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晏殊寫踏莎行背景

晏殊寫踏莎行背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20:14:28

晏殊的一首《踏莎行》,成就了“送行”詞中的千古傑作

【若有詩書藏于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晏殊寫踏莎行背景(晏殊一首踏莎行)1

踏莎(suō)行:詞牌名,又名“喜朝天”、“柳長春”、“踏雪行”、“平陽興”、“踏雲行”、“潇潇雨”等。原指春天于郊野踏青。作為詞牌,相傳為北宋寇準(同準)創制。

相傳,北宋政治家﹑詩人寇準在一個暮春之日和友人們去郊外遊玩踏青,遊興未盡,忽然想起唐代詩人韓翃(hóng)“踏莎行草過春溪”之句。于是,作了一首新詞,名為“踏莎行”。“踏莎行”中的“莎”字讀suō,指“莎草”,亦稱“香附子”,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讀shā時多用于人名、地名。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這首詞是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宋仁宗時官至宰相。他以詞著名于文壇,尤擅小令,多表現詩酒生活和悠閑情緻,語言婉麗,對北宋詞壇有較深的影響。其中一首《踏莎行》,卻成就了“送行”詞中的千古傑作:

晏殊寫踏莎行背景(晏殊一首踏莎行)2

踏莎行

祖席離歌,長亭别宴。香塵已隔猶回面。居人匹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轉。

畫閣魂消,高樓目斷。斜陽隻送平波遠。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

<譯文>

譯文

踐行酒席上唱完離别的悲歌,亭中散了離别的飲宴,香塵遮住了視線,離人仍頻頻回首。送行人的馬隔着樹林嘶叫,行人的船已随着江波漸去漸遠。

畫閣上我黯然魂消,上高樓望斷天涯,夕陽下隻見江波無邊無垠。人世間無窮無盡的是離愁,我的心要飛到天涯地角尋他個遍。

晏殊寫踏莎行背景(晏殊一首踏莎行)3

此詞上片寫餞行的情景,開始寫送别場面,然後分别從居者、行者兩方面寫離情,一方面表現居者依依難舍,另一方面續寫行人不忍離去。

下片單從居者方面寫對行者的思念,因行者從水路乘船走,所以仍緊扣水波寫。全詞融情于景,情境如畫,勾勒出一幅春江送别圖,語言含蓄婉轉、平易而意旨深曲。

這是一首送别詞,詞人從居人和行人兩個方面入手,細緻描寫,從宴席餞别,依依惜别、别後相思等場景曆曆如畫地加以描摹。情景的鋪設和景物的描繪都使該詞的意境開闊,感人至深,情意悠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