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煎餅大又圓,
農人希望烙裡面。
煎餅韌勁如人品,
艱苦樸素代代傳。
沂蒙山的大煎餅
虎年春節即将來臨,遠在老家的大嬸烙來了一大摞煎餅,婆婆甚是高興。
婆婆疊煎餅
這些年物質極大豐富了,但煎餅還是沂蒙山百姓餐桌上離不了的食物,煎餅的種類也更加豐富多彩。有玉米的、地瓜的、高糧的、荞麥的、大米的、小米的、各種雜糧面的、各種幹果類的、水果類的、蔬菜類的,總之沒有不可入煎餅的食材,隻有你想不到,沒有她烙不到。
疊煎餅
烙煎餅有機器也有手工,但是手工已經不是傳統的地鏊子,而且煎餅糊也越磨越細,烙出來的煎餅也不再那麼韌勁十足,考驗人的咬合力,而是比較松軟。
疊煎餅
對于從小吃煎餅長大的人來說,還是懷念原來那種煎餅的老味道,又香又韌有嚼勁。
疊好一個煎餅
看着婆婆一邊疊煎餅,一邊把小塊的煎餅放進嘴裡,細細地品咂着煎餅的香味,我仿佛回到了小時候,看見娘正在烙煎餅。
烙煎餅(圖片來自巜舌尖上的中國》)
如果在冬天又恰巧不上學,我一定會在娘的鏊子窩旁邊揀拾煎餅渣吃。在鏊子窩旁,既暖和又能夠管飽。當一個烙好的煎餅從鏊子上揭起的一刹那,那種特殊的香味撲鼻而入。煎餅最外沿,由于受着柴草的煙熏火燎,最幹最脆,極易掉下來。掉下來的煎餅渣又香又脆,還帶着一種特有的煎餅的糊味。
正在烙的煎餅
娘偶爾還會在鏊子窩裡燒個雞蛋,或者一把花生,或者一塊地瓜,甚至一塊鹹菜。吃着香脆的煎餅,就着娘燒好的各種美味,坐在充滿了煎餅香氣與柴草白煙的鍋屋(廚房)裡,邊吃邊跟娘說着話,沒有了平日的勞累,感覺自己就是公主,就是仙女,這是最幸福的時刻!
揭起烙好的煎餅
煎餅烙到最後,如果家裡又有韭菜之類的蔬菜,娘還會做幾個塌煎餅。
把韭菜洗淨切碎,可以放點炒好的雞蛋碎或者是蝦皮(這在當時是奢侈品,一般是隻有韮菜),也可以再切點胡蘿蔔沫,拌好餡料。剛從鏊子上揭下來的煎餅再鋪回鏊子上,放上拌好的韭菜餡,把煎餅包成三角形或者是方形,在熬子上再烙一會,烙到煎餅變成黃褐色,塌煎餅就做好了。這種煎餅外酥裡嫩,咬一口,外邊的煎餅“沙”的一聲就酥爛了,煎餅的酥脆香混着韭菜的清香,那種享受無法形容。雖然現在超市裡也有各種菜煎餅,但再也享受不到在鏊子窩裡吃塌煎餅的那種滿足感和幸福感了。
喂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