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臨逝世時教導弟子們,以戒為師
佛陀臨逝世時教導弟子們,在他去世以後要以戒為師。佛教的戒(禁忌)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針對僧人和僧團的,另一方面是針對在家修行者的。佛教的禁忌,是以佛教事業的興盛和佛教的根本教義得到弘揚為目的的。佛教自傳入中國後,同各地的民俗、文化相融合,形成不同的禁忌。下面就對佛教的一部分禁忌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中國佛教的禁忌一方面來自于佛教本身的戒律儀規,另一方面也受到中國本土傳統民間風俗的影響。皈依佛門的人,無論在家出家,為了發慈悲心,增長功德,都要持佛教的戒律。佛教最基本的戒律是“五戒十善”。五戒,就是殺生戒,偷盜戒,邪淫戒,妄語戒,飲酒戒。十善實際上是五戒的分化和細化,分為身、語、意三業的禁忌,其内容包括,身體行為的善(禁忌):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語言方面的善(禁忌):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意識方面的善(禁忌):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
佛教對出家僧人的要求和禁忌更為嚴格,這裡僅介紹一部分内容。一、飲食方面的禁忌。佛教規定出家人飲食方面的禁忌很多,其中素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條。素食的概念包括不吃“葷”和“腥”。“葷”是指有惡臭和異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蔥、韭菜等。《楞嚴經》說:葷菜生食生嗔,熟食助淫。所以佛教要求禁食。所謂“腥”是指肉食,即是各種動物的肉,甚至蛋。對此類食物,出家二衆也不能吃。不過素食的範圍也比較廣,例如:辣椒、生姜、胡椒、五香、八角、香椿、茴香、桂皮、蕪荽、芹菜、香菇類等都可食用。豆制品、牛奶和乳制品,如奶酪、生酥、醍醐等也都不在禁止之列。此外,佛教還要求僧人不飲酒、不吸煙。不飲酒也包括不飲一切能麻醉人的飲料,比如粳米酒、果酒、大麥酒、啤酒等。麻醉神經與分泌系統的各種“毒品”更在禁忌之列。吸煙雖然不是五戒範圍的内容,但是吸煙是一種精神依賴的不良習慣或嗜好,體現了一種精神的追求和貪欲,同佛教要求的清淨無我的境界不相符,因此吸煙當然也是佛教的禁忌之一。不吃零食也是佛教對僧人的要求,這既是僧人威儀的需要,也是僧人的修行需要。所以,同出家人共處時,不宜向僧人敬煙;同桌就餐時,不宜将素菜葷叫,不宜對僧人敬酒,勸酒,或者勸吃肉,也不宜提議同僧人幹杯(茶、飲料等)。
佛教在個人生活方面的禁忌主要有:不結婚,不蓄私财等。佛教認為出家僧衆擔負着住持佛法、續佛慧命的重大責任和終身事業,因此必須獨身出家才能成就,積蓄私财是違背出家本意的。除此以外,這方面的禁忌還包括不自歌舞,不觀看聽取歌舞,不坐卧高級豪華床位,不接受金銀象馬等财寶,不作買賣,不看相算命等。僧人出家受戒後,戒律還要求比丘、比丘尼分别住在各自寺院中,不能同住一個寺院。因此,與僧人交往時不宜問是否已經結婚之類的話,不宜邀請僧人唱歌、跳舞或參加其他不符合佛教清規戒律的娛樂活動。同比丘尼交往要注意,男性公民不能進尼衆的寮房,同比丘尼說話時要有另外的人在場,不要主動與比丘尼握手,到比丘尼寺院參觀、拜佛,應衣冠整齊等等。女士們到男衆寺院也要注意,不要随意到僧人關閉的地方去。
對于在家的居士,佛教隻要求在每月一定的日子裡實行一種克制的生活,即不塗香裝飾,不觀聽歌舞劇,不坐卧高廣床座。持齋的日子一般是陰曆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日。
對出家衆的稱謂,佛教也有一些講究。中國人一般稱呼男出家衆為“和尚”,女出家衆為“尼姑”,或者稱“姑子”,其實這種稱呼是不準确的,特别對尼衆的稱呼更是一種不尊重的表現。
其實遵照佛教的制度,隻有大叢林(寺院)的方丈才能稱為“和尚”。此外,沙彌的剃度師也可稱為和尚;比丘的得戒師也稱“戒和尚”。所以,其他僧人一般都不能稱和尚,和尚實際上是很尊重的稱呼。對于和尚可稱為“和尚”、“大和尚”、“方丈”,教外人可稱“大法師”、“法師”,居士可統稱“某某師父”。凡是剃度出家的男性,年滿20歲,受了具足戒的則稱做“比丘”。受具足戒五年之内的比丘,還沒有資格收授徒弟的,居士可稱他們為“師父”,教外人可稱“某某法師”。應該注意的是,教外人同僧人交往中,不要直呼其号,因為這樣做顯得不尊重僧人,容易引起信教群衆的反感。
對于女衆出家人,稱其為“尼姑”并不合乎佛制。正确的稱呼是:年齡滿18歲,在受了十戒的基礎上再加六法,為随學比丘尼。居士稱“某某師父”,教外人稱“某某法師”。受過具足戒的就是比丘尼,教外人可稱“某某尼師”、“某某法師”、“某某師父”、“某某師太”。也有稱尼衆寺院的住持為和尚的。
以上所講的各種禁忌主要是中國漢傳佛教所規定的。中國佛教的另外兩個派系,雲南上座部佛教和藏傳佛教,也有許多禁忌戒規。本文在此暫不作詳細介紹。
來源:國家宗教事務局網 作者:徐玉成
分享朋友圈 ,法布施功德無量!
▼歡迎訂閱【鳳凰佛教】中國佛教界最具公信力,影響力,權威性的媒體品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