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氣溫變冷,不少有關節病的人,病情會出現複發的迹象,這不僅嚴重影響着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給他們的日常生活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嚴重還會出現卧床的的情況,因此日常生活大家一定要積極做好關節保暖工作很重要。
1、鍛煉過度。很多老年人喜歡通過爬山、爬樓梯來鍛煉身體,不乏每天淩晨五點就起床去爬香山的老人。然而,65歲以後關節退行性變化嚴重,天天走十幾公裡或無節制跑步、爬山,都會加重膝蓋的損耗。專家提醒說,公園裡有不少老人玩抽陀螺、甩鞭子,這些運動很容易損傷肩袖關節;年輕人愛打籃球、踢足球是好事,但也要在運動中保護好自己的膝蓋;一些健身愛好者認為練深蹲可以強健下肢肌肉關節,這是錯誤的。
2、不給關節保暖。短裙、熱褲固然好看,但在寒冷的秋冬季,隻穿打底褲或将膝蓋、腳踝、肩膀裸露在外,會加重關節損傷。由于關節沒有脂肪來保護,得不到充足的熱量供應,關節處的溫度會比其他部位低,因此關節更怕冷。王建華說,北方天冷,南方潮濕,因此冬季人人都要保護好關節。
3、磨骨刺止疼。公園裡時常能看到一些老人在拼命活動膝關節和踝關節,這就是民間流傳的磨骨刺療法。有些人認為,骨刺引起的疼痛是因為骨頭裡有根刺紮的,不停活動關節,把刺磨平就好了。但事實上,骨刺也是關節退行性病變的一種,過度活動關節隻會加重老化,讓疼痛變本加厲。
4、受傷後不注意保護。年輕時關節受過傷的人,更要注意保護關節,否則關節退行性病變會來得更早。專家解釋說,這就像一輛汽車,本來能開15年,但如果被撞了還不去保養,可能開10年就報廢了。有的年輕人運動一段時間後,膝蓋、腳踝等部位會疼痛,這不一定是關節炎,也可能是半月闆、韌帶損傷,要及時就醫,遵醫囑治療。
專家指出:保護關節不能等
保護關節要從年輕時開始,運動最為重要,可以增強肌肉力量,穩定關節。現代人在室内的時間遠比室外多,運動少,又曬不到太陽,導緻普遍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D能促進骨骼生長,對維持關節強度有重要意義。年輕人每周進行3次不少于30分鐘的中等強度鍛煉必不可少;冬季要重點給關節保暖,别為了美麗而放棄健康。
中老年人的骨關節存在不同程度的衰退,因此要以養護為主,加以适度鍛煉,可選擇健步走、慢跑、打太極拳等,最好别爬山、爬樓梯、打球;老年人還可進行股四頭肌鍛煉:平躺,伸直雙腿,輪流擡起,每次擡腿時保持3~5秒,每組15~20個,做2~3組。多吃豆制品,外出曬曬太陽,能為骨量銀行充值。
以上就是關于關節疾病的病因及防治的詳細講解,希望能夠對大家正确認知關節疾病有一定的幫助,尤其是對于現代的年輕女性愛美,經常大冬天隻穿一條絲襪,這是非常不崇尚的,平時大家還是非常有必要做好關節保暖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