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試點兒童性健康教育被質疑為時過早

試點兒童性健康教育被質疑為時過早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16 10:22:10

  部分城市試點兒童性健康教育觀察

  “我們的身體上也有禁區”“男生女生的泳衣,遮住的就是我們的隐私部位”……24日,一堂被稱為“性别教育課程”的公開課在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小學三年級一班舉行。孩子、家長、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和媒體,一同坦然面對與“性”相關的教學全過程,這在國内十分罕見。

  與“性”相關的兒童教育課程究竟教些什麼?

  與“性”相關的兒童教育課程究竟教些什麼?這是社會輿論普遍關注的話題。在上海理工大學附小的這堂性别教育公開課上,發布了從一年級至六年級分階段試行的3本試驗教材,現場教學令家長和媒體感到耳目一新。

  這堂主題為《身體紅綠燈》的課程長35分鐘,30個孩子在老師的指點下,認識身體的隐私部位,包括敏感區域、生殖器官的位置等,然後以亮出“紅燈”或“綠燈”的遊戲方式,練習識别各種友善或具有攻擊性的動作,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我們的試驗課程定位為"兒童性别教育",它包含生命和自我的認知、生理健康教學、男女性别知識、愛和倫理教學以及預防外部侵害的教學等。”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小學校長、從事相關教育已有5年的丁利民老師說。

  由上理工附小編著、上海教育出版社最新出版的試驗課本《男孩女孩》共分3冊。一二年級的教材中,第二課用卡通插圖的方式回答了“我從哪裡來”的疑問。老師告訴孩子們:人類誕生的各種美好傳說,動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然後再說到“爸爸媽媽相愛組成家庭,媽媽卵巢裡的卵子和爸爸睾丸裡的精子結合,最終誕生了你和我。”插圖中出現了媽媽的子宮以及寶寶從媽媽陰道裡生出來的畫面等,都是卡通造型。此外,課本還用“遊泳冠軍”來比喻精子通過競争最後與卵子結合的過程,回答孩子們的疑問。

  在《男孩女孩》的三四年級、五六年級教材中則穿插更多有關教導兒童主動識别和預防性侵犯的内容,從而鼓勵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三年級一班的女生戴妍欣說:“我覺得這樣的課很有趣、很開心,以前學了"我是從哪裡來""男女生的區别",今天又學了要好好保護自己。”男生宋章然說:“馬路上有紅綠燈,原來身體也有"紅綠燈"。”

  “單教會孩子數理化和計算機還很不夠。”旁聽公開課的學生家長陳瑛說,這樣的性教育課程,不像有些家長想象中的那麼“羞答答”,而是考慮到孩子的身心和年齡層次,讓孩子們自然流露。

  ${FDPageBreak}

  針對兒童的性健康教育緣何日趨迫切?

  “7歲半胸部發育,8歲月經初潮的女孩,已不是個案。”2001年起在成都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開展試點的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專家胡萍對新華社記者說,近10年間中國少年兒童的青春期提前已是大勢所趨,缺乏恰當的性教育,導緻一些城市的少女懷孕率上升。

  2009年,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内分泌及遺傳代謝病學組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女孩青春期發育年齡平均為9.2歲,比30年前的12.5歲提前3.3歲。環境中類激素污染物的影響和攝入含有性激素的食物或藥物等是助推青春期提前的主因。

  “這是一個性早熟的時代,也是一個“性暗示”越來越強烈的時代;編輯部每天收到的來信來電顯示,家長的困惑很多,兒童性健康教育很迫切。”

  今天,在中國的一些大中城市裡,隻要稍稍留心,你就會發現,與“性”相關的符号其實就在孩子眼前。街頭燈箱廣告上的性感女郎;超市收銀台前和糖果擺在一起的安全套;電視裡越來越多的男女親熱場面;互聯網上随處可搜的性關鍵詞……

  參與編寫北京某學校性教育試驗教材的呂衛紅說,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會對北京14所學校453名小學四、五年級的學生進行了一次性知識調查。結果顯示,隻有不到20%的學生從學校獲得性知識,有5%的學生可以正确識别性隐私部位。與此同時,有16%完全不識性器官,超過14%的受訪者說他們不知如何處理性侵犯,而另外4%的學生覺得性侵犯“無所謂”。

  在一些質疑聲中,認為“十四五歲才是青春期,對小學一二年級學生進行性教育為時過早”的觀點占相當比例。對此,多位專家和一線教師指出,恰恰是提前教育,才可能将問題防患于未然,更何況青春期也已提前,教育更應先行。

  觀摩課程的上海市楊浦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餘娟說,應當站在人格教育的高度去理解兒童性别教育,它不僅僅限于“性”。

  “我們不是要教導孩子去過性生活,而是要堂堂正正告訴他們,孩子是父母愛的結晶,性是美好的,不是肮髒的,這樣的教育在低學齡期完成,更有利于兒童成年後的家庭和諧。”上海理工大學附小副校長、參與《男孩女孩》教材編纂的徐晶老師說。

  華中師範大學人類性學教授彭曉輝也認為,性健康教育應該提早。他說:“家長越藏着掖着,孩子就越好奇;中國家長習慣于告訴孩子"你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結果孩子就會自卑,還可能阻礙心理和智能的正常發展。”

  ${FDPageBreak}

  期望構建與中國傳統文化、世俗觀念相兼容的性教育觀念

  在紛繁複雜的信息社會裡,成年人如何幫助孩子樹立健康的性觀念?

  “孩子進入學齡期後,學校所提供的性教育,應當為家長分憂。”胡萍老師認為,從小學一年級起開展教育,是一種教育公平的體現。據她分析,由于家長的受教育程度不同,不能過分要求家長在兒童性教育上一定要有所作為,家長可以與學校教師配合,支持學校開展健康向上的性教育活動。

  彭曉輝教授也有相似的觀點。他認為,家長若想對孩子進行性教育,首先自己要先去了解,去學習,要有所準備,盲目的介入還不如不要涉及。難以勝任的家長,可以支持孩子去參加正規的性教育課程。

  根據上理工附小所總結的一些教學經驗,适宜兒童的教材和師資都很重要。丁利民校長說,恰當的卡通插圖和恰當的教師态度,可以告訴孩子“美好的大自然、美好的生命與家庭,美好的愛與性”等。

  據了解,今年8月末,北京某學校試點的性健康教材曝光,河南出現對學齡前兒童進行生理知識模型教學等,引發社會上不同觀點的碰撞和争議。

  “期望能構建一種與中國傳統文化、世俗觀念相兼容的性教育觀念,我們所推廣的兒童性别教育、性健康教育等,應當是中國主流價值觀所能接受的那種。”據胡萍介紹,早在21世紀初,兒童性健康教育就在我國一些大城市的部分學校開展零星試點。接受過試點教學的那一批中國孩子現在已進入大學,從目前的一些跟蹤訪問案例看,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的性焦慮和性困惑要相對少于其他同齡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