海為天之盡頭。

故大多先秦學說,比如儒家等等都是面向中原地區的學說,他們的世界觀中往往隻有中原地區。

陰陽家有幾個派系(神秘的陰陽家們)7

2.3.1 古人認為海為天之盡頭

一般得到了中原地區,便偏安一隅,缺少了對外界探索的欲望,或者說視去南蠻四夷之土為恥辱。

而陰陽學家的“大九州論”卻不是這樣,或許是因為提出此觀點的鄒衍是沿海之人,對大海有天生的好感度。

但無論怎樣,“大九州論”本意卻是激勵人們去探索未知的大海,從而到達另外八州。縱觀華夏曆史,這種探索精神一直都是十分缺少的。

而可能也正是陰陽學家的這種與儒家格格不入的思想,而使得儒家并沒有選擇吸納陰陽學家的“大九州論”。

這樣後人又怎麼知道陰陽學家還有這樣的思想呢,又怎麼會知道世界除了神州以外,還有其它“八州”呢?

陰陽家有幾個派系(神秘的陰陽家們)8

2.3.2 陰陽學家有“九大洲論”

綜上所述,可以知道陰陽學家的沒落,其實也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因為它的許多核心思想已然被當時的兩大巨頭(道儒兩家)所吸收。

尤其是被作為官學的儒家所吸收,這樣實際上就導緻了陰陽學說作為一種重複學說而存在,必然會遭到删減。

而沒有被繼承的觀點,也因為與儒家學說内容相沖,不被認可,其被遺忘也是可以預見的後果。

那麼在西漢中期以後,陰陽學家沉寂于曆史之中也就不足為奇了。但這一切是否能說明陰陽學家消失了呢?如果沒有消失,他們又去哪裡了呢?

三、陰陽學家去哪裡了?

通過從對陰陽學家主要思想的介紹,也許諸位已然能夠明了。

陰陽學家消失了嗎?作為一種單獨的學派,它确實可以說消失了,但作為一種學說,卻不能夠說其消失了。

因為它早已融入到了百家之中,儒家吸納了其五行之說,用來維護封建君王的統治。

而它的陰陽之說也早已與道家的陰陽相互融合,構成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陰陽。

包括在醫學、天文、曆法領域等等,這些實際上都有着陰陽學家的影子。

比如中醫講究陰陽平衡的調理與五髒六腑對應的五行養生,實際上就是将五行思想運用于人體。

陰陽家有幾個派系(神秘的陰陽家們)9

3.1.0 中醫上的人體五行

後世王朝的天文曆法制定者,其實也都是在運用陰陽之學進行制定與修改。

此外,還有比較出名的兵陰陽家,這些人将衍生之後的陰陽五行知識,賦予在占蔔身上。一般遇到比較大的戰事或者遇到百年難遇的奇聞異景會進行占蔔活動。

所以說,陰陽學家們一直存在于社會之上,隻是他們不在有固定的門派,轉而運用陰陽五行之說遊走于華夏社會各個角落。

在不同的地方繼續運用陰陽五行思想解釋着世界。這,也是陰陽五行思想最終能夠成為華夏子孫最重要的哲學思維之一的至關重要的原因。

但遺憾的是,非常精辟的“大九州論”卻沒能夠流傳下來,而隻能永遠的被塵封在曆史之中。

縱觀華夏曆史,曆代王朝越到後期越缺少積極探索的思維,導緻了華夏子民數次錯過了“海洋”,實乃一種遺憾。

其實小編也在遐想,要是“大九州論”中的探索精神能夠得到繼承與發展,那麼華夏曆史必将會是怎樣一幅篇章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