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是比較常見的,人們在做某些食物的時候喜歡放胡椒來調味。但是對于胡椒的了解你又知道多少呢?你知道它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嗎?胡椒的吃法又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胡椒的相關的知識吧!
目錄
1、胡椒的功效與作用 2、胡椒的藥用價值
3、胡椒的臨床應用 4、各家對于胡椒的論述
5、胡椒的吃法 6、皮膚過敏能吃胡椒嗎
7、産婦能吃胡椒嗎 8、胡椒的注意事項
胡椒的功效與作用
胡椒,又名:昧履支、披壘、坡窪熱等,拉丁學名:Piper nigrum L屬胡椒目,胡椒科、胡椒屬木質攀援藤本;莖、枝無毛,節顯著膨大,常生小根。花雜性,通常雌雄同株;漿果球形,無柄,花期6~10月。生長在年降水量2500毫米的熱帶地區,生長期中間還需要一段幹熱的間隔時間,印度尼西亞、印度、馬來西亞、斯裡蘭卡以及巴西等是胡椒的主要出口國。它的種子含有揮發油、胡椒堿、粗脂肪、粗蛋白等。
胡椒因采收期和處理方法的不同分為黑胡椒和白胡椒。黑胡椒是在胡椒的果實已長大但未成熟,外表顔色剛剛發紅時采收下來,連同外皮一起曬3~4天,幹後成黑褐色的果實。白胡椒是胡椒的果實生長成熟後,其外皮完全變成紅色時采收,先脫皮再曬幹,表面為灰白色,故名白胡椒。黑胡椒比白胡椒味更濃。
由一種攀援胡椒植物的種子做成,原産于亞洲,可使用于各類料理,不可和辣椒類果實混淆。黑胡椒籽是攀援胡椒的種子,經過日曬而成,而且必須趁種子是綠色時摘取制作。白胡椒籽采自同樣的植物,隻不過在種子成熟後采摘,而且先去皮才制作。兩者都是食物的調味品,然而白胡椒的味道較不刺激。綠胡椒粒子較粗糙,以白胡椒或黑胡椒碾碎篩過後制成,在法國菜中經常使用。來自中國的四川胡椒籽是紅色的,烤食後嘴巴會麻。
防止乳腺癌
胡椒子中含有一種名為胡椒堿的化學物質,該物質具有防止乳腺癌的功效。胡椒與姜黃(咖喱粉)搭配,其抗癌功效會更強。
防止衣物褪色
為了防止衣物褪色,在洗衣服的時候,可将一茶匙胡椒粉與适量洗衣粉一起加入洗衣機中。洗完之後,胡椒粉不會有任何殘留。
亮白清潔肌膚
胡椒可以刺激血液循環,去除皮膚死亡細胞,使皮膚表層獲得更多的氧氣和營養物。配方:1杯食糖、半杯無味按摩油、6滴橙味精油、一小撮胡椒粉,攪勻即可。洗浴時擦在濕潤的皮膚上,擦揉後洗淨。
治鼻塞防感冒
胡椒是一種天然的解充血藥,胡椒中的化學物質可刺激鼻粘膜細胞産生稀釋黏液,從而打通鼻子,緩解感冒症狀。雞湯撒上胡椒粉,是通鼻的完美食物搭檔。
不同顔色特性有差異
黑胡椒、白胡椒和綠胡椒都是同一種植物的果實,可以交替使用。但是顔色不同,特性各異。黑胡椒味辣刺鼻;白胡椒味辣但香味稍淡;綠胡椒味道最淡。大衆可根據個人口味選擇相應的胡椒。
助消化
胡椒的主要成分是胡椒堿,也含有一定量的芳香油、粗蛋白、粗脂肪及可溶性氮,能祛腥、解油膩,助消化。
胡椒的藥用價值
主治
溫中,下氣,消痰,解毒。治寒痰食積,脘腹冷痛,反胃,嘔吐清水,洩瀉,冷痢。并解食物毒。
①《唐本草》:主下氣,溫中,去痰,除髒腑中風冷。
②《海藥本草》:去胃氣虛冷,宿食不消,霍亂氣逆,心腹卒痛,冷氣上沖,和氣。
③《日華子本草》:調五髒,止霍亂,心腹冷痛,壯腎氣,主冷痢,殺一切魚、肉、鼈、草毒。
④《本草蒙筌》:療産後血氣刺疼,治跌撲血滞腫痛。
⑤《綱目》:暖腸胃,除寒濕反胃、虛脹冷積,陰毒,牙齒浮熱痛。
常用附方
1、胡椒治胃痛
大紅棗(去核)七個,每個内入白胡椒七粒,線紮好,飯鍋上蒸七次,共搗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七丸,溫滾水下,如壯實者用十丸。服後痛止,而胃中作熱作饑,以粥飯壓之即安。此寒食痰次皆治。(《百草鏡》)
2、胡椒治反胃嘔哕吐食,數日不定
胡椒三分(末),生姜一兩(微煨切)。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去滓,分溫三服。(《聖惠方》)
3、胡椒治夏月冷瀉及霍亂
胡椒碾末,飯丸梧子大。每米飲下四十丸。(《衛生易簡方》)
4、胡椒治霍亂吐瀉
胡椒四十九粒,綠豆一百四十九粒。研勻,木瓜湯服一錢。(《仁齋直指方》)
5、胡椒治翻胃及不怕飲食
半夏(湯洗十遍)、胡椒。上等分,為細末,姜汁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湯下。(《百一選方》)
6、胡椒治翻胃
胡椒一味,醋浸之,曬幹,醋浸不計遍數,愈多愈好,碾末醋糊為丸。淡醋湯下十丸,加至三、四十丸。(《證治要訣》)
7、胡椒治瘧疾一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白胡椒,研細末,用小瓶裝好,不令洩氣,再用蟬蛻研末,亦以瓶裝之(蟬退要用全的,連頭、足用)。用時每藥分量隻要如黃豆大,合成一處,用普通膏藥一張,将藥放在中間,在期前兩小時至四小時以内,貼于背後天柱穴,愈後再将膏藥撕去。(《中醫雜志》(9):500,1956)
8、胡椒治缺鈣抽搐
白胡椒二十粒,雞蛋皮兩個。将上藥焙黃後共研成粉,分為十四包。每日一包,開水沖服。(内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9、胡椒治五髒風冷,冷氣心腹痛,吐清水
胡椒酒服之,亦宜湯服。(《食療本草》)
10、胡椒治心下大痛
胡椒四十九粒,乳香一錢。研勻,男用生姜、女用當歸,酒下。(《壽域神方》)
11、胡椒治小腸淋,沙石難出,疼痛
胡椒、樸硝各一兩。上二味,搗羅為細散。溫湯調下二錢匕,并二服。(《聖濟總錄》二拗散)
12、胡椒治陰囊濕疹
胡椒十粒。研成粉,加水2000毫升,煮沸。外洗患處,每天二次。(《草醫草藥簡便驗方彙編》)
13、胡椒治凍傷
胡椒10%,白酒90%。把胡椒浸于白酒内,七天後過濾使用。塗于凍傷處,每日一次。(内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14、胡椒治蜈蚣咬傷
胡椒,研末調敷。(《多能鄙事》)
15、胡椒治風蟲牙痛
胡椒、荜撥等分。為末,蠟丸,麻子大。每用一丸,塞蛀孔中。(《衛生易簡方》)
16、胡椒治風蟲客寒,三般牙痛,呻吟不止
胡椒九粒,綠豆十一粒,布裹捶碎,以絲綿包作一粒,患處咬定,涎出吐去。(《韓氏醫通》)
胡椒的臨床應用
①治療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
内服:用白胡椒1克研粉,加葡萄糖粉9克配成散劑。1歲以下每次0.3~0.5克,3歲以下0.5~1.5克,一般不超過2克,每日3次,連服1~3天為一療程。如有脫水現象須補液。治療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性腹瀉20例,痊愈18例,好轉2例。
外敷:以胡椒末填敷患兒臍眼,外貼暖臍膏,固定24小時,未愈可再貼1次。觀察40例,均有效。
穴位注射:取白胡椒研碎蒸餾制成50%注射液,行穴位注射。取穴:天樞、足三裡。小兒每穴0.2毫升,成人每穴0.5毫升,兩側交替應用。治療42例,經治1~5次(一般1~3次)均獲痊愈。
②治療腎炎
取白胡椒7粒,新鮮雞蛋1個。先将雞蛋鑽一小孔,然後把白胡椒裝入雞蛋内,用面粉封孔,外以濕紙包裹,放入蒸籠内蒸熟。服時剝去蛋殼,将雞蛋胡椒一起吃下。成人每日2個,小兒每日1個。10天為一療程,休息3天後再服第二療程,一般用3個療程。試治6例,除1例10年的慢性腎炎患者外,其餘5例均治愈。
③治療慢性氣管炎和喘息
将白胡椒粒放入75%酒精中泡30分鐘,取出切成2或4瓣,用于穴位埋藏。
選穴:膏盲,定喘,腳骨前壓痛點(天突至膻中穴之間的壓痛點),膻中,肺俞。治療時胸前、背後各取1穴,切開1厘米長、0.5厘米深之切口,用止血鉗伸入作穴位按摩,患者有酸麻脹感和喉頭發熱感,再把胡椒瓣放入穴位,蓋好敷料,不必縫合,7天做1次,一般需做2~3次。胡椒不被吸收,故須注意局部感染。亦可将白胡椒制成10%的注射液,行穴位注射;進針後待有酸麻脹感時快速注入0.7~1.0毫升(成人量)藥液。
選穴:大椎,定喘,膏盲,肺俞;配穴:通氣,膻中,豐隆,孔最。可交替選用,每次2~3穴。7~10天為一療程,連續二個療程可望不咳不喘。
④治療神經衰弱
取白胡椒1粒(剪成兩半)置于耳穴部位,膠布固定;而後用拇指捏壓敷藥部位至有發熱感,每日4~6次。捏壓時不宜搓撚以免移位,若胡椒破碎或捏壓無刺激時,需重新更換。一般宜持續2周,如有反複則宜繼續第二療程。取穴:神經衰弱-枕、腎、神門;神經衰弱綜合症-皮質下、額、心。初步觀察,對失眠、頭痛、頭昏、入睡困難、睡眠浮淺等療效顯著,對多夢、記憶力減退等療效較差。
⑤治療皮膚病
先取紫皮蒜搗爛,再加入細胡椒粉(2:1)共搗成糊狀備用。治療時先用三棱針在雙側耳背靜脈點刺放血;并在一側耳輪腳凹陷處劃破表皮(1~2厘米長的豎切口),雙耳交替劃割。按無菌操作進行。然後取椒蒜泥約米粒大放于膠布上,貼在切口處固定。每4天治療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之間休息10天。觀察各種皮膚病(神經性皮炎、牛皮癬、濕疹、痤瘡、神經瘙癢症、過敏性皮炎)共219例,治愈156例(71.2%),進步56例(25.1%)。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一般無不良反應,僅極個别病人治療後訴心慌,煩躁。
各家對于胡椒的論述
①《本草衍義》
胡椒,去胃中寒痰吐水,食已即吐,甚驗.過劑則走氣。大腸寒滑亦用,須各以他藥。
②朱震亨
胡椒性燥,食之快膈,喜食者衆,大傷脾胃肺氣,久則氣大傷,凡病氣疾人,益大其禍也。
③《綱目》
胡椒。大辛熱,純陽之物,腸胃寒濕者宜之。熱病人食之,動火傷氣,陰受其害。時珍自少嗜之,歲歲病目,而不疑及也,後漸知其弊,遂痛絕之,目病亦止,才食一二粒,即便昏澀,此乃昔人所未試者。蓋辛走氣,熱助火,此物氣味俱厚故也,病咽喉口齒者亦宜忌之。
近醫每以綠豆同用治病有效,蓋豆寒椒熱,陰陽配合得宜,且以豆制椒毒也。按張從正《儒門事親》雲,噎膈之病,或因酒得,或因氣得,或因胃火,醫氏不察,火裡燒姜,湯中煮桂,丁香未已,豆蔻繼之,荜拔未巳,胡椒繼之,雖曰和胃,胃本不寒,雖曰補胃,胃本不虛。況三陽既結,食必上潮,止宜湯丸小小潤之可也。時珍竊思此說雖是,然亦有食入反出,無火之證,又有痰氣郁結,得辛熱暫開之證,不可執一也。
④《本草經疏》
胡椒,其味辛,氣大溫,性雖無毒,然辛溫太甚,過服未免有害,氣味俱厚,陽中之陽也。其主下氣、溫中、去痰,除髒腑中風冷者,總因腸胃為寒冷所乘,以緻髒腑不調。痰氣逆上,辛溫暖腸胃而散風冷,則痰氣降,髒腑和,諸證悉瘳矣。
凡胃冷嘔逆,宿食不清,或霍亂氣逆,心腹冷痛,或大腸虛寒,完谷不化,或寒痰積冷,四肢如冰,兼殺一切魚肉鼈蕈等毒,誠為要品;然而血有熱,與夫陰虛發熱,咳嗽吐血,咽幹口渴,熱氣暴沖,目昏口臭,齒浮鼻衄,腸風髒毒,痔漏洩澼等證,切勿輕餌,誤服之,能令諸病即時作劇,慎之慎之。
⑤《本草求真》
胡椒比之蜀椒,其熱更甚。凡因火衰寒入,痰食内滞,腸滑冷痢,及陰毒腹痛。胃寒吐水,牙齒浮熱作痛者,治皆有效,以其寒氣既除,而病自可愈也。但此上有除寒散邪之力。非同桂、附終有補火益元之妙。況走氣動火,陰熱氣薄,最其所忌。
⑥《本草便讀》
胡椒,能宣能散,開豁胸中寒痰冷氣,雖辛熱燥散之品,而又極能下氣,故食之即覺胸膈開爽。又能治上焦浮熱,口齒諸病。至于發瘡助火之說,亦在用之當與不當耳。
胡椒的吃法
吃胡椒的好處
1、胡椒的主要成分是胡椒堿,也含有一定量的芳香油、粗蛋白、粗脂肪及可溶性氮,能祛腥、解油膩,助消化;
2、胡椒的氣味能增進食欲;
3、胡椒性溫熱,對胃寒所緻的胃腹冷痛、腸鳴腹瀉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并治療風寒感冒;
4、胡椒有防腐抑菌的作用,可解魚蝦肉毒;
5、黑胡椒的辣味比白胡椒強烈,香中帶辣,祛腥提味,更多的用于烹制内髒、海鮮類菜肴;
6、白胡椒的藥用價值較大,可散寒、健胃等,可以增進食欲、助消化,促發汗;還可以改善女性白帶異常及癫痫症。
胡椒生姜水
原料:胡椒3分(末),生姜1兩(微煨切)。
制法及用法:以水2大盞,煎取1盞,去渣,分溫3服。
功效:治反胃嘔哕吐食,數日不定。
胡椒根煲湯
材料:嫩雞1隻(約500克),胡椒根30克,黨參30克,紅棗5個。
做法
(1)選嫩雞項,劏淨,切去尾及油,切塊。
(2)胡椒根、黨參、紅棗(去核)洗淨,與雞肉一齊放入炖盅内,加入适量開水,炖盅加蓋,文火隔開水炖3小時,調味供用。
功效
溫中補虛,散寒止痛。胃寒疼痛,症見胃痛暴作,常喜熱飲,得溫則痛減,遇寒加劇,口和不渴,時泛清涎,亦可用于風寒濕痹之關節疼痛。
飲食不節,恣好生冷,或胃脘受寒,内客于胃,每緻胃寒疼痛,治以溫胃散寒為主,輔以補氣健脾。湯中胡椒根辛熱溫散,功專溫胃散寒、止痛,又具有溫通經絡、法除風濕之功。黨參補益脾胃、扶正祛邪,又防寒邪傷及胃氣,且其味甘又有制約胡椒根的辛燥。紅棗助黨參補中,又增強其甘緩之性。雞肉營養豐富,功能健脾補中、益氣養血,與上諸藥同用,補而不膩滞,使脾胃功能健旺,有利于祛散寒邪,溫暖胃氣。合而為湯,共奏補虛、溫胃、止痛主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